
新快报记者 余锦境 通讯员 宋莉萍
马上又到中秋佳节,一家人围坐在一起,吃着月饼,赏着圆月,猜着灯谜,其乐融融。但对于糖尿病患者而言,如何才能够在快乐过节的同时,又控制好血糖呢?下面我们简单地提供一些起居饮食小贴士,希望能够帮助各位糖尿病患者舒服过节。
“无糖”月饼也可致血糖失控
中秋节最重大的节目,莫过于吃月饼,赏灯,猜灯谜。对于“糖友”来说,月饼种类繁多,首先看清配料,含糖和含油脂高的不要选用。尤其要注意浅尝即可,多吃可能会导致血糖失控,继而损伤胰岛细胞功能。
即使对于“无糖”月饼,糖尿病患者也不可无节制地吃。因为“无糖”月饼及其他一些“无糖食品”,只是没有加蔗糖,但也含有其他糖类,月饼的热量很高,而控制糖尿病的要点之一就是控制热量。因此,糖尿病患者应注意现有的食品成分表,蛋白质、脂肪、糖、淀粉和胆固醇的含量。
吃月饼同时减少脂肪蛋白摄入
中秋期间,免不了家庭聚餐,胡吃海喝一顿。为了更好地控制血糖、血脂,补充优质蛋白质和预防其他必需营养素缺乏,平衡饮食就显得格外重要。
糖尿病患者有代谢障碍,应减少碳水化合物及脂肪(每天摄入的油类少于两汤匙)的摄入,增加优质蛋白质(肉类、禽类、鱼类,蛋、牛奶、奶酪和大豆)的摄入,同时要注意微量元素及无机盐(如锌、铬、硒、镁、钙、磷、钠等)的补充。
但如果此时已经吃了月饼,必须进一步减少主食及脂肪、蛋白的摄入。若进食过多,可采取补救措施:根据患者的具体病情,在医生指导下按照适当比例减少当天或随后几天进食量、增加降糖药量或胰岛素量、加大运动量以消耗过多的热量。
高糖水果限量吃
中秋节吃月饼,当然也少不了水果了。不过,糖尿病患者在中秋吃水果要特别注意。当血糖整体水平较高,控制不好的时候,少吃含糖量较高的水果,用西红柿、黄瓜等来代替水果是可行的。
吃水果时最好挑偏“青”点的,“生”点的,没熟透的,这样的水果口感也还不错,但含糖量会大大降低。糖尿病人在血糖控制趋于稳定后,应选择含糖量相对较低及升高血糖速度较慢的水果,如西瓜、橙子、柠檬、葡萄、猕猴桃可以选用。香蕉、石榴、柚子、橘子、苹果、梨等要小心选用。
吃水果的时间要选在两餐的中间为佳,晚饭后一小时或睡前一小时也可以食用水果。要限量吃,不要每餐都吃。
假期起居注意
佳节需应景,也需管住嘴,迈开腿。每日监测血糖,才不会在节后出现病情反复的情况,也能更好地投入到节后的工作生活中。
每日监测血糖 每日记录八段血糖。分别是:晨起、早餐前、早餐后、午餐前、午餐后、晚餐前、晚餐后、睡前。监测血糖不仅仅可以了解当下血糖情况,还可以为每日饮食提供参考,明确自己饮食方案是否合理,从而得以及时调整,预防高血糖及低血糖情况的发生。
坚持运动 每日坚持一定量的运动,推荐有氧运动,而非剧烈运动,遵循由少到多,由轻到重,由稀至繁的原则。中秋期间,身心放松的同时,不能忽视了运动,每天清晨及晚饭后散散步,快走、慢跑、练太极或瑜伽对于保持足够的运动量都是很有裨益的。
适度减重、控制体重 体重对于一般人来说,可能更多地与身材管理及审美相关,而对于糖尿病患者而言,更多的是关乎健康。超重/肥胖患者减重的目标是3-6个月减轻体重的5%-10%,消瘦者应通过合理的营养计划恢复并长期维持理想体重。所以,中秋佳节要记得监测体重,不要让自己超标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