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思还在继续:谁能遏制盲目顶管之风
这不是供水第一次遭遇到的莫名爆管,也注定不是最后一次。
尽管有明文的顶管程序规定、高强度的巡查、严密的监管、大量的宣传,但长达1000余公里的供水管网仍挡不住野蛮施工队伍抽冷子就来一下的偶然性:仅去年1月份到现在,市区发生类似事件51起,损失水量约18500立方米。
尽量减少路面反复开挖的出发点,使近年来采用顶管作业的施工激增。但即使是合规的施工,面对路面下错综复杂的管线构成,顶管的事故率也相对较高。另一方面,管线查询的程序繁琐与多头也是制约施工的关键步骤。本该掌握全市管线状况的城建档案馆已经有多年没有进行过管线资料的更新了。如果施工单位要查,需要挨个管线单位去查询、办手续。这些程序,那些野路子的施工队伍哪里顾得上。
在市区公用设施管网中,供水与燃气是“躺着中枪”比率最高的两家难兄难弟。
《中华人民共和国城市供水条例》中第二十九条和第三十一条明确规定:在规定的城市公共供水管道及其附属设施的地面和地下的安全保护范围内,禁止挖坑取土或者修建筑物、构筑物等危害供水设施安全的活动;涉及城市供水设施的建设工程开工前,建设单位或者施工单位应当向城市自来水供水企业查明地下供水管网情况,施工影响城市供水设施安全的,建设单位或者施工单位应当与城市自来水供水企业商定相应的保护措施,由施工单位负责实施。
为更好地维护城市供水管网,2012年供水总公司制定了《供水设施安全保护协议》,明确规定就供水管线及附属设施附近或交叉施工时,需与供水总公司管网抢修处签订协议。
但实际上,有相当多的施工队伍处于混水摸鱼顶完管就撤的状态。反正,顶完了,也没人管没人罚。即使出了事,也能接着赖。
因为缺乏执法权、处罚权,像供水、燃气这样的管线单位,在遭遇这样的损失后,往往打掉牙往肚里咽。先把社会责任担起来,至于经济损失是极难找补回来的。
这股盲目顶管风,显然不是一天两天就形成的歪风,更不是一家两家管线单位就能约束住的。行内人说,如果不尽快出台一个具有强制力的法规,对违规顶管者事前有部门警告事后有部门追责,一追到底一罚到底,这股风是很难去根的。
4月15日,遭遇爆管的利民路供水主干线成功修复。此时,距离事发时已经过去了168小时。
这应该是保定供水史上遭遇到最惨痛的“无妄之灾”:违规的顶管作业直接顶破了维系市区水脉的最大管线。
尽管当天就基本恢复了供水秩序,尽管市民们并没有长时间受到停水的困扰,但损失仍然叹为观止:满街筒子的“长河”、没日没夜的抢修成本,这还不算那些与水直接相关的企事业间接损失。
有了灾,就得有救;而救之后,留下的是更多的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