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首页|新浪河北|资讯|同城|美食|时尚|旅游|城市|健康|教育|汽车|优惠商家|世界杯

|邮箱|注册

新浪河北

新浪河北> 保定>民生>正文

保定博野百年逗驴文化重新焕发生机

A-A+2015年4月13日10:48保定日报评论

博野百年逗驴在沉睡中醒来  张旺辉 摄 博野百年逗驴在沉睡中醒来 张旺辉 摄

  本报记者 崔建民 通讯员 张旺辉

  “博野逗驴醒过来了,博野逗驴又现身了……”4月7日,在博野县首届民俗文化艺术展演中,人们惊奇地发现,沉寂多年的博野逗驴再次扬蹄撒欢,现场观看的数百名群众除了使劲地鼓掌,欣喜之情溢于言表。

  “我太高兴了,快20年没见到咱博野逗驴了。”演出现场,该县东墟镇70多岁的刘小花大娘岁月沧桑的脸上,流露出的是如同亲人久别重逢般的喜悦。

  在博野及我市南部几个县,上些年纪的人都知道有一种超过百年历史的民俗文化遗产博野“逗驴”。到了上个世纪九十年代中期,年老的艺人步履蹒跚有心无力,年轻的学徒耐不住寂寞纷纷改做他业,演艺人才的凋零,让曾经享誉一时的博野“逗驴”再也经不住岁月风霜的洗礼,本世纪初在博野这方千年古县的热土上基本销声匿迹。

  博野逗驴,起源于清代末年,最初是农村庙会上随秧歌队一起演出,后独立发展为一种别具博野地方特色的民俗文化艺术。骑驴者角色的舞蹈动作有“跑驴步”“过河步”“惊驴跳”等基本动作,赶驴人的“踢驴步”“抬驴步”“赶驴步”等,伴奏一般是河北民歌或有冀中风情的背景音乐。驴形道具用竹、纸、布扎成前后两截,下面用布围住。表演者多扮成农村少妇或老太太,把驴形道具系在腰间,上身做骑驴状,以腰为中心,左右小晃身,下身用颤抖的小步蹭动,模拟驴的跑、颠、跳、踢、惊、犟等动作和神态。演员上下身动作的强弱、大小、高低要相呼应,并与扮演赶驴的人相配合,有说有唱有舞,诙谐风趣。同唐山一带广为流传的民间艺术“跑驴”不同的是,博野逗驴有较强的故事情节和多种音乐形式,并与浓郁的博野方言土语相搭配,成为别具一格的博野地方民俗文化。

  去年以来,博野县委、县政府大力推进文化强县战略,高度重视传统文化的保护和传承工作,积极推进博野家乡文化大搜索活动,在全市率先成立了首个县级民俗文化协会,下大力挖掘濒临灭绝的传统民俗文化。“由于博野逗驴留下的视频资料太少,一些动作要求很难从老照片上体现出来。我们通过寻访老艺人,挖掘第一手素材,根据时代特点重新编排故事情节,从而使博野逗驴既保持了原汁原味,又有了新的时代内涵。”作为恢复博野逗驴艺术项目的总负责人,博野县民俗文化协会艺术总监孟淑英谈起抢救博野逗驴的故事如数家珍。她带领十几名志愿者,一头扎进抢救恢复的事业中。“有时半夜里做梦,耳朵里都是驴叫声。”孟淑英笑着回忆说。

  让孟淑英倍感欣慰的是,经过近半年时间的努力,她们抢救挖掘整理的第一个博野逗驴节目《如何当孝子》在今年4月份终于成功面世了。《如何当孝子》通过讲述一对小夫妻在回娘家的路上为孝敬公婆发生激烈争吵,在争吵过程中既有事不关己高高挂起的冷眼路人,也有热心评理的拾粪大爷,惟妙惟肖,寓教于乐,让观众在忍俊不禁的同时,深刻明白了孝道的深刻内涵。

  “目前博野逗驴艺术经过努力终于成功‘复活’了,如何让这项百年艺术重新焕发生机,需要社会各界的共同努力。”博野县民俗文化协会副会长、“中国好人”王威谈起博野逗驴的未来,目光中满是期待。

保存|打印|关闭

新浪简介|新浪河北简介|广告服务|联系我们|客户服务|诚聘英才|网站律师|通行证注册|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版权所有

分享到微博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