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首页|新浪河北|资讯|同城|美食|时尚|旅游|城市|健康|教育|汽车|优惠商家|世界杯

|邮箱|注册

新浪河北

新浪河北> 沧州>民生>正文

河间传承人难舍600年做风箱手艺 欲改做模型

A-A+2015年1月7日11:15燕赵晚报 评论

■闫国栋拿着制作的小风箱笑逐颜开。■闫国栋拿着制作的小风箱笑逐颜开。

  还记得小时候拉过的风箱吗?“呼哒、呼哒”,在这悠远熟悉的声响中,扑鼻的饭菜香混着柴火的烟气便在灶间升腾开来。6日,在有着600多年风箱制作历史的风箱制作之乡——沧州河间市龙华店乡闫辛庄,68岁的风箱制作传承人闫国栋正忙着为北京的一位客商制作风箱小模型。随着风箱渐渐退出人们的生活,肩负传承责任的闫国栋不得不考虑让风箱以另一种形式存在下去,让这一见证人们生活变迁的炊具得以传承。

  百年老字号:整个风箱不用一颗铁钉

  “以前在农村,风箱是家家不可缺少的炊具,如今,人们大都改用燃气灶、电饭锅做饭了,用风箱烧柴火的越来越少啦。”闫国栋一边说,一边指着屋内没有卖出去的标有顺兴号字样的风箱。

  闫辛庄在风箱制作的鼎盛时期,全村200多口人有30多家风箱制作商号,顺兴号、聚兴号、同兴号、永兴号,等等。“明朝永乐三年,闫氏哥儿仨从肃宁迁至龙华店这个地方落户,取名闫辛庄。老二闫振同靠做风箱谋生,并历代传承。我是老大这一支传人,闫国栋就是老二闫振同的传人,迄今为止已经有600多年历史了。”90岁的“活百科全书”闫书英口齿清楚地诉说着闫辛庄的历史。

  顺兴号,就是闫氏风箱传承最久、最著名的商号,传承人闫国栋今年已有68岁。在闫国栋的库房里,一个个刷着油漆、贴着顺兴号标牌的崭新风箱整齐地码在一起。闫国栋抚摸着风箱说:“我从小就跟风箱打交道,早早地就会给爷爷打下手,小学毕业后就退学回家跟父亲做风箱。我喜欢木匠活儿,好钻研,所以我做的风箱经久耐用、严丝合缝,拉着轻巧出风量大,在十里八乡很有名气。”

  闫国栋搬起一个风箱,拍打着箱身说:“这风箱板都是精选梧桐木做成的,它性软、耐磨、体轻;拉杆则是选用枣木等硬木头,不易磨损。整个风箱不用一颗铁钉,全部用竹钉或卯榫,避免生锈。”“这个风箱把是我刚替邻村一个老太太替换下来的。”闫国栋说,只要是顺兴号售出的风箱,不管多少年都会保修,所以一直以来他的风箱价钱最高却卖得最多。

  当年30多家做风箱如今仅一人在坚守

  “那时候做好的风箱都是驮到集市上卖,起初我和父亲骑着‘大铁驴’(用铁管焊接而成的自行车)赶集,一个人能驮8个风箱;后来有钱了,换成小驴车,再后来买了拖拉机。那时候一天最多能卖1000多块钱,这在20多年前很了不得啊!”说着,闫国栋找出一摞账本来。“那时候一天卖得太多,还有订货的,记不住就写在账本上。”

  “现在,我5天去两个集市,有时候一天卖一两个风箱,有时候一个也卖不出去。俺们村原来30多家商号现在就剩下我这一家,别人全都改行了。我不改,只要还有用风箱的,我就会一直做下去。”闫国栋说起这些,表情变得有些凝重。

  2009年,风箱被列为河间市非物质文化遗产,闫国栋成为传承人。闫国栋的儿子闫文杰继承了父亲的全部手艺,但是再想靠此谋生已经不可能了。后来,闫文杰改行做起实木家具加工销售,成立顺兴家具厂,把生意做得很红火。但是,关于风箱,依然只有闫国栋在坚持。

  采访中,闫国栋拿出一个风箱小模型,“这是我应一个北京客商的要求做的小模型,和真的风箱一模一样,只是小了很多,他们说这模型可以做旅游纪念品。”闫国栋脸上露出微笑,这个风箱小模型像一簇火苗,点燃了闫国栋新的希望。□文/图 记者 冬子 通讯员 陈双双

保存|打印|关闭

新浪简介|新浪河北简介|广告服务|联系我们|客户服务|诚聘英才|网站律师|通行证注册|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版权所有

分享到微博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