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们在“最穷的年华”有着“最贵的梦想” 他们不想让青春等待
今年夏天,毕业于广东商学院的梁剑伟越来越感到疑惑,“我发现年轻的自己,有最贵的梦想,却在最穷的年华里过一种不得已的生活。”于是,他想到了流浪。拿到毕业证第2天,梁剑伟背起背包,拉着一个旅行箱,怀揣打工挣来的两三千元和3个哥哥资助的3000元,开始了穷游生活。
19岁的尹智超,则是在初中的时候就一直盼望一场“单车远行”。今年7月,一接到位于广州市的华南理工大学录取通知书,初中时骑车远行的梦想瞬间腾燃而起。他迅速和父亲结成“联盟”。两代人,两辆单车,31天并肩骑行于山河之间。他们路过蓝田人遗址、华山、衡山,纵览黄河、长江、汉江、湘江、珠江,骑行4700公里后,他们到达广州。
大学生们挤出时间“穷游”,“抓住青春的尾巴”,张清、尹智超远不是孤例。
中山大学传播与设计学院大四学生Angel和另一位女大学生在今年毕业季中,每人一个背包,一双拖鞋,一本书,用18天的时间,穷游马来西亚、柬埔寨与泰国三个国家,一路每人花费4600元。
广州大学学生钟晓玮则在大半年的时间里,怀揣3000多元的“启动资金”,一路搭顺风车并风餐露宿,最终从东南的厦门杭州等地,游历到了西北的拉萨及青海湖等,回来的时候,甚至还有2000多元的剩余。
穷游、在路上、实现疯狂的梦想……越来越成为广州大学生们的假期选择和青春体验。
继中山大学学生Angel18天穷游亚洲三国,广州大学学生钟晓玮穷游内地(相见本报此前报道)后,华南理工大学建筑学院2010级学生张清在今年暑假独自游欧洲,32天里只在迫不得已的时候睡了三次旅馆。搭了大约41辆便车,走访了10个国家。为了省钱,他用自己的双手卖画赚饭钱,甚至蹲在卢森堡的街头做乞丐!
而张清的师弟,华工新闻传播学院新生尹智超,和45岁的父亲用31天的时间,经甘肃、宁夏、陕西、河南、湖北、湖南抵达广东,以一种极其独特、勇敢的特殊方式,完成了一场精彩的“成人礼”、“亲子礼”。
这些看似疯狂的举动,正越来越被学生、老师、家长们接受。这些风华正茂的青年,在“最穷的年华”,却有着“最贵的梦想”,为了“不让青春等待”,他们借着现代网络在攻略、签证、远行等方面给予的资讯支持,雄心勃勃地实现着儿时的梦想。
文/记者陈翔 图/当事人提供
“我发现年轻的自己有最贵的梦想,却在最穷的年华里过一种不得已的生活。”——广东商学院毕业生梁剑伟
“继开学有新传学子从新疆千里骑车求学后,华工又现一神级牛人。青春就是一颗敢作敢为的心!”华工网友在微博如此形容建筑学2010级学生张清。
这位“神级牛人”,独自游欧洲,只花了1.5万元,只睡过3次旅馆,总共搭了41辆便车,在欧洲街头卖过东西,当过乞丐。
一直以来,去欧洲都是他的梦想,他渴望像歌德、莫扎特那样,经历一次“游历欧洲”。今年5月,他就立下要去欧洲的誓言。张清说自己踏出家门后,父母连续一周天天失眠,妈妈更是在夜里惊醒了很多次。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