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首页|新浪河北|资讯|同城|美食|时尚|旅游|城市|健康|教育|汽车|优惠商家|世界杯

|邮箱|注册

新浪河北

新浪河北> 廊坊>民生>正文

八旬老汉王百根66年悉心照料七位老人

A-A+2014年10月28日09:54廊坊都市报评论

王百根在练习书法。 资料片王百根在练习书法。 资料片

  本报记者 吕新颖 通讯员 李雅辉 崔旭

  提起年过八旬的农村老汉王百根,文安县史各庄镇口上村十里八乡的群众无不交口称赞。今年8月,王百根荣登“中国好人榜”。他孝老爱亲,66年悉心照料七位老人的感人故事更在当地广为传颂。

  走上66年孝义路

  王百根出生于20世纪30年代,由于他是他们家族这一辈儿唯一的男丁,几个家庭就守着一根独苗,所以取名叫“百根”。王百根的爷爷去世早,留下奶奶;二爷二奶奶、三爷三奶奶成家后也都无儿无女;在百根12岁的时候,父亲因病去世,撇下母亲;叔叔结婚一年后去当兵,之后一直下落不明,剩下婶子。照顾一家人的重担便落在了年幼的百根身上。从此,他便与这七位亲人相依为命,走上了长达66年的孝义之路。

  追回婶子当亲娘

  三年困难时期,百根的叔叔依然没有音信。一日,婶子的娘家看百根需要照顾这么多老人,为了给他减轻负担,便把婶子接回了娘家。百根下地干活回到家后,邻居跟他说:“你婶子被她娘家人接回家了,不会再回来了。”他一听,整个人都傻了,坐在地上就嚎啕大哭。乡亲们看到百根这样难过,纷纷给他出主意,让他赶紧去接婶子。百根急忙跑到了婶子娘家,见到婶子,娘俩抱头痛哭。百根哭着对婶子说:“老婶,你是怪我没有照顾好你吗?为什么要离开咱家?”当即他就请求把婶子接回去,他跟婶子娘家人保证说:“你们放心吧,我把婶子当亲娘一样看待,有我一口吃的,就绝对不会饿着婶子。”婶子娘家人看百根对婶子这么孝敬,也就让他把婶子接回了家。

  自写家训传承家风

  来到王百根家,首先映入记者眼帘的便是门匾上“忠厚传家远”五个字,院子的屏风上面刻有“勤俭持家、敬老爱幼、睦邻亲友、正心立德”四句话,这些字都是王百根写的,同时也是他的家训。

  百根的老伴告诉我们,婆婆84岁去世,三奶奶87岁去世,婶子98岁去世。村里人说,前几年老人们都在世的时候,来王百根家,总会看见一个炕上坐着三个老太太,谁看到心里都会觉得暖暖的。当被问及赡养这么多老人,有没有烦的时候,王百根摇着头说:“我婶子身体一直很好,90岁的时候还能缝缝补补做点事。”婶子在去世的前一年摔了一跤,后来一直卧病在床,家里人少不了伺候,孩子们考虑到他和老伴都上了年纪,想把二奶奶接去照顾,都被他拒绝了,“我还能伺候。”百根说。

  如今,百根的小女儿都已经当了奶奶,提起往事,她动情地告诉记者:“我是二奶奶一手带大的,前几年她还跟我说,‘孩子啊,我特别知足,老了有你们伺候我,还看了这么多辈人,咱家是五世同堂啊。’”

  这几年,百根家逢多事之秋,他却一直乐观着。二儿子脑干出血,他说“还挺好,我儿子一点都不糊涂”;三儿子出车祸,他说“还挺好,人没事,国家还给照顾吃了低保”。谈话中,他用的最多的三个字就是“还挺好”。这个80岁的老人,非但没有被困苦的生活压倒,反而充满对社会对国家的感恩和对人生的知足。

  王百根用66年传承家风,使七位老人颐养天年、尽享天伦;用66年恪守孝道,给了七位老人一个安定幸福的晚年;用66年践行了“老吾老以及人之老”的传统美德。对此,他只说了一句话:“七位亲人我都养老送终了,我的任务完成了,我这辈子没什么遗憾了。”

保存|打印|关闭

新浪简介|新浪河北简介|广告服务|联系我们|客户服务|诚聘英才|网站律师|通行证注册|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版权所有

分享到微博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