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首页|新浪河北|资讯|同城|美食|时尚|旅游|城市|健康|教育|汽车|优惠商家|世界杯

|邮箱|注册

新浪河北

新浪河北> 廊坊>民生>正文

廊坊第什里村打造“风筝一条街”

A-A+2015年4月24日10:44廊坊都市报评论

  本报讯(记者 张泰源 武香君)戏剧脸谱、叮当猫、福娃……形态各异的菱形串平面风筝在制作人员的手中振翅欲飞。20年来,安次区调河头乡第什里村村民赵宗华用手掌大的风筝为家里带来了可观的经济收入。近年来,以家庭小作坊为中心,通过计件派活的方式,村“两委”带动全村十余户加工厂经营创收,把第什里风筝送往全国各地的天空。

  4月20日,走进村民赵宗华的风筝加工车间,记者看到,一名制作人员正用丝网刷印风筝图案。青、红、黄、黑四种颜色在白色的无纺布上显得格外艳丽。在成品室,各种图案的菱形串平面风筝令人眼花缭乱。

  赵宗华介绍,按一天8小时工作制,一人一天可以手工印刷风筝图案4000张左右。“我们看市场需求来设计、印刷风筝图案,风筝晾干后,再配好竹条、棉线、胶水等配件,发送至周边十余个村镇进行组装。很多上了年纪的老人在家一边看孩子,一边就把活儿干了。我们走的是计件活,一人一个月至少能挣1000元以上。我家一年能销售3000余箱,年收入最低20万元,生意好的时候能挣30万元左右。”

  据了解,第什里风筝起源于清光绪年间,已有百年历史。经过多年积淀,该村形成了制风筝、卖风筝、放风筝、爱风筝的浓厚氛围,并通过整合小手工作坊,发展成为劳动密集型的生产企业。2009年6月,第什里风筝被评为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风筝古时只是孩童的玩物,但在第什里人眼中,更是致富的梦想。第什里村村委会主任赵兴华介绍,目前全村形成了“艺术派”与“市场派”两种经营方式。“艺术派”坚持传统手工技艺,产量小、工时长、卖价高;“市场派”分解了工序,批量生产、产量大、卖价低。

  “我们坚持传统手工技艺与现代产业制作相结合,年销售风筝300多万个,年产值达300余万元,产品远销国内外,带动全村及周边村街就业2000余人。”赵兴华说。

  行至村街主路,记者看到不少村居的院墙上挂着“风筝批发”字样的指示牌。在路边,几名工人正忙着修建一米多高的围墙。

  赵兴华说,今年4月以来,在乡党委的大力支持下,第什里村开展村庄规划建设工作,开发村内空地,着力打造“风筝一条街”。届时,该村将形成“前店后场”的产业格局。“我们希望风筝走出去,更希望顾客走进来,感受风筝文化,了解传统的制作技艺,同时为市场化经营献言献策,共同推进风筝产业发展。”

保存|打印|关闭

新浪简介|新浪河北简介|广告服务|联系我们|客户服务|诚聘英才|网站律师|通行证注册|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版权所有

分享到微博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