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首页|新浪河北|资讯|同城|美食|时尚|旅游|城市|健康|教育|汽车|优惠商家|世界杯

|邮箱|注册

新浪河北

新浪河北> 廊坊>民生>正文

廊坊手艺人吴宗政葫芦上烙画一百单八将

A-A+2015年7月14日11:03廊坊都市报评论

吴宗政和他的“一百单八将”。本报记者 崔帅 摄吴宗政和他的“一百单八将”。本报记者 崔帅 摄

  本报记者 崔帅 实习生 李亚轩 文/图

  与古画图谱、藤上葫芦作伴几十年,即将步入知天命的年纪,吴宗政带着少年的热忱,长者的禅意,徜徉在葫芦烙画艺术中,不知疲倦。

  7月9日,记者走进吴宗政位于广阳区李庄村的小院。进屋后,随处可见葫芦烙画作品:百子图、福禄寿、太公钓鱼、三英战吕布、金陵十二钗……对此,他如数家珍。

  ■一支铁笔,从容方寸间

  谈话间,吴宗政取出了自己的新作——“梁山英雄一百单八将”。

  历时7个多月,常从深夜到凌晨,108个人物,33匹骏马,一艘冲锋舟,古松、城墙,长枪、剑戟……跃然于65厘米高的葫芦之上。

  吴宗政说,葫芦表面是凹凸的球面,一旦落笔无从更改,因此下笔前既要有巧思,也要用巧力。他根据《水浒传》原文中对一百单八将特征的描写,结合古图谱和自己的理解,将整个布局分为三部分:古松、城墙上灵活翻越者如时迁;中部跨骏马者如吕方;水上放舟留给阮氏三兄弟等人。

  之后是素描打底,108个人物,性格各异,服饰不一,细致到方天画戟的彩绘装饰,微小到林冲在风中帽缨的倾倒方向。如果观察仔细,甚至可以看出,三个层次内的人物,连视角也错落有别。

  最后是烙画。吴宗政常年习武,手上力道足,落笔气定神闲,铁笔一握,人立刻从容起来。即使在葫芦中间的凹面上,也能靠意念把全图中最长的方天画戟一气呵成烫下来。“这一笔最见功夫,我不求面面做到极致,但我希望自己能在某一处做到最好。”

  技艺上,吴宗政一丝不苟。他苦心钻研创新热烫技法,在行业内独树一帜,羽毛鳞片力求做到视力的极限;得知葫芦烙画久了会掉色,他用显微镜观察葫芦的分子结构、翻阅不同领域书籍潜心学习,攻关克难。

  ■半世修为,落笔见真章

  “这个太公钓鱼,是我随手烫着玩儿的。写意画有时在一些收藏者眼里是个‘糙活’,不是说写意本身不好,而是写意太重意境,难免会忽略技艺的展示。其实,越是简单的才越见修为。”吴宗政托着一个五六厘米高的小葫芦说。

  七八岁时画太公钓鱼是顽童练笔,二三十岁时,难免有怀才不遇的寂寥,年过半百再画太公钓鱼,技艺纯熟,道法自然,起笔落笔间,更多是禅意。

  这些年,长时间的专注手作,吴宗政越来越内敛,他把内心的感受以作品的形式向外表达。“要想手艺精进,就得耐得住寂寞,过简单日子。”

  吴宗政坦言,会烙画的人不少,真正自成一派成为大家的人却少,说到底还是在修为。“这门手艺深着呢,没有底。你得学会继承,更得自己思考。我学了几十年,越往里面钻,越觉得学无止境。”

  ■敬天惜物,一心承古意

  今年夏天,吴宗政和廊坊的一个公益联盟合作,开办烫画兴趣班,对贫困家庭的孩子免费开放。不管多忙,他都坚持每周六下午授课。“捐款只能救急不能治穷。把绘画和烫画技法传授给他们,有可能会改变他们的人生。”吴宗政说,今年7月,他的葫芦烙画作品已成功申请下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接下来,我会继续去做烙画传承的工作,这也是我一直想要做的。”在吴宗政的烫画班上,有五六岁的孩子,也有古稀老人。“不一定要有天分,因为我觉得再好的天分也比不上热爱,这才是最关键的。”

  近来年,市面上的葫芦品质参差不齐,吴宗政就在自家房前种了几棵葫芦,他说想要试着嫁接改良,看能不能长出个头大品相好的新品种。“我不强求,只是在顺应它生长的前提下做一些改变,毕竟自然就是美。”万物生长有一定之规,大多时候,他更愿意选择旁观。

  记者手记:

  电影《一代宗师》中有这样一句台词——“武林当中有这样一句话:念念不忘,必有回响,有一口气,点一盏灯,有灯就有人。”

  放在此处,是借武侠宗师的壳,讲手艺人的事。

  笔者相信在现代工业迅速发展、人心浮躁的当下,一定还有不少和吴宗政一样的手艺人默默坚守着,精进技艺,传道授业,他们就是自己那片“武林”中的一口气,一盏灯。有他们在,手艺传承就还有希望。

保存|打印|关闭

新浪简介|新浪河北简介|广告服务|联系我们|客户服务|诚聘英才|网站律师|通行证注册|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版权所有

分享到微博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