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社北京3月4日电 (记者 阮煜琳)京津冀中部2日起出现细颗粒物(PM2.5)污染,在偏南风作用下,北京市PM2.5浓度逐渐上升。

  国家大气污染防治攻关联合中心及时跟踪本次过程发展,并解读污染成因。首先,从气象条件来看,不利于污染物的扩散。大气扩散条件较差,湿度接近饱和,容易造成污染物的累积和转化。

  预测显示,3月上半月的大气扩散条件较往年同期明显不利。分析发现,今年3月上半月北京市风速总体偏小,风向以偏南风和偏东风为主,地面温度较历史同期明显偏高,相对湿度明显偏大,气象条件不利于污染物的扩散。

  其次,目前仍处于采暖期,京津冀区域内污染排放水平较高。在偏南风作用下,京津冀中部的污染自南向北传输并影响到北京市。从北京市PM2.5组分监测数据看,2日在偏南风作用下,硝酸盐、硫酸盐和氯离子含量持续上升,其中硫酸盐浓度增幅最为明显,表明南部地区燃煤排放对PM2.5污染有主要贡献。2日夜间至3日,地面转为弱偏东风且风速降低,硝酸盐浓度及占比持续增加,说明本地和东部地区机动车、工业、燃气锅炉等排放的氮氧化物的二次转化对PM2.5污染贡献上升。

  监测显示,当前,污染气团主要集中在京津冀中部太行山沿山一带。截至4日16时,京津冀地区中8个城市PM2.5日均浓度超标,程度以轻度污染为主。北京市PM2.5小时浓度从3日16时起超过每立方米150微克,出现短时重度污染。目前,石家庄-保定-廊坊-北京一带空气质量为中-重度污染水平。

  根据最新空气质量预测预报结果,京津冀及周边地区的污染过程将持续至5日上午,5日中午前后,受东北气流影响,空气质量将自北向南逐步好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