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频加载中,请稍候...

  夏日的老道旮旯村,青山环抱、绿水相依。从市区出发,抵达信都区冀家村乡老道旮旯村大约需要一个半小时车程。

  这个静谧的村庄,在抗日战争时期是八路军兵工厂的所在地,主要生产手榴弹和地雷,被老百姓称为炸弹厂。在两年多时间里制造出大、中、小地雷近万枚,手榴弹3万余颗,弹药生产后随即由专人送到前线战场。老道旮旯村民义务帮助兵工厂准备原材料、运送弹药,为抗战胜利作出了贡献。

  如今,依托丰富的自然生态资源,经过村庄建设、道路整修与旅游开发,老道旮旯村成为人们休闲旅游、夏日消暑的好去处。

  攻坚克难 为抗日前线提供弹药

  1937年7月7日,日军发动卢沟桥事变。7月8日,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发布通电,呼吁:“全中国同胞,政府与军队团结起来,筑成民族统一战线的坚固长城,抵抗日寇的侵略!”

  然而,当时枪支弹药短缺成为影响我们战斗力的重要问题。

  1937年11月,八路军总部在山西和顺石拐镇召开会议,提出各抗日武装都要招募技术工人开办修械所、修造厂、炸弹(手榴弹)厂。

  党的六届六中全会决定“把提高军事技术,建立必要的军火工厂”作为“当前紧急任务”之一。

  从此,八路军和各抗日武装开办的各种修械所、炸弹厂如雨后春笋般遍布太行山上、吕梁山区……

  老道旮旯村八路军兵工厂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建立起来的。

  这座建在太行山深处的兵工厂是原八路军一二九师兵工厂的分厂。1940年,八路军一二九师后勤部军械所迁到邢台深山区。为了保证安全,兵工厂分散设置在隐蔽地方,路罗镇设有一个分厂,稻畦川有两个分厂,王庄设一枪械分厂。位于老道旮旯村水堤村的兵工厂为军械所,并设一分厂,主要生产手榴弹和地雷。

  老道旮旯村位于信都区西部,一条山沟绵延数里,两道险峻的山梁蜿蜒起伏、横亘两侧,山涧巨石嶙峋,愈显沟深山高。一层层山栈直连山巅,翻越山脊就是山西省和顺县井洼村。狭窄的沟谷里依次排列着5个自然村:小南台、前庄、北庄、南坡、水堤,这5个自然村合起来叫做老道旮旯村。水堤村位于该村最西部,山峦掩映、树木遮蔽,具有良好的地理优势。

  当时,老道旮旯村八路军兵工厂被老百姓称为炸弹厂,杨锡禄任厂长,有工作人员及技术人员100余人。工厂下设炸药车间、翻砂车间、木工车间、装备车间等。村民腾出村庄内大半房屋供兵工厂做厂房、宿舍、仓库等用。其中,村南7间新房、两座羊圈作为厂房。生产所需原料,除硫磺、硝等需要从敌占区购进外,其他如收废铁、烧木炭、修木柄、捞沙子等均是军民自己动手完成。

  手榴弹所用铸铁壳木柄,原材料稀缺。老道旮旯村山上的树木解了燃眉之急,村民配合炸弹厂上山伐木、烧木炭。炸弹厂虽然条件简陋,但在两年多时间内就制造出大、中、小地雷近万枚,手榴弹3万余颗。当时正处于残酷战争阶段,军备紧张,弹药生产后随即就由专人送到前线战场,为抗击日军侵略发挥了很大作用。

  听该村原党支部书记甄自平讲,运送弹药的人员都是当地信得过的热血村民。每次运输都是在夜间,趁着夜色,摸索着前行。他们在通讯员带领下,肩扛、担挑、人抬、驴驮,驴的嘴里衔着木棍,防止发出叫声。他们用这样的方式,源源不断把炸弹运出去。因为行动保密,每次只运输15公里。该村人运到青沙坪村,就换了人。

  在老道旮旯村南侧的一处坡上,一座闲置的青石碾盘惹人注目。甄自平告诉记者,这是当年炸弹厂遗留下来的碾盘,用来碾炸药。之前,炸弹厂碾炸药用的是红石碾盘,但在一次碾药中,红石引出了火星,当场炸死了一匹马。在当地村民的建议下,炸弹厂就地取材,造了这座青石碾盘。这座青石碾盘碾出了基层民众的希望和憧憬,见证了抗战的胜利。

信都区老道旮旯村八路军兵工厂旧址信都区老道旮旯村八路军兵工厂旧址

  红色记忆 照亮太行深处小山村

  1941年末,太平洋战争爆发,日军为把华北变为其“大东亚战争”的兵站基地,更加疯狂地对根据地进行残酷的“扫荡”,华北敌后抗战进入了一个更加紧张的时期。

  1942年,日军大“扫荡”时,把老道旮旯村炸弹厂列为重点袭击目标。5月22日,日军从山西省和顺城向东,过井洼村,沿草洼岭下山,中午到达老道旮旯村水堤庄。等他们到达水堤村时,炸弹厂机器设备和人员已全部转移,村民也已隐藏到深山老林。敌人扑了空,便丧心病狂地烧毁村民房屋、炸弹厂厂房等100多间,粮食财务毁于一旦,水堤村仅余一间房屋未被烧毁。

  当时小麦即将成熟,敌人顺着山沟疯狂地放马践踏了所有麦田,导致当年麦田基本无收成,八路军和村民只能挖野菜充饥,艰难度日。房屋被毁,水堤村村民只能借住在老道旮旯村其他村庄中。

  当年7月份,工厂奉命转移。村民自发组织起来,帮助八路军运送设备、炸弹。经过一年多的时间,炸弹厂完全转移。

  1943年2月2日,农历腊月二十八,日军对水堤村进行了第二次“扫荡”。敌人仍从山西赶来,过井洼,过草洼岭下山。在草洼岭上兵分两路,一路奔石板房八路军野战医院,另一路来到老道旮旯村。这时,民众早已转移,只有一片空房。遭遇两轮“扫荡”后,村民生活愈加艰难。用当地村民的话说,就是生活翻不转称(就像秤杆垂下翻不上来)。提起日本兵,人人恨得咬牙切齿,叫日本兵为“黑鬼子”。

  为缅怀历史,激励和教育后人,2005年,该村在炸弹厂铸造车间不远处,树立老道旮旯八路军兵工厂纪念碑。纪念碑的背面详细记载了这段历史,这要感谢老道旮旯村的老支书张存礼。1967年—1976年,张存礼担任老道旮旯村支书。幼年时,他目睹了军民一心造炸弹和敌人“扫荡”村庄的情景。每当说起当年炸弹厂的事,他都心情激动。得知《县志》和《邢台市志》未记录这段历史后,他主动搜集资料,找到当时存留下来的制造炸弹、地雷的工具等,使这段历史得到了确认。

八路军兵工厂旧址八路军兵工厂旧址

  红色精神 让青山绿水换新颜

  老道旮旯村从不畏艰难、无私奉献的红色精神中汲取发展动能。如今的老道旮旯村,村民住上了宽敞明亮的房子,水泥路面通到了家家户户。村庄停车场里,自驾游车辆有序停放。

  在老道旮旯村八路军兵工厂纪念碑北侧,是仙界山景区入口。据甄自平介绍,仙界山旅游开发公司是纪念碑捐赠者、村民张心富联系的,景区2011年正式营业。

  “以前常年在外地打工,景区开发后,我在这里找了份工作。”老道旮旯村村民张存桥有两份收入:平时在景区做基建工程,自家还种着果树。张存桥说,十几年来,景区大大小小的基建工程自己都有参与,在家门口就打了工。景区营业后,路过村里的游客越来越多,常有人来村里采摘苹果。

  春迎桃花,夏流飞瀑,秋染红叶,冬挂冰雕。依托景区,该村办农家乐、民宿,发展休闲采摘,发展起了乡村旅游。

  沿着景区门口向东走不远,路边一座三层小楼是村民张存军和妻子开办的农家乐、民宿。之前,张存军常年在外务工,后来看准了景区的客流量,回家乡开办了农家乐、民宿。2016年,他盖起了17间民宿,四季有游客入住,旺季客房经常爆满。

  “村里开发景区前,大家都没想到受益这么大。”甄自平带着记者一边沿着宽敞的水泥路往山上走,一边介绍说,发展乡村旅游,挖掘了村里的资源,留住了过路的游客。

  老道旮旯村有370多口人,人均半亩地,而且都是小地块,种苹果、板栗、柿子等果树。山区普遍“出行难”,十几年前,这在老道旮旯村更是“老大难”。山货外运、村民出行不方便,年轻人纷纷外出打工,村里留下的都是老人和孩子。

  2004年以来,冀家村乡大力实施农村公路“村村通”工程,改善了村民的出行条件。“以前遇上雨天,村里满街都是泥,出行很不方便。后来,村里召开党员大会,一致通过把所有的街道硬化,通过上级的支持,现在出行很方便。”甄自平说,2017年,村里的街道又进行了加宽,出行更加便利。

  依托丰富的自然生态资源,老道旮旯村推进美丽乡村建设。数年间,景美了,路通了,游人多了。该村计划借力得天独厚的景区资源,进一步打造“小而精”乡村旅游,吸引更多游客前来观光,也吸引更多村民回乡创业。

  记者手记

  赓续精神血脉,发扬红色传统,传承红色基因。采访中,记者在老道旮旯村一处处旧址中寻访红色印记,重温那段可歌可泣的峥嵘岁月。

  烽火硝烟虽已散去,但革命先辈与老道旮旯村民团结奋斗的革命精神成为老道旮旯村最宝贵的精神财富传承至今。八路军与村民攻坚克难、铸造弹药的事迹和不畏艰险、无私奉献的精神在老道旮旯村代代相传。

  一段历史,一座丰碑;一种精神,一种力量。当前,我们正处在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历史交汇期,我们要继续秉持不怕牺牲、团结奋进、勇于开拓的红色基因,保持改革创新的勇气,加快推进全面振兴、全方位振兴,努力把家园建设得更加美丽,更具品质,让人民生活更加幸福美满。

  文图:邢台日报社全媒体记者 周林

  来源:邢台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