兴隆县驴叫村是承德市第一个党支部诞生地。一座纪念碑,19个坟冢,高山依傍,松柏相陪,53位抗日先烈的遗骨就安葬在进村路一边的烈士陵园中。
1943年10月,日本侵略者以3路重兵对驴叫村抗日根据地进行扫荡,八路军战士艾忠义、王海山等9名同志英勇战斗、壮烈牺牲,当地群众将他们安葬于此。近年,又先后将另外44位先烈遗骨移葬过来,建成烈士陵园。53位先烈中有10位烈士的籍贯在河北遵化。
“每逢节日,村民们都自发来祭扫,外地游客也常来瞻仰。”驴叫村村主任霍文秀说,“可惜啊,还没见他们的亲人来过,估计亲人们根本不知道先人葬在这儿。”
80岁的村民吴希合说,从记事时起,他就天天跟着祖父母、父母跑跑藏藏,“日本人总进村扫荡,一来我们就往山上跑,可不能让他们抓住。”
1937年1月,兴隆县第一个党支部在驴叫村成立,村里7名党员组织农民武装游击小组。1939年冬,日军开始在兴隆县局部试行“集家并村”,并逐年扩大,到1943年上半年,在兴隆实现全县范围的“集家并村”,制造了东西100余公里、南北50公里的“无人区”,从而连接成沿长城一带的千里“无人区”。而同时,“无人区”内开辟出五指山、雾灵山、狗背岭3片游击区,经过八路军、游击队的艰苦努力,抗日武装力量不断发展壮大,以这3片游击区为基础,建立起3片巩固的抗日根据地。驴叫村地处五指山根据地之中心地带。
吴希合还记得,小时候,村民们天天在山顶上轮流站岗。啥时候消息树一倒,就有人一个传一个地朝山下喊:“鬼子进村了!”乡亲们携家带口,撒腿就跑,深山密林,哪儿严实往哪儿钻。
1943年10月,日军侦知驴叫村一带有共产党八路军领导机关和领导人之后,兵分3路围剿,许多八路军战士就是在这次战斗中牺牲的。
本村的烈士,大都葬在了自家坟地,而目前葬于烈士陵园里的,则都是外地的。“如果地下有知,他们一定都盼望着亲人们来看看吧!他们的亲人也一定常常挂念着他们,想知道他们葬在哪儿吧!”村民们常常在一起议论着。
埋葬在这里的10位遵化籍烈士牺牲时都很年轻,本报在此列出烈士名单,希望能代他们找到亲人。
田功,1909年生人,遵化县义井铺村人, 1942年牺牲于兴隆县驴叫村大石湖。
周自廷,1921年生人,遵化西下营村人,1940年参加革命,任蓟遵兴交通员,1941年牺牲于兴隆县驴叫村。
周子全,1907年生人,遵化西下营村人,1939年参加革命,冀东十三团战士,1941年牺牲于兴隆县驴叫村。
谢东清,1915年生人,遵化三义村人,1938年参加革命,任遵化县大队队长,1942年牺牲于兴隆县驴叫村。
孟敏,1909年生人,遵化八户庄村人,1939年参加革命,任遵化县财政股股长,1942年牺牲于兴隆县驴叫村。
高凤山, 1916年生人,遵化赵庄子村人,1940年参加革命,冀东六区队战士,1944年牺牲于兴隆县驴叫村。
何友, 1919年生人,遵化西下营村人,1942年参加革命,冀东十三团战士,1943年牺牲于兴隆县驴叫村。
王达, 1921年生人,遵化袁果庄村人,1942年参加革命,冀东六区队战士,1944年牺牲于兴隆县驴叫村。
崔秀峰 ,1914年生人,遵化崔各庄人,1942年参加革命,兴隆县政府交通员,1944年牺牲于兴隆县驴叫村。
刘井地, 1918年生人,遵化前稻地人,1940年参加革命,冀东十一团战士,1944年牺牲于兴隆县驴叫村。
记者 田菲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