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长袖宽衣,峨冠博带;裙袖飘飘,举袂若仙。6月20日上午,唐山凤凰山公园绿荫如盖,悠扬的古琴声中,来自我市及周边的十余名汉服爱好者身着汉服,以古代祭祀礼仪祭奠屈原,进行与端午有关的民俗活动,引来不少市民围观。
“端午节又称五月节,原是夏季驱瘟辟邪的日子,后来屈原于端午投江自尽,就变成纪念屈原的节日。在端午节,人们除了赛龙舟、吃粽子之外,还通过挂菖蒲、艾叶、射五毒、点雄黄等活动,祈求平安吉祥。”此次活动的发起人张为介绍说。迎神、祭拜、酹酒、宣读祭文、吟诵楚辞、送神……简单而庄严的祭祀典礼结束后,汉服爱好者们还进行了射五毒、投壶游戏、古琴弹奏、击鼓传花等民俗活动。
活动吸引了很多市民和摄影爱好者围观,不时有人惊叹有“穿越”回古代的感觉。“很多人以为汉服就是古装或汉代人穿的服装,其实是望文生义了。”张为介绍,汉服的全称是“汉民族传统服饰”,又称华夏衣冠。汉服始于黄帝,经过多个朝代不断的创新与融合,形成了华夏文化中汉民族特有的传统服饰,其基本特点是交领、右衽,款式主要有玄端、曲裾、直裾、襦裙、圆领襕衫、褙子、半臂、朱子深衣等十余种。
“身着汉服,像是穿上了中国几千年的文化,会不自觉地约束自己的言行举止,变得修身养性,明礼诚信。”在众多汉服爱好者看来,汉服蕴涵着相当丰富的中华传统文化,以及“儒、道、墨、法”等古典哲学思想。“以我今天穿的朱子深衣为例,衣袖呈圆弧状以应规,交领处成方形以应矩,这代表做人要有规矩,所谓没有规矩不成方圆;下摆所用布帛共12幅,代表12地支,体现了天人合一的思想;衣带下垂,代表正直;下襟与地面齐平,代表权衡……”张为说,汉服作为汉民族的传统服装,充分体现出我们宽大、随和、包容四海的民族气度,以及追求平和自然、宽厚仁爱的民族性格。
“汉服是民族文化不可分割的一部分,也是华夏文明的重要载体之一。”6年前,无意间点开的一个网页,开启了张为的华夏文化传播之路。今年春,他创办了华夏复兴网络群,向大众传播中华传统文化,短短几个月已有百余名网友加入。这些汉文化爱好者来自众多行业,既有年轻的80、90后,也有四五十岁的中年人,他们中的很多人因汉服而喜欢上了古典诗词、历史、音乐、茶艺、武术、传统舞蹈等。每当传统节日到来,这群“同袍”(汉服爱好者们彼此间的称呼)就会自发组织去市区各大公园或文化广场,穿上汉服宣传中国传统文化。
“以汉服作为载体弘扬传统文化,对现代人来说是一种心灵的沉淀。”汉服爱好者江女士表示,“如今包括端午节在内,人们在过很多传统节日时,除了吃一些特定的食物之外,就是利用假期出去游玩,已经淡化了节日的文化氛围,其实,每个中国传统节日都有着丰富的文化内涵。我们在公园里搞活动,是想通过演绎古代流传下来的各种习俗,让更多的人了解我们自己的传统文化。”
胡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