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首页|新浪河北|资讯|同城|美食|时尚|旅游|城市|健康|教育|汽车|优惠商家|世界杯

|邮箱|注册

新浪河北

新浪河北> 文化艺术>文学>正文

《击鼓》:超越生死的誓约

A-A+2014年10月28日07:00新浪河北文化频道评论

配图配图

  诗经•邶风•击鼓

  击鼓其镗,踊跃用兵。土国城漕,我独南行。

  从孙子仲,平陈与宋。不我以归,忧心有忡!

  爰居爰处?爰丧其马?于以求之?于林之下。

  “死生契阔”,与子成说。执子之手,与子偕老。

  于嗟阔兮,不我活兮!于嗟洵兮,不我信兮!

  生死誓约

  《击鼓》表述的是一种离别,一种由战争带来的离别,一种由镗镗鼓声催出的离别,一种在告别之时就预判到的生死之别。

  《击鼓》描述的场景是,为了政治的需要,兵士们由邶国的将领公孙文仲带领,去平陈宋之难、和两国之好。但战士的心中却是凄惶:王孙贵族们的利益得失、恩仇翻覆,将使我们这些惶惶然趋从的小人物走向何方呢?恐怕将来,只可在荒野处、在树林间去寻我们的马,而马的主人,已不在世间。——这就是《击鼓》前三段所饱含的一种愤懑沉郁:有家不可归、有命不可留,生命是如此委屈。

  前三段是一种自述:我要赴往战场了,我恐怕不能归来了。还未出征,已出哀言,可见其对必死结局的了然,那是在深深的无奈里,对命运之不可控的一种接纳。一旦踏上征程,生命倒计时的沙漏就正式开启,点滴漏下,残忍催人。

  后两段这番告别,看似是生离,实则是死别。在最后相对的时刻里、在死神注视的目光里,他们十指相扣,忘我地约定:无论离合,无视生死,都要与你结誓,结此生执手的誓,誓愿与你偕老。这就是那著名的一句:“死生契阔,与子成说。执子之手,与子偕老。”

  虽然,《击鼓》可称是后世征戍诗之祖,开创了这一类诗体的先河;虽然,《击鼓》引起了现在未来都永不过时的、对于战争和人权的反思;然而,《击鼓》最动人的部分并不是对战争的悲苦控诉,而是,在离乱里,那一份誓言如日月般的光明又绝望。

  在那战鼓催发的前夕,他们笑着说执手,然后分手等死亡,如同在日出里就看见了暮色西沉,在晨光里就预见了彻夜天黑。而在离别之后的等待里,彼此又不怕孤单,因为宁愿这份孤单的等待是漫长,能漫长过死神赶来得、太过急促的脚步。

  《击鼓》用人力挑战死亡的,是他们天荒地老的约定。

  各自为战

  “执子之手,与子偕老”的约定,是在长久的离乱中,让各自能活下去、走下去的信念。然而信念,又几多成空!死生契阔几人存?死生契阔君休问!梦里那良人,也许早已不存。正如后来的唐诗所写:“可怜无定河边骨,犹是春闺梦里人!”

  那些战士,还在慷慨激昂、热血奋勇的冲锋时刻,生命就出师未捷、戛然而止了,此生的战歌还未奏完,可有谁知道那些无名的身躯已在哪一处倒下,葬于哪一片腐烂的泥川?——这一边,男儿不甘的战歌未完,而那一边,女儿的相思曲更是未完,还缠缠绵绵、幽幽怨怨,每每响在她望断西疆的黄昏里、响在她梦入关山的独眠里、响在她日日张望着来人的路口里。她还在春闺里做着那样的梦:梦见良人归来,再执她的手。她却不知,那双绵厚温暖的掌,早已化作西风下的骨。长河落日圆,落日照不回归人,却照着沧桑的无定河边,风蚀流水,掩过那么多无常的誓言。

  白骨无名,枯骨无年岁,而他们生前的爱人却还在一天天、一刻刻细数着流光,刻划着相思。那些荒滩散落着的枯骨,就是她们梦里活色生香的爱人,仿佛还会归来、会拥抱,会执手、会微笑。

  燕子呢哝,柳绿桃红,又一年大地的春已来到。她们却不知道,在她们燃烧着希望的疆土边,春风不度已很久。在那里,同样的时间,流水作古,浊漠荒滩,唯西风长叹,绕千古,伴孤魂飘荡,不落忘川。

  我们这些后来的读者,这些以上帝视角论着古诗的旁观者,看到了“无定河边骨”与“春闺梦里人”的反差,看到了“死生契阔”与“不我活兮”的应验,看到了分离的两个人,誓言将永远无法兑现的悲剧——于是我们会对古人说些什么呢?会劝他们挥剑斩情丝、避免那忧伤的结局?——所有这么想的人,也许只是在自作聪明。

  今天的我们,总是活得太精明、太计较、太自以为是,步步算计、处处比较,想以最小的投入赢得最大的获利。可那是经营生意,不是经营人生。人生应该以智慧心谋划,却不应该以买卖心谋算。在商业社会,我们往往就是习惯了以交易的眼光看待所有事物,无论是工作、是友谊,还是婚姻。

  而誓言,本就是一种不留后路的盟约。留活话、可改签的,是合同、是协议,不是指天誓日的约定,不配在天地作合的婚姻面前,叹一句“与子成说”——与你立下誓言。

  在今天,早已丢了纯粹、失了坚守的我们,的确很难理解,那《击鼓》里的两人,当他们踏在必死的路上、仍然要订下执手偕老的誓约时,他们是不计功利、无畏后果、超越生死的。从此,一个人坦然地走向“死”,另一个人安然地等待“老”。

  死期已定、老之将至,这都并不可怕。有一种定情会令人简单和勇敢——你若相邀,我便生死相随。

  在与死神搏杀的战场上,一个人需要另一个人从远方注视而来的力量,一次次倒下又站起,因为他知道有个人在等待,有个人需要他从战场归来;而他也需要有个人的依赖,令他不敢轻忽死去。这彼此间的被需要,使他更敢于同死神作战。就算人事的力量不能击败死亡本身,却可以击败对死亡的恐惧。

  而在故乡守候的那个人呢?因为她知道有个沦于险境的人,需要着她的温情等待,所以,她的孤单并不荒凉,她苦苦的等待并不是无意义,她余生里哪怕只剩一个人的独白也是一场胜战,那是她以他们共同的誓言、替那个人在沙场输掉的战争赢回了局面。

  天命不可与之强战,人力却可为自己完胜。

  所以,《击鼓》中的他和她,从分离的那一刻起,就分别开始了一场各自处境里的战争。男人的战场里有男人的厮杀,女人的生活里也有女人的战斗,与时间斗、与信念斗、与现实斗、与绝望痛苦斗。男人用今天的生命为归来下赌注,女人用明天的等待与时间比耐心。这,是一场各自为战的前后方。

  给这场各自为战吹响共同号角的,则是他们天荒地老的誓言。誓言的动人不在于以任何东西作比,大可就是最平淡无华的一句“执子之手,与子偕老”,如水的淡然,如水的隽永。

  誓言的诚意无需比拟,誓言的履行无非人心,而誓言的本身,也无关生死的结局。

  文/曹雅欣(摘自《醒狮国学》)

保存|打印|关闭

更多>>微博推荐

新浪河北
新浪河北
最全面、最快速的河北新闻资讯发布平台,网罗河北事,...分享
燕赵文化频道
燕赵文化频道
新浪河北文化频道官博(待认证)分享

新浪首页|新浪河北|资讯|城市|汽车|美食|时尚|旅游|健康|教育|同城|微导航

新浪简介|新浪河北简介|广告服务|联系我们|客户服务|诚聘英才|网站律师|通行证注册|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版权所有

分享到微博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