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首页|新浪河北|资讯|同城|美食|时尚|旅游|城市|健康|教育|汽车|优惠商家|世界杯

|邮箱|注册

新浪河北

新浪河北> 文化艺术>文学>正文

叶匡政:中国文化是心的文化

A-A+2014年11月12日07:33新浪河北文化频道评论

  在台湾新儒家徐复观看来,“心的文化”是中国文化最基本的特性。这个观点,无疑可以成为我们理解中国传统文化一种视角。徐复观认为,人们对于中国文化的许多误解,从根本上说,是对“心”的误解产生的。很多人感觉到中国传统文化没有出路,根源也是在此。

  徐复观认为,文化是人性对生活的一种自觉,由自觉而产生的一种对生活的态度和价值判断。按照这一定义,价值是文化的核心所在,宗教、道德与艺术等价值系统共同构成了文化的内容。他认为,要辨别中国文化与西方文化的差别,就必须从中国文化对价值根源问题的回答入手。徐复观的观点是:“中国文化最大的贡献是指出这个价值根源是来自人生命的本身——就是人的‘心”’。也就是说,中国文化并没有像西方文化那样,把价值的根源归结于至高的上帝,或其他外在的权威,而是从内在的心性中去寻找价值的根源。因为这个原因,所以中国文化的性格,显示出由外向内的性格,它的很多努力都是趋向人的内心的。

  当然,儒家文化中最早论及“心”的是孟子。他说:“无恻隐之心,非人也;无羞恶之心,非人也;无辞让之心,非人也;无是非之心,非人也。恻隐之心,仁之端也;羞恶之心,义之端也;辞让之心,礼之端也;是非之心,智之端也。”孟子认为,“心”不仅是人体的一部分,还能判是非、别善恶、发恻隐、行辞让,是一个人价值判断的来源,所以孟子说“仁义礼智根于心”。也因为孟子的这一哲学判断,使得中国文化将价值判断的根源最终落实到了“心”上。徐复观认为,这是对中国哲学的巨大贡献,照亮了人的混沌生命,使每一人都有一个方向和主宰,也成为所有中国人人生的基本立足点。

  一提到“心”的文化,很多人便认为中国文化是唯心论的,这在徐复观看来,是对中国传统文化的最大误解。他认为中国文化的“心”,与唯心论完全无关。中国心的文化,是一种可感的存在,中国文化把“心”看作道德和艺术的主体,但主体与主观是两个概念。中国心的文化,要求的正是一个未被主观成见和私欲所遮蔽的澄明之心。荀子在《解蔽篇》对心有一个解释:“心何以知?曰:虚一而静 。”也就是说,心只有在静、虚未被遮蔽的状态中,才能对外界进行认知,同样心在作认知活动时,也自然会静下来。所以徐复观看来,中国是以心为艺术的根源,这种虚而静明的心,也成就了艺术的心灵。他认为从魏晋开始中国伟大的画家,都是在虚、静、明之心下从事创造的。

  徐复观还把“心的文化”看做是中国文化最大的贡献。程颢说过一句话“只心便是天”,就是把由知识所获得的内在经验,落实到自己的生命之中。这种由外向内的落实,由知识向心的转化,徐复观认为,比任何形而上学都来得更为切实、可靠,也更有根基。他认为,中国文化一直有这样的力量,就是把原始宗教转化为伟大的道德精神,把无法证知的神,转化而为人内在生命之中的道德主体,这才是人类宗教最高最后的形态。

  徐复观对中国文化的这种独特理解,为我们认知中国文化提供了一个新的角度。心的文化,将一切价值追求安置于人心,将心安置在现实世界当中,人才能真正实现天然自足。心的文化的背后,彰显的其实是一种既有尊严也有个性的自由人格。因为当每个人都能在自己的内心,开辟出一个自在而自足的世界时,自然会少了许多外在的争斗。徐复观认为,这是中国文化是一种和平文化的根本原因,因为它有一颗完全自足的心。

  摘自《醒狮国学》

保存|打印|关闭

更多>>微博推荐

新浪河北
新浪河北
最全面、最快速的河北新闻资讯发布平台,网罗河北事,...分享
燕赵文化频道
燕赵文化频道
新浪河北文化频道官博(待认证)分享

新浪首页|新浪河北|资讯|城市|汽车|美食|时尚|旅游|健康|教育|同城|微导航

新浪简介|新浪河北简介|广告服务|联系我们|客户服务|诚聘英才|网站律师|通行证注册|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版权所有

分享到微博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