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首页|新浪河北|资讯|同城|美食|时尚|旅游|城市|健康|教育|汽车|优惠商家|世界杯

|邮箱|注册

新浪河北

新浪河北> 文化艺术>文学>正文

歌伎也搭名人顺风车:背诵白居易诗涨身价

A-A+2014年12月22日07:08新浪博客评论

 白居易 白居易

  唐朝白居易,字乐天,号香山居士,又号醉吟先生,祖籍山西太原。他生于乱世,擅于写反映民间疾苦的诗,他的作品平易近人,绝少晦涩难读的字眼,因此深入民心;他是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也是唐代三大诗人之一(诗仙李白、诗圣杜甫、诗魔白居易),他与元稹共同倡导新乐府运动,世称“元白”;他的诗歌题材广泛,形式多样,有“诗魔”和“诗王”之称,他是那个时代偶像级的人物,有人说他是“广大教化主”,就连歌伎都因为能够背诵他的诗而自抬身价。他有《白氏长庆集》传世,他最著名的代表诗作有《长恨歌》、《卖炭翁》、《琵琶行》等。

  唐代宗大历七年(公元772年)正月,白居易诞生在河南新郑东郭宅(今新郑市东郭寺村)一个“世敦儒业”的中小官僚家庭。白居易出生之后不久,河南一带便发生了战争。藩镇李正己割据河南十余州,战火烧得民不聊生。白居易两岁时,任巩县县令的祖父卒于长安,紧接他的祖母又病故。唐德宗建中元年(公元780年),他的父亲白季庚先由宋州司户参军授徐州彭城县县令。一年后,因与徐州刺史李洧坚守徐州有功,升任徐州别驾。为躲避徐州战乱,白季庚把家属送往宿州符离安居。白居易得以在符离度过了童年时光。

  白居易属于早慧,从小就聪颖过人,显得与众不同。六、七个月大的时候,他的乳母闲遐时指着“之”和“无”字,读给他听,尽管白居易还不会说话,却似乎记住了。之后,无论是谁让他指认这两个字,他都能明辨无误,百试不爽。《新唐书。白居易传》就记载了此事,以至后来还以此成为典故,出现了一个成语:“略识之无”,泛指认得几个字,读过几天书的人。

  白居易三岁的时候,母亲开始手把手地教他写字。五、六岁的时候,他已开始学作诗了,八、九岁懂得诗词声韵,堪称神童。他读书十分刻苦,读得口都生出了疮,手都磨出了茧,年纪轻轻的白头发都长出来了。他后来回忆说,母亲对他兄弟四人(一兄两弟,其中一弟早殁)的学业虽然要求很严,但态度却很和蔼。

  白居易从小立下大志,要靠学问开辟仕途,十五、六岁时,他去长安游历。到了长安,他没有沉醉在流光溢彩的繁华帝都里,而是稍事休息,就带着诗文去拜谒当时的文坛大腕顾况。顾况是当朝宰相李泌的挚友,在朝廷担任负责编纂国史和起草重要文件的著作郎,无论在朝在野,都颇有声望,来访和求见的人很多,常常门庭若市。不过,这位名士却很高傲,尽管拜访他的人极多,但能得到他赞誉的却很少。

  白居易去拜见顾况,一方面是想得到这位前辈诗人的指教,另一方面也期望得到名家的赏识。起初,顾况对这个初出茅庐的少年很不以为意,见他姓名中有“居易”,便调侃说:“长安米贵,居住不易呀!”但当他打开白居易的诗集,读到《赋得古原草送别》中的前两联“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时,不禁大为赞赏,随即改口说:“有才如此,居亦容易!”这虽是一则广为流传的逸话,但这一首相传是白居易十六岁所作的送别诗,却蕴含深邃,刻画生动,意境浑然天成,写法别具一格,最终成为千古绝唱。

  “居住不易”的故事,不仅增添了此诗的传播力,而且也反映出当时的一种现象,无名后生拜见一代名家,诗文一旦得其赞许,便可立即扬名长安。

  后来白居易的诗名日盛,在全国的学校、旅舍、码头这些公共场所,无论男女老少都在吟诵白居易的诗歌。

  当时有个军官想招一个歌伎娱乐一下,这个歌伎为了抬高自己的身价,就说自己能够背诵白学士的《长恨歌》,这招果然奏效,这个歌伎的身价还真的被抬起来了。白居易对此大约多少有些得意,在写给朋友的信中还特意炫耀了一把。

  唐代流行纹身,当时的纹身是一种时尚,并没有像如今一样和不良青年划上等号。一位狂热的超级“白粉”,从脖子往下,全身三十多处纹上了白居易的诗句。他经常洋洋自得地当街袒胸露背,放声高歌,吟诵白居易的诗句。

  唐宪宗元和十年(公元815年)六月,四十四岁的白居易正好在官场走过十年。他当过翰林院学士,因领导诗歌革新运动也独步于文坛。然而政治的变幻莫测最终是谁也无法预料的。

  这一年,两河藩镇联合叛唐,当时力主讨伐藩镇的宰相武元衡被暗杀,御史中丞裴度也受了重伤。对如此大事,当时掌权的宦官集团和官僚集团居然保持镇静,不急于处理。白居易十分气愤,便上书力主严缉凶手,以肃法纪。可是那些掌权者非但不褒奖他热心国事,反而说他是东宫官,抢在谏官之前议论朝政是一种僭越行为,于是将白居易贬谪为江州刺史(治所在今江西九江市)。接着,中书舍人王涯落井下石,说他母亲是看花的时候掉到井里死的,他写《赏花》诗和《新井》诗,有伤孝道,这样的人不宜任地方长官,由是。白居易被追贬为江州司马。实际上他得罪的原因还是那些讽喻诗。

  这次打击很沉重,让白居易一下子就刻骨地感受到了人生的悲苦。但官场的打击,却成全了诗人的灵感。第二年深秋,白居易就在浔阳江畔创作了千古名篇《琵琶行》,其中:“千呼万唤始出来,犹抱琵琶半遮面。”“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也成为千百年来人们一直传诵不衰的名句。加上其早年所作的《长恨歌》,堪称名诗双壁。《长恨歌》中的:“在天愿作比翼鸟,在地愿为连理枝。天长地久有时尽,此恨绵绵无绝期。”堪称绝唱。即使没有其他作品,单凭这两首诗,白居易就足以不朽。

  白居易的诗浅显易懂,寓意深刻,情感真挚,深受广大群众喜爱。不但如此,他的诗也广播境外。由于日本、朝鲜及中亚各国常有使节、商人、留学生来唐朝,他的诗便被这些人带回本国,受到了外国人的青睐。据说,契丹国王得到了一本白居易的诗集,马上派专人将它译成契丹文,令臣下在朝堂大声朗诵。白居易的诗集在日本也受到高度评价。当年的日本天皇,则把白居易的诗集,视为宝物,珍藏起来,一有空便取出来独自吟咏。在平安时代,被日本人尊为学问之神的遣唐使菅原道真,擅写汉诗,当时渤海国的人读过道真的诗,认为他的诗与白居易的诗很像,这样的评语令道真很高兴,还特别记载下来,引以为荣。

  唐武宗会昌六年(公元846年)八月十四日,七十五岁的白居易在洛阳去世,葬于洛阳龙门香山寺北侧琵琶峰顶。

  历朝历代都对白居易有很高的评价,唐宣宗的《吊白居易》诗是这样赞赏白居易的:“缀玉联珠六十年,谁教冥路作诗仙。浮云不系名居易,造化无为字乐天。童子解吟长恨曲,胡儿能唱琵琶篇。文章已满行人耳,一度思卿一怆然。” 此诗可作为对白居易一生的概括。一个刚登大宝的皇帝,能为一个刚去世的诗人作悼亡诗,可见白居易的名气之大了,也难怪一个歌伎会拿能背诵白居易的诗说事呢!

  文:萧家老大

保存|打印|关闭

更多>>微博推荐

新浪河北
新浪河北
最全面、最快速的河北新闻资讯发布平台,网罗河北事,...分享
燕赵文化频道
燕赵文化频道
新浪河北文化频道官博(待认证)分享

新浪首页|新浪河北|资讯|城市|汽车|美食|时尚|旅游|健康|教育|同城|微导航

新浪简介|新浪河北简介|广告服务|联系我们|客户服务|诚聘英才|网站律师|通行证注册|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版权所有

分享到微博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