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首页|新浪河北|资讯|同城|美食|时尚|旅游|城市|健康|教育|汽车|优惠商家|世界杯

|邮箱|注册

新浪河北

新浪河北> 文化艺术>文学>正文

先锋文学:今天应对其重新评价

A-A+2015年12月2日07:15中国新闻网评论

作家苏童作家苏童

  中新网北京12月2日电(上官云) 上世纪八十年代中后期,马原、余华等作家纷纷登上文坛,因其独特的话语方式、对小说文体形式的实验,被评论界冠以“先锋派”的称号,并在当时的文学界引起了巨大反响。时隔约30年,先锋文学应如何评价?是否仍具有影响力?连日来,记者在北京采访了陈晓明等学者,并就此听取多位当年“先锋”作家的意见。陈晓明表示,先锋文学的出现,是基于中国文学变革的内在要求。作家余华则以一个有趣的比喻概括了自己的看法,“那个时代,中国文学好比一个人血管99%都堵住了,先锋文学起到的作用,就是装了几个支架”。

  初现文坛:挑战文学常规 今天应对其重新评价

  毋庸置疑,先锋派文学是中国当代文学史进程中一个重要的文学现象。从最初的“先锋实验小说”开始,包括刘索拉、余华、苏童、格非在内的先锋派的作家们走出了一条饶有意味的文学创作之路。所谓先锋文学,有广义与狭义之分,亦应包括小说、诗歌等多种门类。这其中,1985年、1987年间开始的“先锋小说”潮流更为引人注目。

  “1985年,我21岁。至今仍然记得,读到余华、苏童、格非等人作品的那种兴奋。”27日,在“纪念先锋文学三十年国际论坛”上,中国作家协会副主席李敬泽特别感慨地回忆,这些先锋作家的作品为自己打开了精神感受力和语言的新天地,“当时和后来的很多文学人,都或多或少受惠于那一代作家的探索和创造”。

  诚如李敬泽所说,“先锋文学”的重要主题之一,就是“历史”。作家东西表示,讲先锋小说不能跟当时的历史背景脱离开来,在先锋文学之前已经出现了“伤痕文学”等类别,“那时候每个人都希望中国发生变化。先锋小说既与之前的文学有联系,对之后的作家也有影响:它是对中国文学传统文学的一次变革”。

  “先锋文学的历史突破,体现在对文学常规的一种挑战。”上海交大文学院教授何言宏认为,先锋文学借鉴了西方现实主义和后现代主义的文学经验,是一种在精神气质、话语立场来挑战和突围的写作,“实际上当代中国思想文化突破、艺术突破,很多方面都是由先锋文学发起、承担。今天,我觉得应该重新评价先锋文学”。

  语言的探索:多使用精致书面语 语言具有很强辨识度

  三十年后,回望当年引起广泛关注的先锋文学,可以发现,对叙事方式及语言形式的探索,是它较为显著的特点。其中,与之前的文学类别比较,语言方面发生的变化又更加明显,比如对语言的反常规运用、超常的词语搭配等等。

  “先锋文学具有很强的辨识度,首先从语言上体现出来。我们看先锋文学,大概读三百字就知道了:它们对语言的讲究到了无以复加的地步。所以后来把先锋文学也叫‘形式主义的美学’。”《小说选刊》副主编王干对记者说,文字的精确把握成为先锋文学的基本手段。

  王干以苏童的小说《河岸》为例,“《河岸》语言自成一体。在他的作品中,也始终有一种语言‘飞翔’的感觉,保持了小说丝绸般的融合和光滑度,这说明先锋文学在语言上更舍得拼搏、尝试”。

  “先锋文学改造着我们的文学语言。它们在文字上具有很大的视觉性,更强调叙事,所以很少使用口语、对白,几乎都是精致的书面语。”作家艾伟说道。

  而在作家苏童的记忆中,自己第一个被认为具有“先锋”性质的短篇小说,是《飞跃我的枫杨树故乡》,“在评论家的文章里,我第一次看到了‘语感’这个词,这是我关于‘先锋’的美好记忆”。

  “其实,一个作家在写作的时候,无论作品表现出的‘先锋姿态’,或者仅仅是向他喜欢的某一位作家的致敬态度,这都必然是年轻的,至于它在文本上形成的意义,我想多半是不自觉的。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我非常感恩自己留下了这一批作品。”苏童说道。

  “先锋派”非舶来品 陈晓明:是基于中国文学变革的要求

  上世纪80年代初,西方文学的大量引进,对“先锋文学”的出现无疑有着重要影响。中国社会科学院外国文学研究所所长陈众议提出,中国文坛经过长时间的沉寂后,在此时期出现比较明显的“裂变”:从寻根文学萌发,到先锋文学开始出现变化。

  “学界有一些年轻的朋友,一部分能接受先锋派,有一些不能理解先锋派,也不能接受我们对先锋派的评价。这可能源自各方面的差异。”评论家陈晓明对记者表示,在他看来,先锋派并不像现在不少批评文章理解的那样,只是对西方现代主义的套用,或者是“舶来品”,“它恰恰是基于中国文学变革的内在要求,是上世纪80年代中国文学第一次要回到文学本身的那种强烈的变革的欲求”。

  中山大学中文系教授谢有顺则认为,先锋文学的出现和发展值得深思,“当时的先锋作家完全不认同已有的文学写作,要重新为文学历法,建立新的写作方式、叙事方式,这种精神,值得学习、纪念”。

  “先锋文学到底是一个什么状态,很难说清楚。”作家余华表示,自己刚刚写小说的时候,对国内外作家的一些作品,几乎是同一时间阅读的,比较杂乱,“写作也是自然而然生发,并不是有序训练出来的。而那个时代的中国的文学好比一个人的血管99%基本上被堵住了,需要装上几个支架了,先锋文学在中国文学所起到的作用就是装了几个支架而已”。

  “先锋文学表面上给人一种不稳重、不成熟的印象,但是他们的不妥协、不屈服,给了年轻一代精神成长强有力的支持。这是我对先锋文学的一个总体感受。”评论家张柠说道。

保存|打印|关闭

更多>>微博推荐

新浪河北
新浪河北
最全面、最快速的河北新闻资讯发布平台,网罗河北事,...分享
燕赵文化频道
燕赵文化频道
新浪河北文化频道官博分享

新浪首页|新浪河北|资讯|城市|汽车|美食|时尚|旅游|健康|教育|同城|微导航

新浪简介|新浪河北简介|广告服务|联系我们|客户服务|诚聘英才|网站律师|通行证注册|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版权所有

分享到微博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