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首页|新浪河北|资讯|同城|美食|时尚|旅游|城市|健康|教育|汽车|优惠商家|世界杯

|邮箱|注册

新浪河北

新浪河北> 张家口>本地要闻>正文

张家口宣化发现民国老课本

A-A+2015年5月13日10:24张家口新闻网评论

宣化发现民国老课本 宣化发现民国老课本
宣化发现民国老课本 宣化发现民国老课本

  八十年前学童都学啥

  宣化区教育局小学教研组表示,民国课本朴实文风、立德育人理念突出

  民国时期的小学课本是什么样的,你见过吗?近日,在微信朋友圈中,两本民国二十三年和民国二十四年的小学国语课本备受关注,除了民国课本从上世纪二三十年代保存至今的历史意义之外,这其中还有什么原因呢?它们与当代的小学语文教材相比又有哪些区别和值得借鉴的地方?对此,本报记者采访了宣化区教育局小学教研组副主任杨军燕和语文教研员郝进菲。

  两本课本原是老人遗物

  米女士收藏的这两本由当时上海中华书局印刷出版的民国课本,是其姥爷曾经的小学课本,一直被保存到现在。记者从米女士手中接过出版于民国二十三年(1934年)十一月的《新公民》小学初级第三册和民国二十四年(1935年)四月的《小学国语读本》初级第六册,发现两本书均属于当时的新课程标准适用。从已经泛黄,略有破损、褶皱的书皮上可以看出,两本书已经经历了数十年历史变迁,翻开书页,里面文字排版均为竖行排列,从右向左读起,字体为繁体字,并根据课文内容配有简笔画插图。

  米女士告诉记者,这两本书原来一直是她姥姥保存的,直到姥姥去世后,家人在整理姥姥遗物时才发现的,“姥姥原来用这两本书夹一些绣花用的线和花样,她也从来没有和我们讲过有关这些书的故事,从书皮上写着姥爷名字这点推测,书应该是姥爷以前上学用的课本。”米女士表示,家里人也都觉得书很稀奇,对姥姥和姥爷保存下来的这两本书都很珍惜。

  民国教材历经三个阶段

  宣化区教育局小学教研组语文教研员郝进菲介绍,自1912年至1949年民国时期,教学为四年制,共八册书,教材的发展经历了三个阶段,分别为1912年至1921年的第一阶段教材草创时期,1922年至1928年的第二阶段教材形成探索期,也是在这一阶段颁布了《新学制课程标准纲要》和四个课程标准,直至1929年到1949年发展到第三阶段教材成熟期。米女士收藏的两本民国课本就是第三阶段成熟期的教材。其中,《新公民》小学初级第三册相当于当代小学三年级上册课本,《小学国语读本》初级第六册相当于当代小学五年级下册课本。

  现在学生使用的教材都是按照当前新课程标准,从识字写字、阅读、口语交际、写作、综合学习五方面编排的,以规定学生在特定阶段达到指定要求,宣化区教育局小学教研组副主任杨军燕表示,这样的情况在民国时期的教材中也一定存在,所以才会有封面上的“新课程标准适用”字样,只是大家现在都很少知道民国时期的课程标准,只能用现在的情况去推测,当时对学生的要求以及侧重培养的方面。

  综合练习较少难度较高

  目前,宣化区使用的冀教版教材,语文课本在构成上以单元为主,每单元包括五篇课文、课后练习、综合学习,以及自三年级起,每单元增加一篇阅读链接,对课程进行补充和总结。

  相比而言,两本民国时期的课本不仅没有课后练习,以进一步加强巩固学生的课后理解、背诵、文章感悟以及生字书写训练,同时,教材内综合练习也较少,难度还相对较高,这些都不受杨军燕和郝进菲两位老师青睐。“在《新公民》小学初级第三册中,一些比较句子意思的练习题就已经开始涉及到陈述句、反问句、双否句等句式,这些相对于我们现在三年级学生学习的范围来说相对较难。”郝进菲表示。

  当然,民国课本中一些关于加强学生识字能力以及发散思维的题型,也受到杨军燕和郝进菲两位老师的认可,例如在《新公民》小学初级第三册中,为增加学生识字量,在综合练习中就有将一些汉字偏旁部首拆分开做成字卡,排开摆放好,然后再将这些拆开的偏旁部首与其它汉字组合成新汉字的题型,不仅加强孩子们的动手能力,提升孩子们的学习兴趣,也极大的提高了孩子们的识字能力。

  民国课本科普文章多

  在翻阅两本民国课本时,杨军燕发现,当代教材在课文内容编排上要优于民国时期的教材,相对于现在以“文化单元主题组元”,每个单元都有围绕同一主题,突出教材内容,《小学国语读本》初级第六册中,将各种类型课文融合在一起的编排方式则要略显落后。

  但在内容涉及范围上,杨军燕表示,一些地方还是值得当代教材借鉴的。例如,民国课本中除了当代教学中也包含的学生校内外生活、古代历史故事、动物、寓言故事外,还有以对话形式讲述长江和黄河等关于中国地理和建筑方面的国土知识,以及《淞沪内战》等大型战役、《爱迪生》、《法国凡尔登事件》等外国名人及历史事件和课本剧,这些内容都在两本民国课本中多篇幅呈现出来,让学生们有一个综合性学习范围。

  “当代教学课本偏文学性,相对的就缺少了科普类知识,人们总认为这些知识学生通过课外读物就可以补充,其实这样是不够的。”杨军燕说道,“小学是孩子的启蒙教育阶段,在当代课本中,应该适当加入一些对国土、地理方面的知识介绍,让学生们能够了解我们的国家,爱我们的国家。”

  民国教材育人理念突出

  相比民国课本教材构成以及课文选材范围,两位老师对民国教材更多关注和认可的是教材的文风以及在立德树人教育理念等方面。“两本民国教材与当代教学最大的不同在于立德树人方面比较突出,充分发挥出教材育人的功能。”郝进菲说道,“当代教材虽然也有素质教育内容,但要弱于民国教材。”

  古语云:“修身,齐家,平天下。”《新公民》小学初级第三册中就以关注学生成长、自身修养方面入手,通过《吃东西》、《穿衣》、《起和睡》、《上学和回家》、《说话》、《游戏》等这些以学生生活中交流、日常起居为内容的课文,不仅语言浅显直白,而且贴近儿童生活利于学生接受,将从小养成良好的生活起居习惯,教育学生与人相处方式,做人与做事的道理很好的融入到教学当中。“将日常起居教育融入到课本中,可能与教育变迁也有很大关系,毕竟民国时期是没有学前教育的,但这种育人的教育理念还是很值得当代教学借鉴。”郝进菲表示。

  语言浅白、朴实无华,以凝练平实的语言将故事表达出来,也受到杨军燕的推崇,她认为,这种平铺直叙的写人记事文风、语言,既利于学生接受,也在潜移默化的影响孩子们的文学创作风格,杨军燕告诉记者,民国教材《小学国语读本》初级第六册的《好朋友》一文中,就以平实的语言清楚地表达出朋友之间的友情,没有当代文学中的渲染铺垫,“相对于民国时期以简凝、直接的语言将故事表达出来的文风,当代文学中大量渲染铺垫,就略显浮华与矫揉造作。”杨军燕说道,“文风在一定程度上也影响到孩子们为人处世,浮夸的语言文字也容易使孩子们变得不踏实,进而推崇风花雪月,不利于孩子们成长和文学习作。”杨军燕表示,在语言文学这点上,当代教材反而应该向民国教材学习。(记者 刘昶)

保存|打印|关闭

新浪简介|新浪河北简介|广告服务|联系我们|客户服务|诚聘英才|网站律师|通行证注册|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版权所有

分享到微博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