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家口新闻网讯 近日,张女士头部起了一个小米粒大小的异物,原本以为只是个“米袋子”,没想到几天内它突然长大,情急之下,张女士来到了河北北方学院附属第二医院外科门诊,经诊断,原来张女士被蜱虫叮咬了,经医护人员治疗后,成功将蜱虫取出来。
据当天为张女士换药的护师张尚华介绍,患者张女士曾前几日有户外活动,回到家后就起了一个小“米袋子”,一开始自己并没有注意,只是没想到几天内它突然长大,张女士这才来到了医院,“刚开始给患者治疗时,乍一看这只蜱虫头部潜伏在患者的头皮里吸食她的血液,暴露在外面的几只腿,与人的毛发极为相似,整体颜色也与患者的头皮一模一样,很不易发现。”张尚华说道。
经过治疗,张女士头皮上的这只蜱虫幼体被成功取出来,河北北方学院附属第二医院普外科医生罗冰清介绍,到目前为止,该院接诊被蜱虫叮咬病例并不多见,一旦发现被叮咬,居民不要惊慌,除了一些超敏体质、自身过敏现象比较严重的人群,被叮咬后要特别注意,一定要立即到医院进行治疗外,一般大多数居民发现被蜱虫叮咬后无须担心,可及时到医院进行治疗,如遇特殊情况,无法到医院治疗,居民可用酒精刺激叮咬的蜱虫退出皮肤,过程中切记不可刺激或强行拔除蜱虫,以防蜱虫口器折断留在皮肤内,或刺激虫体分泌唾液,增加感染的可能性,完整取出蜱虫后,将伤口消毒,并保存虫体,一旦发病便于医护人员追根溯源。
他表示,蜱虫一般易出现在树丛较为繁茂的地方,大多是在人们外出游玩时被叮咬,蜱虫一般易叮咬在人体毛发较多的头部,不易被发现。对于如何预防蜱虫叮咬,罗冰清表示,市民外出游玩时,要注意防护,对于暴露在外的皮肤要涂驱蚊水,尽量着浅色衣物,便于及时发现蜱虫。回到家后,要马上洗澡,并检查头皮、耳后、颈部、腋下、腘窝、手腕、腹股沟等皮肤褶皱之处,以防患于未然。(刘昶)
【相关链接】
蜱虫有何危害
河北北方学院附属第二医院医护人员介绍,蜱是一种寄螨虫,是蜘蛛的“亲戚”,螨是它的“兄弟”。它会引起很多的流行病传播,大部分患者被侵袭后不会产生严重后果,而且它不会钻进你的身体,也不会在人体产卵。患病概率与蚊虫叮咬不相上下。但不幸中招者可能遭遇莱姆病、斑疹热、森林脑炎等共81种病毒31种细菌,32种原虫性疾病。我国有几例蜱虫叮咬致死原因,原凶卫生部暂时定名为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症状为高热,乏力,头痛肌肉痛,腹泻中毒症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