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首页|新浪河北|资讯|同城|美食|时尚|旅游|城市|健康|教育|汽车|优惠商家|世界杯

|邮箱|注册

新浪河北

新浪河北> 张家口>旅游>正文

绿浮春野张家口沙城行

A-A+2014年6月12日13:06新浪博客评论

  我是一个土生土长的呼和浩特人。父亲的父亲,祖父的祖父,上溯更远一点的祖父,就定居在大青山黑河圈一带,在这块肥美的土地上休养生息。祖辈相传,告知后人,我们的祖先是从山西来的,说得更具体一点,是山西原平前沙城人氏。

  原平市旧称崞县。东临五台,西靠宁武;南与忻、定交界。北和代、朔接壤。东西群山绵亘,地势高耸;中部阳武、滹沱,两条河流经过,这里平原坦荡,阡陌纵横。前沙城就坐落在阳武河流城。原平出过许多革命先辈,比较出名的有续范亭、赵尔陆。

  我的祖先到口外,先是“跑青牛犋”。他们与大雁结伴,年复一年地到大黑河畔种地,后来就留在这里。按老坟的排列推算,已有十几代了。以二十年为一代人,大约有三百年的历史。也就是说,我们这个家族大概是十七世纪末,十八世纪初来呼和浩特市郊落户的。过去家里有一张“云谱”,家族里去世的人都谱上有名。这“云谱”是曾祖的先辈们从沙城老家请回来的,逢年过节,享受祭祀。文革期间,视为封建迷信之物,被一把火烧掉,早已荡然无存了。

  一个家族的变迁衰荣,除了自身的原因,无不和自然、社会的变迁联系在一起。无论历史学、政治学、社会学,亦或从民族学、民俗学、文化学的角度观察,都有着极其深厚的内涵。可能是我们的历史积淀太深的缘故,上下五千年尚来不及研究,遑能顾及一个家庭的区区三百年呢?依我之见,其实不然,这激荡变动的三百年,于国于家,概莫能外,都是值得我们好好研究一番的。这三百年,正是中国天塌地裂,国运衰微,而后浴火重生,走向复兴的三百年。

  这次到太原开会,路经原平。我顺便去了趟前沙城。拜谒了先人的故土。沙城分前后沙城,前沙城以陈姓为主。沙城在原平颇有些传奇色彩。据历史记载,魏宣武帝延昌二年(513年),原平发生大地震,延续一年有余,沙城陷于地中。这里从古至今,如遇适宜的天气,如遇合适的季节,还可以看到城池的幻象。当然,这再现的未必就是沙城的影象,只是一种海市蜃楼的景观而已。

  我们进村的时辰,已是午后两点多,恰逢有的人家出工,有的人家收工,人们忙忙乱乱,你来我往。两辆小车停在当街,十分引人注目。一个中年汉子迎上来问;“哪的客人?”原平市财政局段局长说明原委。那人和我说:“要说沙城陈姓,那就找对了,我叫陈清堂。”围过几个人,多半姓陈。大伙七嘴八舌告诉我,村上不仅有云谱,而且有书(家谱),上数十八代祖宗都记得清清楚楚。眼下农忙,要是冬闲时节,一准可以查个明白的。

  村里有座佛堂寺,在原平很有名气。寺院门前有一株楸树,得两三个人才可抱拢。虬枝盘旋,苍劲古朴,树干上挂着红色布条。我唐突地问:“这是一棵枯树吧?”陈清堂答道:“不,哪能呢?老揪树,发芽晚。好几千年的古树了,年年枝繁叶茂!”我懂了,这古揪在陈姓村民眼中,已是一种象征和图腾。

  我邀请陈清堂在古楸前合影。我俩虽然刚刚结识,但毕竟都是这棵大树上的枝苗,真正是五百年前的一家人。我们从村南进来,从村东出去,前后不过一个小时,可谓来去匆匆,我就这样了却了几代人的夙愿。我踏上先人的故土,又转身离它远去了。

保存|打印|关闭

新浪简介|新浪河北简介|广告服务|联系我们|客户服务|诚聘英才|网站律师|通行证注册|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版权所有

分享到微博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