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合承德网记者郭宏伟 通讯员谢广英
一斤两三毛 好收成烂行情
李春林是土生土长的营子区北马圈子镇金扇子村人,靠祖辈留下的几棵山楂树,到现在发展成集种植、加工、销售一体化的产业模式,如今还带着同村人搞多种种植。
“1985年生产队分了几十棵山楂树,全家就指着它结果卖了贴补家用。”李春林说,当年山楂的价格是一元钱一斤,在当时可是天价,都是天津的人过来收。“那儿的人说吃山楂可以降血压,健脾开胃,大车小车地往回拉,市场供不应求。”
“看到山楂这么好卖,村里家家户户都开始种山楂树,寻思着这回终于能摘掉扣在祖辈头上的贫困帽子了。”李春林的妻子张淑英告诉记者,当年种山楂的收入比在城里上班挣得都多,大家铆着一股子劲儿,大量种植,就想着奔小康了。
“那几年雨水好,山楂的产量也好,可谁知好景不长,因为不懂市场行情,导致外地山楂涌入当地市场,丰收时节价格从最初的一元钱一斤一下降到两三毛钱。”李春林说,“看着成堆的山楂烂在家里,没有销路,大老爷们儿都哭了。”从那以后种山楂的村民越来越少,同李春林一样,他们走上了外出打工的路。
不能靠天吃饭
2002年镇里建起了一个食品厂,开始鼓励大家接着种植山楂。
看着建起的厂房,村民们抱着试试的想法把以前家里留下的山楂树又重新拾掇起来。李春林说:“果子有了销路,价格有了保障,渐渐地外出打工的村民又陆续回来了。”
雨水充沛,山楂的长势就好。“每棵树能增产不少。”李春林说,村民们一谈到当年的收成,脸上就乐开花。
然而,现实的山楂市场行情却给果农们泼了一盆冷水。“好点儿的山楂每市斤0.5元,差点儿的只有0.4元。”剧烈的价格波动,打击了一心想靠果品种植致富的村民们的积极性。
“好不容易燃起的希望不能就这样让它再一次灭了。”李春林说干就干,为了打消村民的顾虑,带动他们的积极性,他自己办起了一个果品加工厂。
“刚起步的时候难啊,没销路,我就带着自己生产的产品跑遍了周边的大小城市,为了找销路在商场门口一蹲就是一天,希望咱的山楂也能摆到他们的柜台里。”李春林说,靠着一股韧劲和顾客对山楂制品的认可,很快厂子就有了效益。“为了村民有个保障,我成立了一个生产合作社,让种植的果农都加入进来,自产自销,不会再为销路发愁了。”
农民有希望 日子就有奔头
“现在村里的年轻人不再外出打工了,都在厂子里上班,每月2000多元的工资,还给上保险,最主要的是还不耽误家里的农活,何乐而不为呢。”李春林笑着说。
“今年6月份,市里组织我们农业合作社人员去北京参加了一个培训班,回来后在县里的帮助下,我们村又种下了几万棵山楂苗。”李春林说,“去年我们又到宽城‘取经’,在山楂树下,种植了大片的药材,两三年后,每个果农的收入都会翻两番。”
李春林现在正筹划着将山楂的籽做成枕头,进军保健品行业的市场。“农民抗风险能力很弱,一旦收入不能达到自己预想的那样,就可能打退堂鼓,另谋出路,这对于农村培育产业很不利。”
如今,多元化的种植不但带动了他们的积极性,更为他们的收入提供了保障。李春林说:“农民有了希望,就有了奔头儿,沿着林果脱贫致富这条路走准没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