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孟村回族自治县将迎来60华诞。60年,在人类历史发展的长河中只是短暂的瞬间,但对于20万回汉各族人民而言,60年是风雨兼程的跋涉,是披荆斩棘的求索;是众志成城的凝聚,是跨越崛起的荣光!
60年来,在党的民族政策光辉照耀下,在各级党委政府的关怀支持下,在历届县委、县政府的不懈努力下,20万回汉各族人民励精图治、携手奋进,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使孟村大地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近年来,孟村县委、县政府以创新的思维和超前的眼光,精心运筹、科学谋划,围绕“转身向海、加速崛起”的战略目标,紧紧把握和谐发展主题,发挥特色产业、民族政策两大优势,实施“思想大解放、产业大提升、城建大突破”三大攻坚,推进“产业升级、城建突破、优化环境、思想道德建设”四大工程,做大县城、做强产业、做实民生,在抢抓机遇中顺势而为,在克难攻坚中逆势突破:管道、扣件等传统产业加速升级,打造了两个超百亿元的产业集群;新兴产业奋力拓展,建成了全国首个、华北最大的管道装备物流基地和全省最大的肉鸡产销一条龙基地;摘得了“中国扣件之乡”的金字招牌;在沧州东部独揽“省级园林县城、文明县城和卫生县城”三项殊荣。财政收入连续翻番,县域综合实力跃升全省第65位。
今天的孟村,经济建设跨越发展,产业实力不断增强,城乡面貌日新月异,生态环境不断向好,社会事业欣欣向荣,党的建设不断加强。“管道之都、肉鸡之乡”彰显实力;“津南圣地、八极故里”魅力四射!孟村已成为沧州发展的有生力量,先后被国家民委,河北省委、省政府授予“民族团结进步先进集体”和“经济发展先进县”。
县庆之年,标志着孟村踏上新的征程——新常态下谋求新作为,新期待中创造新业绩。在沧州科学发展、绿色崛起的大潮中,孟村将以强烈的历史责任感昂扬奋进,全力加速“五城建设”,为奠基孟村经济和社会各项事业“升级版”而砥砺前行!
好风凭借力,扬帆正当时。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实现新一轮的跨越赶超,靠的是一股时刻抓紧机遇、让梦想照进现实、创造孟村美好明天的干劲;是一股不畏困难、千方百计也要实现孟村崛起的拼劲;是一股不达目的不罢休、奋力实现孟村巨变的韧劲!在加速推进“五城建设”的征程中,孟村正踔厉前行、高歌猛进,以崭新的业绩向自治县60华诞献礼!
产业之城
着眼于产业长远发展,进一步积蓄发展后劲,孟村回族自治县坚定不移地实施项目带动战略。
完善产业链条,加强科技创新,是产业“健体”的关键。在“产业链条抓延伸,新上项目强科技,现有企业促提升”的思路带动下,孟村积极引导企业开展国际市场入网认证,加快进军国家重点工程和国际高端市场。龙马公司大口径双面埋弧焊钢管、华洋公司660无缝化焊管等高新技术产品填补了区域空白。总投资64亿元的新景能源、华洋三期方矩管、洲际重工二期、贵州飞舸防雷芯片等9个新建项目的落地实施,将开启孟村管道装备业的崭新一页。
为力促管道装备制造业提档升级,孟村狠抓战略规划、质检研发、物流商贸、集聚发展“四大平台”建设,在此基础上,主攻“四上一调”,即上规模、上科技、上装备、上水平、调结构,加速产业由普通产品向高压、高端、高附加值产品转变,由零部件生产向整机制造提升。围绕打造企业“航母”、培育拳头产品,全力做好重点项目带动产业升级,投资11亿元实施了亚都、华洋等企业技改项目68个。江丰110万吨新型保温管、神舟25万吨螺旋管等项目已投产运营,多项产品填补国内空白。
凭借优越的招商政策和产业环境,孟村经济开发区吸引了众多企业入驻开发。目前纳入园区管理的企业145家,其中规模以上工业企业93家,包括2家上市公司和2家无区域冠名的民企国字头企业集团。2014年,开发区更名为省级经济开发区,目前是全国最大的管道管件开发区之一。
在大力发展管道装备业的同时,大力发展现代服务业,重点发展以五金管件城为龙头的管道装备物流业,打造以“一城两区”为主框架、面向产业的核心商圈。
加快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增强产业龙头带动力,大力发展现代农业,突出抓好肉鸡牛羊养殖、蔬菜种植两个农业品牌,大力发展订单式、工厂式农业,实现农业新发展。
2008年,台湾大成集团总投资5.4亿元的“肉鸡一条龙”项目落户孟村。7年时间里,孟村创新模式、完善机制、强化服务,突出规范化和链条化两个重点,走出了一条从无到有、从弱到强的现代化养殖之路。肉鸡产业成为继弯头管件产业之后,孟村第二大经济增长极。如今,以大成公司为龙头的养殖、加工、销售一条龙的完整畜牧业产业链条初具规模。全县共建成肉鸡养殖小区70个,5个存栏20万只的标准化养殖场已陆续投产。直接和间接从事肉鸡产业的人员达到4000人,可带动全县及周边县市5000多规模养殖农户。随着种鸡孵化厂、肉品厂二期和熟食加工项目的建成,集种鸡、孵化、养殖、防疫、饲料、加工于一体的龙头富民产业集群将更加壮大。
牛羊养殖业重新布局,传统产业生机重现。投资1000余万元建成龙头养殖、繁育基地,肉牛繁育、养殖、屠宰、加工于一体的产业链条初具雏形,全县肉牛存栏量两万多头,出栏量3万头,羊存栏2.5万只,出栏量5万只。
设施蔬菜提升品牌内涵,农民致富路进一步拓宽。立足绿色无公害有机蔬菜生产、加工、销售各个环节,着眼于域外市场,以订单生产为突破口,形成了特色菜、精细菜齐头并进,种植区域化、品种多样化、优质无害化的产业发展格局,全县发展蔬菜种植面积1000余亩。到“十二五”末,力争蔬菜种植面积达到1.5万亩,真正实现政府引导、部门扶持、品牌发展、龙头带动、遍地开花的新型蔬菜产业发展模式。
创新之城
打造京津冀协同发展新增长极、首都经济圈高端产业转移与高新技术成果转化基地,是京津冀协同发展给沧州带来的新机遇。立足孟村发展实际,县委、县政府解放思想、抓牢项目、创新驱动、多管齐下,打开思想解放“总阀门”,破除发展障碍,强化项目建设,推动传统产业提质升级并发展新兴产业,把握沿海经济发展战略和首都经济圈发展机遇,积极打造孟村经济重要支撑,实现科学发展、率先发展。
在科技含量高、附加值高的特种装备、特种设备、特种用途方面形成更多的拳头产品。相继筹建了国家级弯头管件生产力促进中心、管道管件检测中心,筑牢科技支撑,提升产业竞争力。弯头管道装备产业由普通产品向高附加值方向转变,由零部件生产向整机(组)制造提升。
加大高层次创新创业人才的引进力度,以人才带来项目、助推项目、培育项目,在关键技术环节,进一步加强与985、211等大学和科研院所的技术合作,把他们的最新科技成果拿过来、借过来、引过来。在关键人才环节,政府鼓励企业真正把人才的作用发挥到创新发展最前沿,派力特、迪凯、一塑、华洋三期等新项目相继投产达效。目前,已建成中央民族大学教学实践基地,帮助企业与北京钢铁学院、天津大学、河北工业大学等10多所院校达成了多项技术协议,还联合组建开发实体,建立了13家民营企业研究所,引进节能降耗等关键性技术18项,引入高精数控车床、中高频节能等先进技术设备500余台套。
生态之城
2014年11月,孟村顺利通过省级文明县城、省级卫生县城验收。而在2013年,孟村已经成功创建省级园林县城。由此,孟村在沧州东部地区率先实现了“三城同创”。在爬坡过坎、攻坚克难的奋斗征程中,孟村完成了城市建设的华丽蜕变,更凝聚起全县人民崇善向美的强大能量!
以成功创建省级园林县城为标志,孟村的城市建设实现了历史性突破。总投资27亿元的“五大城建”工程、40多个城建项目如期完成。10条道路绿化升级改造,建成14个城市街景游园;县城建成区绿地率达到32.34%,绿化覆盖率达到38.08.%,人均公园绿地面积达到10.12平方米。打造了“以道路绿化为网络、以庭院小区绿化为基础、以公园广场绿化为亮点、以环城绿化为依托”的“绿网蓝脉、阡陌入城”的城市绿化空间格局。
为提高县城精细化管理水平,孟村投资300多万元,建成了数字化城市管理平台,在全市率先实现城市管理的数字化。管理范围涉及市容市貌、城管执法、园林绿化、环境卫生、公共设施维护等各个方面,通过信息收集、立案、派遣、处理、核实结案和综合评价6个环节,对城市管理事务进行迅捷处理,城市管理效能和水平大幅提升。
2015年,孟村全力实施1000万立方米水量、2万亩综合林方、3000亩水面的森林生态园。项目规划定位为以森林资源为基础,集林下经济示范、农业生产、滨水娱乐、森林观光、森林度假、文化展示等功能于一体的综合园区。经过3到5年的生长和科学规划建设,2万亩森林生态园将会成为华北地区的著名森林景观,和名副其实的城市会客厅。孟村选择了一条高效的森林生态之路,森林资源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将得到充分释放。项目建成后,必将推动孟村大农业产业的发展,有力带动旅游观光业,辐射拉动相关产业链梯次跟进,加快孟村崛起步伐。
文化之城
孟村有着悠久的历史和灿烂的文化,座落于饶安古城的遗址上,有宛乡盛景的繁茂;是八极武术的故乡,钟灵毓秀、英才辈出。明朝吏部尚书王翱为官50年历经7朝6帝,治政有方,齐家有素,千百年来被传为佳话;清初中华第一擂、著名武术家丁发祥力克俄罗斯力士,被康熙帝称为“铁壮士武侠”;1926年,刘格平建立了津南地区第一个党支部,点燃了津南地区的革命圣火;抗日战争时期,刘震寰创建了威震敌胆的渤海军区回民支队……他们,创造了中华民族的历史,见证了孟村大地的沧桑。
文化是城市的名片,文化是城市发展的力量源泉,挖掘自己的文化资源,孕育自己的文化力量,打造自己的知识魅力,这是城市发展的重要水准。孟村将充分彰显“中国弯头管件之都”和“中国肉鸡之乡”的创业文化、八极发祥之地的民族文化、津南革命圣地的红色文化、华北地区最大回族聚居地的民俗文化,发挥“津南圣地、八极故里、管道之都、肉鸡之乡”品牌效应,加强文化遗产传承发展,强化基层文化阵地,充分发掘、保护原生态、非物质文化遗产等乡土气息浓郁的物质文化,广泛开展社区、校园、农村、企业、广场等群众性文化活动,最大限度地开放文化市场,向更优质的文化产业、旅游产业、创意产业、教育产业进军,努力以文化的大发展、大繁荣,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实现新突破,让更多人了解孟村、点赞孟村。
近年来,孟村围绕文化之城建设,深挖文化资源,开展了丰富多彩的群众性宣传文化活动。中国文联文艺支教项目落户孟村,举办了启动仪式暨文艺志愿者服务基层慰问演出活动,10名文艺志愿服务人员赴乡镇中小学开展文艺支教。18支基层文艺队在文化艺术中心广场进行了集中展演,并分赴各乡镇开展了文艺巡演活动;组成“三下乡”活动工作队,深入乡村,为广大群众送医疗、送文化、送科技、送法律,为建设“善美孟村”营造了良好舆论氛围。开展“热爱孟村、建设家乡、升华事业”征文暨演讲比赛活动、“祝福孟村”心愿卡征集活动、“中国梦?赶考行——书香飘宛乡”系列读书活动,热情讴歌建县60年来,回汉各族人民和广大干部群众传承和发扬“尚义质朴、宽厚包容、勇敢刚毅、奋发有为”的人文精神及取得的建设成就。邀请沧州作家体验感悟孟村,深入基层调研,其散文、诗歌等反映孟村发展变化的作品在《沧州日报》刊发,并出版了图书《放歌孟村》。
好人之城
自2008年起,孟村县委、县政府立足县情,把思想道德建设列为全县“四大重点工程”之一,全面提升公民文明素质、打造城市建设的灵魂,让好人之城这一软环境成为孟村发展的硬支撑。以建设好人之城为统领,进一步深化公民道德建设,以“十大阵地建设”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落细落小落实,让道德之光浸润人们心田。文明、诚信、和谐、友善之风涤荡孟村大地,风清气正、干事创业成为孟村建设大潮中的主旋律!
连续4年开展“双月评孟村道德模范”活动,引领思想道德建设不断深化。活动开展以来,已开评22期,评选出月度道德模范400多人。为增强道德典型亮度,组织开展多次道德模范事迹宣讲活动,让更多好人走出孟村,力推更多好人荣登“中国好人榜”。今年是孟村回族自治县建县60周年,县委、县政府在全县开展“争做最美孟村人,我为县庆添光彩”“创先争优,建功一线”活动,推荐评选“最美公务员”“最美司机”“最美农民”等典型,大力弘扬立足本职、爱岗敬业的奉献精神。同时将评选范围扩展到镇村,把基层好人评选的推荐权、评议权、决定权交给群众,让好人可亲、可近、可比、可学。
以“德馨宛乡”专题电视节目为阵地,定期播放县内道德模范事迹,大力营造崇善尚美的社会氛围,让模范事迹广为传播。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主题公园为阵地,设立了多块“善行功德榜”,让群众时时刻刻都能感受到道德模范的魅力,使善美理念融入全县人民生活中。以道德广场为阵地,设置电子屏,滚动播出公益广告、《德馨宛乡》栏目及道德模范的专题片。以公园、广场、商场、车站、单位机关、乡村等重要场所的“善行功德榜”和宣传栏为阵地,让模范事迹和善行功德传播到县城每个角落。以街门店、单位门口设立的L E D电子屏为阵地,让善美理念点亮人心。以城乡文化墙和建筑围挡公益广告为阵地,让“中国梦”成为城乡最美风景,共绘制文化墙300余块、1500余平方米。以“网络”为阵地,把道德模范先进事迹通过网络对外宣传,发挥“善行河北——沧州孟村”官方微博及贴吧、论坛的网络阵地作用,多措并举提升道德模范影响力。以“道德大讲堂”为阵地,不断深化公民道德教育,惠及群众10万人次。以“时代楷模”展厅为阵地,展出当期县内产生的道德模范的先进事迹,同时编辑出版宣传教育书籍《思想道德建设读本》《身边的道德模范》3万余册,夯实正能量发布传播平台。
着力推动道德创建活动遍地开花。在全社会组织开展志愿服务活动,推进善行孟村建设。开展为道德模范送温暖活动,完善后援保障机制。积极开展了对贫困道德模范的援助、慰问、送春联等系列春节慰问活动,让道德模范感到社会的温暖,真正让好人有好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