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燕赵腔调“北方戏窝子”]浸润心窝 一往情深梨园情

  在石家庄的这个“戏迷公园”,您每周都会看到这样的场景:里三层外三层,站着的,坐着的,蹲着的,挤着的,只为一睹“名角”的风采;手里打着拍子,点头找着节奏,闭眼深深陶醉,只为跟上“偶像”的调子。

  戏迷:

  从小就听入了耳了,听惯了,喜欢听。

  国家一级演员 中国戏剧梅花奖获得者 邱瑞德:

  都愿意看,说让我勤来。

  京剧叶派小生名家 中国戏剧梅花奖获得者 中国戏曲学院实验团团长 李宏图:

  这种热情不是造的势,是由心里而发的,你看认识不认识老远过来给你打招呼,你自己从事这个行业几十年,能有这样的一种氛围,是一件多么美的事情。

  每年的4月到10月,是长安亭的演出“旺季”,除了名家名角献艺,演出最多的还是刘茂法和他的戏班儿。每周日一场,到现在,已经演出517场。

  石家庄市工会一宫河北梆子艺术团 团长 刘茂法:

  现在这个戏剧为什么大家都喜欢?这是咱们老艺人多年的锤炼,给咱们留下的文化精髓,爱咱们戏剧的也等于是爱咱们民族,越听是越愿意听。

  河北省共有792家戏曲艺术院团,其中像长安公园刘茂法这样的百姓戏班有424家,它们共同滋养着燕赵大地海量的戏迷、票友,也让这方水土优秀的传统文化,于润物细无声处浸润心田。

  到了廊坊市固安县周家务村,别管会不会,谁都忍不住想要“哼上几句曲儿”,因为气氛到了。这座自1884年以来,历经四代传承,有着百年戏曲历史文化的村落,将戏曲从田间地头唱到了大街小巷。

  廊坊市固安县周家务村村民 王建:

  每一个老人都会哼哼两句、踢腿、下腰,按我们这个岁数的开始,基本上都能来两下。

  在百年京剧的滋养下,周家务村形成了尊老爱幼,邻里和谐的淳朴民风,村子里也走出了一批以王巍、王美敬为代表的优秀青年戏曲教师,他们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种子播撒到了更广阔的天地,带动更多的村民热爱家乡、建设家园。

  河北省文化和旅游研究院研究员 周大明:

  河北是戏曲文化的一片沃土,有着深厚的群众基础,民间的戏曲剧团是生长在这片沃土上,一支重要的力量,在他们的推动下,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不断发扬光大。

  来源: 河北广播电视台冀时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