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首页|新浪河北|资讯|同城|美食|时尚|旅游|城市|健康|教育|汽车|优惠商家|世界杯

|邮箱|注册

新浪河北

新浪河北> 保定>本地要闻>正文

李国华:大型银行发展普惠金融面临挑战

A-A+2014年7月11日09:45新浪财经评论

李国华:大型银行发展普惠金融面临挑战中国邮政储蓄银行董事长李国华(图片来源:新浪财经 刘海伟 摄)

  新浪财经讯 7月8日消息,由新浪财经主办的“2014年银行业发展论坛暨第二届银行业评选颁奖”盛典在北京金融街威斯汀酒店举办。本届论坛将以“未来银行之路•变革与回归”为主题,并围绕金融业相关热点话题展开议题讨论。中国邮政储蓄银行董事长李国华认为,普惠金融的主力是具有草根性质的信用合作社等,大型商业银行参与比例低的原因在于大银行面对着信息不对称、更大资金成本压力、人员和网店扩张约束等问题。

  以下为李国华的发言实录:

  李国华:尊敬的士余副行长、兆星副主席、曹国伟先生,各位同仁、新闻界的朋友们,大家上午好。感谢新浪财经邀请我来参加本次论坛,今天论坛的主题是“变革与回归”,借此机会,我想围绕商业银行发展普惠金融与服务实体经济谈一点个人的认识和看法。

  一、对商业银行服务实体经济的几点认识

  经济决定金融,金融为经济服务,这是市场经济的基本规律。世界金融发展史告诉我们,如果银行脱离实体经济,而自我循环、自我发展,不仅会对实体经济造成毁灭性打击,也会摧毁银行业发展的基础。刚才兆星副主席也谈到,银行如果不支持实体经济发展会是死路一条。从2007年美国次贷危机到目前余波未平的欧债危机,几乎每一次金融危机背后都离不开金融过渡的虚拟化的影子,因此银行业的发展必须以实体经济为基础,服从和服务于实体经济,并做到四个相适应。

  一是要与国家经济结构调整和产业转型升级相适应。当前中国经济正面临从产品经济向服务经济转型,发展方式也由投资和出口拉动向消费、投资、出口均衡发展转变,加快推进消费主导的经济转型和产业结构调整升级,既是宏观调控政策的着力点,也是商业银行服务实体经济的重点。

  二是要与国家发展的横向战略和纵向战略相适应。在横向方面,要考虑我国区域经济由东向西梯度推进战略,来布局金融服务。在纵向方面,则需要注意供应链、上下游配套的金融服务。

  三是要与经济发展的薄弱环节和核心相适应,据统计我国小微企业纳税占50%,所贡献GDP是60%,完成发明专利超过70%,创造就业接近80%,但目前能够获得银行信贷金融支持的小微企业不足50%,这种不对称的结构性矛盾已经对我国经济的正常发展形成了非常明显的制掣。一个国家要发展不仅需要有顶天立地的大企业,更需要有铺天盖地的小微企业。

  四是要与金融深化改革和银行业差异化金融发展相适应。随着利率市场化改革推进,商业银行需要在经营管理模式、目标客户甄选,业务流程改造等方面精耕细作,围绕核心市场与客户群真正做到量身订作,打造差异化的竞争优势。

  二、发展普惠金融有助于服务实体经济。

  普惠金融是联合国在2005年国际小额信贷年提出的概念,既是一种理念,也是一种具体的实践活动。商业银行发展普惠金融的重点就是以可负担的成本,及时有效的为社会各阶层和群体提供所需要的金融服务,让现在金融服务更好的惠及各个社会群体和经济社会发展的薄弱环节,从这个意义上讲发展普惠金融与服务实体经济的发展目标是一致的。

  一是有利于推进发展方式的转变和产业结构转型升级。发展普惠金融就是通过创新工具,将金融资源进行跨主体、跨市场、跨行业的转移,资金配置的效率提高必然会挤出粗放性经营发展模式中存在的各种无效的水分,促进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推动产业结构调整转型。

  二是有利于提升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的力度。发展普惠金融必然要求金融机构转变金融思路,着眼于服务实体经济,推动金融产品和服务创新,不断扩展其金融服务的覆盖面和渗透力,使更多企业和个人享受到金融服务,与此同时实体经济增长质量和效益的提高,也会进一步降低金融体系的运行风险,提高金融机构收益水平和盈利能力,从而为普惠金融深入发展创造条件。

  三是有利于促进社会和谐发展。发展普惠金融就是将现代金融服务向弱势地区、弱势行业和弱势群体的发展薄弱环节拓展。进一步扩大金融服务的广度和深度,通过为社会各阶层提供享受现代金融服务的机会和途径,既有利于实现当前稳增长、保就业、调结构、促改革的总体任务,也有利于促进社会公平正义,真正做到使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的惠及全体人民,充分体现金融服务,服务实体经济的本质要求。

  三、大型商业银行发展普惠金融面临的主要挑战

  从目前各国实践来看,普惠金融体系的主力仍然是具有草根性质的社区性小型金融组织,如社区银行、信用合作社等,大型商业银行在其所占的份额并不大,究其原因除了普惠金融成本高、风险高、收益低的制约外,与小机构相比,大银行发展普惠金融会不可避免存在诸多的劣势。

  一是面临着更大信息不对称挑战,相对于城市地区大银行在农村地区的机构非常少,很难及时了解到农村金融服务信息,反过来农民对一些大银行的了解也很少,总觉得大银行门槛高,不敢去贷款。由于农民总体贷款历史记录少,缺乏贷款的信用记录,信用软环境建设长期不足,再加上缺乏有效的抵押担保,影响信贷业务决策的软信息相对更为重要,但这类信息的收集处理更加依赖人力和人际关系,与农村型社区型小机构相比,大银行在这方面显然处于劣势。

  二是面临着更大的财务压力。普通农户、小微企业资金需求相对较小,大多只有几万、几十万,而发放这样一笔贷款其调查成本并不比大额贷款低多少,当前商业银行信贷员为了一笔几万元的贷款也需要跑几十里路上门调查,有的甚至要跑很多次,成本一般比较高,而对大银行来说,由于农村网点缺乏,调查成本相对更高,普惠性业务规模越大,越容易拉低金融效率,导致资产效益降低,影响财务绩效。

  三是面临更大的人员和网点扩张的因素。为了有效解决发展普惠金融所遇到的信息不对称问题,大银行必然需要在农村地区增设物理网点,延伸服务半径,但从国内大银行发展历史来看,普遍都经历过在农村地区广设网点到大规模设网点的曲折历程,对重新增设农村网点有心理抵触。同时新设网点成本高,通过增点增员的方式,显然无法满足各家大银行的财务业绩要求。

保存|打印|关闭

新浪简介|新浪河北简介|广告服务|联系我们|客户服务|诚聘英才|网站律师|通行证注册|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版权所有

分享到微博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