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首页|新浪河北|资讯|同城|美食|时尚|旅游|城市|健康|教育|汽车|优惠商家|世界杯

|邮箱|注册

新浪河北

新浪河北> 承德>社会新闻>正文

承德全力打造经济增长“第一引擎”

A-A+2014年10月31日09:43和合承德网评论

  项目是引擎,是抓手;项目是后劲,是未来。我市经济社会要实现快发展、大发展,推动重点项目加快引进投产达效,使其真正成为“开放创新、绿色崛起”的生力军,已成为必然选择。

  市委书记郑雪碧强调,要高起点谋划项目,千方百计推动项目,不等不靠建设项目,促成项目落地达产,把项目建设作为拉动我市经济增长的“第一引擎”。

  对我市来说,没有项目,工作就没有抓手,经济增长就没有后劲,发展就没有依托。然而,有了项目也并不意味着万事大吉,必须要从纸上落到地上,不能落地,再美的蓝图也等于零。

  行百里者半九十。如何保证项目真落地、真开工、真推进,已成为考验各级党委、政府的最大课题。全市上下唯有拧紧发条、开足马力,明确任务、狠抓落实,才能有更多的大项目、好项目在我市落地生根、开花结果,才能为富民强市注入源源不绝的强大动力,才能助力全市“开放创新,绿色崛起”。

  出台政策,改善环境,形成强大合力

  在承德国际商贸物流园区,红星美凯龙、承德会展中心等已建设完成,龙乡快捷酒店、鑫汇湾商贸城等项目正在施工建设。据了解,通过提高服务,优化经济发展“软环境”,目前已有26个项目落户该园区。

  服务,是破解项目推进难的“灵丹妙药”

  从某种意义上说,现在的引进项目实际上已经不是在“招商”,而是在“抢商”。外来投资者非常看重项目投资的综合环境,尤其更看重“软环境”。

  市委书记郑雪碧指出,只有通过不断优化发展环境,才能吸引更多的大项目、好项目落地。我市专门成立了推进项目工作组,领导干部带头搞服务,着力打造风清气正的发展环境,助推项目建设提速。前9个月,全市在建亿元以上项目达854个, 同比增长11.1%;完成投资844.4亿元,同比增长18.9%。

  有了好干部,才有硬保障,才有好项目

  创造引进项目、建好项目的优良环境,关键在于建立一支想干事、能干事、干成事的干部队伍,在于不断提高各级干部的大局观念、宗旨意识、综合素质和工作能力。

  我市发挥领导干部在项目建设中的骨干带头作用,成立了112个推进项目工作五人小组。其中市级领导推进项目工作小组24个,市直部门负责人推进小组64个,省属以上企事业单位推进小组24个。要求领导干部每年谋划、推进前期工作亿元以上项目1个,推进落地5000万元或利用外资1000万美元以上项目1个,扶持发展科技型、成长型中小企业1家。

  有了好环境,才有竞争力,才有好项目

  我市相关部门树立大局意识、发展意识、服务意识,在效能建设上建立规范高效透明的办事机制,做到主动服务、超前服务、专项服务、全程服务,全力做好项目建设前的各项工作,综合做好项目建设的各项配套服务。我市学习借鉴先进地区做法,将项目审批“绿色快速通道”纳入到政策体系和环境平台建设,出台了《关于优化工程建设项目审批流程的意见》等4个文件,全面优化项目环境。

  有了好机制,才有好氛围,才有好项目

  通过创新机制,进一步健全项目建设的督查考核评价体系,加强考评考核,严格奖惩,使大家敢做敢为,善抓项目、能抓项目、会抓项目。

  开展对市直部门进行质量管理ISO认证和对项目管理进行ISO认证工作,明确了项目工作的目标任务、工作内容、实施步骤、时间节点、工作机制和工作责任。根据县区党政领导班子年度考核办法,在确保公平、公正的前提下,围绕科学化、制度化、标准化,借鉴先进地区项目审批绿色通道和项目讲评机制,制定了多项实施细则。

  完善功能,拓展平台,形成强大支撑

  荣森海姆输送系统公司已经在承德高新区顺利投产。该公司经理荆文泰说,他们当初之所以从南方“远嫁”到承德,很重要的原因是深入了解了承德高新区众多的有利条件。

  “栽下梧桐树,引得凤凰来”。园区是项目落地的上佳之选。

  园区是项目成长的“孵化器”,是经济发展的强劲“引擎”。实践证明,园区实现了土地集约高效利用,对承接发展新兴产业、调整产业结构、优化产业布局、推进产业集聚等方面作用明显。

  要想加快我市项目的引进和落地,使我市在京津冀协同发展中有位置、占先机、唱主角,必须要从提升园区发展水平、提高园区承接能力、加强配套建设上下工夫。

  我市大力推进经济园区建设,特别是举全市之力建设“1+3”新兴产业发展平台,即承德市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和张百湾、六沟、凤山三个新兴产业示范(聚集)区。目前,我市省级以上园区达到19家,面积达800平方公里,共吸纳企业80家,开工43家,总投资达600亿元。

  在推进“1+3”新兴产业平台建设过程中,我市进一步理顺了高新区和3个省级产业示范(聚集)区的管理体制。目前,市高新区升格为国家级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与北京中关村开展了建设自主创新示范区的战略合作;张百湾、六沟、凤山3个园区列入省级新兴产业示范(聚集)区。

  我市的“1+3”新兴产业平台建设还坚持“集约、集群、集成发展”的重要原则,注重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提出了市县共建共享的思路。按照“高质、高端、高新化发展”的首要原则,重点对接央企、京企、大型国企和知名民企,先后与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中国机械工业集团有限公司、北京昊业怡生科技有限公司、东方信联科技有限公司等20余家企业达成了初步合作意向;与中关村管委会、大唐国际发电股份有限公司、河北工业大学科技园区发展有限公司、南江集团、宁波墨烯科技有限公司等签署了战略合作协议。

  除“1+3”新兴产业平台外,其他园区也按照本地发展实际,科学规划,突出特色,强力推进,为承接产业转移、推动经济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

  一批批市外企业在这里相继实现“资本外溢”,一项项先进科研成果在这里不断“落地生根”,一个个高科技产业园区即将成为“孵化基地”……我市打造产业聚集区硕果累累。

  立足优势,借力京津,形成强大格局

  中关村承德创新创业大厦开工建设,北师大附属学校进驻,承平高速、京沈高铁等重大交通基础设施项目加速推进,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北汽福田等央企、京企落户,兴隆、滦平开通直达北京的城际公交,与北京同城化步伐加速……

  面对京津冀协同发展的新形势、新机遇,我市积极借力京津,引进落实项目,奏出了开放发展的强音。

  我市经济总量小、发展水平低,最主要的原因是产业基础薄弱。针对这种现状,抓好项目引进落实,培育壮大特色优势产业,闯出一条发展新路,是必然选择。但要完成这一艰巨任务,很大程度取决于能否有效地发挥自身优势。而区位优势正是我市最为特殊的先天优势,为经济加速发展提供了有利条件。

  “把劣势转化为优势、把优势发挥到极致。”我市高度重视与京津的区域合作,把与北京“同城化、一体化、差异化”发展作为战略目标,把“服务京津、融入京津、借力京津”作为有效路径,发挥优势、借力京津,围绕13个重大产业领域构建产业新体系,与京津在项目引进和落实上开展全方位、多领域、深层次合作,主动融入京津冀协同发展大格局。

  抓争列规划,实现项目对接。抓住机会,加强与上级部门、京津大城市的沟通联系,使我市核心诉求、战略意图及重大基础设施项目,更多地纳入国家和省的规划“盘子”,为长远发展奠定基础。坚持项目规划引领。参照先进地区成功经验,着手组建以科研、教育、产业、资本为一体的先进产业研究机构,围绕全市13个重大产业发展基础、发展路径进行深入研究。已经组织市直和县区谋划事关承德长远发展的重大事项和重大项目,共上报重大事项25项、重大项目79个。

  抓知名企业,高端嫁接项目。瞄准京津市场,通过引进央企、京企、知名民企,用先进技术和理念实现高端嫁接。我市加快组建中国节能环保研究院、发动机工艺研究院、钒钛研究院,促进新能源汽车、先进装备制造、数据利用等高端产业发展。目前,已对接国家电网公司等央企、京企100多家,合作项目200余个,部分重大项目实现了突破性进展。

  抓特色产业,发展重点项目。在加强政府对接、深化京承合作的基础上,把公共服务作为关键点,把园区建设作为支撑点,找准产业承接的契合点,致力打造承载首都教育、医疗、科研功能的卫星城市,推进中心城市与京津同城化。

  一处处如火如荼的建设场景,让我们感受到急切奋进的时代足音;一项项重点建设项目,气势磅礴地掀起了我市加快发展的浪潮,建设美丽幸福承德的征程已经起航!

保存|打印|关闭

新浪简介|新浪河北简介|广告服务|联系我们|客户服务|诚聘英才|网站律师|通行证注册|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版权所有

分享到微博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