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黄骅,有这样一位母亲:她叫张淑云,12年精心照顾生活不能自理的脑瘫弃婴,每天坚持为孩子做康复训练、按摩关节。为给孩子治病,她花光了20多万元的积蓄并负债,至今仍住在租来的房子里。孩子从当初的奄奄一息到会喊妈妈,她付出了太多。但由于当年抱养时没履行法律程序,孩子至今不能享受社会医疗保险救助等惠民政策。
日前,记者在黄骅市区张淑云租住的房子里,见到了张淑云和她的孩子:虎头虎脑的小男孩,不停地流着口水,眼睛只能看着下方,脖子向前伸着,只会叫妈妈。张淑云说,孩子12岁了还是生活不能自理,吃喝拉撒都要她照顾。
52岁的张淑云是中捷产业园区人,12年前做点小生意,丈夫罗风云在中捷酒厂上班,女儿罗娜正读高中。这原本是一个富裕美满的三口之家。但一个弃婴的到来,彻底改变了一家三口的生活轨道。
2002年5月的一天,在距黄骅医院1公里左右的一处垃圾堆旁,一个襁褓中的婴儿引起了大家的围观。“当时,我看那孩子脐带还没断,小腿一直蹬。我就想,这孩子真可怜,刚出生爹妈就不要了,好歹是条命啊!咱既然看见了,就得管。”就这样,张淑云把这个弃婴抱回了家,取名罗小宝。
丈夫和女儿对于这个小婴儿的到来也很高兴。每天下班回来,小宝都由丈夫带,女儿放学回家也会亲亲这个可爱的小弟弟。但在孩子两岁左右时,张淑云看出了孩子和正常孩子有些不同。“两岁多了,也不会说话,手脚都有些蜷缩,眼神呆滞,我就带他去沧州市人民医院看了。”
经过诊断,医生告诉张淑云,孩子是缺氧性脑瘫。这种病治愈的可能性几乎为零,只有通过不停地做复健让孩子接近正常人,而这,需要花费不菲的费用。这也许就是孩子刚生下来几天就被遗弃的原因。
张淑云说,我既然当初把他抱回家,就要对他负责。凭着这个信念,张淑云跟医生学习了康复手法和护理知识,然后带孩子回了家。从那时起,张淑云只要一有时间就给小宝不停地按摩。
经过张淑云的精心护理,小宝4岁的时候,终于学会了站立。后来,张淑云听说济南一家医院治疗脑瘫患儿效果很好,先后多次带孩子去那里看病。在那里,医生给小宝按摩、复健,每次回来,还要带很多药。那段时间,小宝每天吃药比吃饭都多,6岁的时候体重只有13公斤多一点儿。后来,别人给小宝介绍了许多保健品,吃了以后,小宝的身体壮实起来了,多年无悔的付出
说到小宝的病,张淑云就不停地抹眼泪。“我不怕苦,不怕累,就怕别人看到小宝时歧视的眼光,让人特别难受。”为了更好地照顾小宝,张淑云只能放弃生意,每天在家照顾孩子。平时只要从电视、报纸上看到有关治疗脑瘫的信息,张淑云都会挨个打电话询问。
一家人的生活重担全落到了丈夫身上。为了挣钱补贴家用,如今52岁的丈夫每天还要去开大货车,经常往返内蒙古、山西等地,一趟就跑半个月。张淑云说丈夫腰、腿不好,经常疼得睡不着觉,却不得不继续工作。“给小宝治病不光花光了家里的积蓄,还欠了几万块钱,不挣怎么办呢?”张淑云说。
张淑云的女儿罗娜长得漂亮,又勤奋努力。但直到去年,29岁的罗娜才结了婚。张淑云说:“都是俺家小宝给拖累的呀。姑娘找对象,就一个要求,能接受她这个傻弟弟,跟她一起照顾弟弟。”但这个要求让很多追求者退却了。罗娜的善良最终感动了一位朴实的小伙子,答应和她一起照顾弟弟。
罗娜现在在黄骅港口上班,但每天都要坐班车回家帮母亲照顾弟弟。为了能多一些收入,毕业于生物学专业的罗娜,去石家庄考了工程造价员。跨专业的考试,能够一次通过,罗娜付出的艰辛可想而知。今年国庆节,罗娜几天都没出门,在家复习准备函授学习土木专业,为的就是能多挣些钱。
“女儿跟我说,弟弟太可怜了,我们就算要饭也要养活弟弟。”对于女儿的懂事,张淑云欣慰之余,更多的是对女儿的愧疚。“黑户”的烦恼
经过十几年的操劳,张淑云落下了心脏衰弱的毛病,经常突然心跳加快,“扑通扑通”地跳,出一身冷汗。
“我生怕再这样下去,自己无法照顾小宝了。”张淑云说,“可小宝还有好多事需要我们来做。最要紧的就是小宝现在还是‘黑户’——当时因为不懂法律,在捡到孩子时没有报警,所以孩子到现在都没有户口。”
12年来,张淑云曾多次找有关部门反映小宝的户口问题,但由于当年抱养小宝时没有履行任何法律程序,现在相关部门无法给小宝办理上户口的业务。“没有户口,小宝入不了社保,上不了保险,医疗费用全靠家里借债来支撑,但如今家里实在负担不起了。希望能有热心人帮帮我们,也算让孩子有个保障。”张淑云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