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首页|新浪河北|资讯|同城|美食|时尚|旅游|城市|健康|教育|汽车|优惠商家|世界杯

|邮箱|注册

新浪河北

新浪河北> 衡水>本地要闻>正文

武强初步形成绿色循环农业发展新模式

A-A+2014年10月22日10:36衡水日报评论

  衡水新闻网—衡水日报讯(孟卫力、刘恺兵、王建立)近年来,武强县从实现玉米秸秆的综合利用入手,不但解决了焚烧秸秆的问题,而且还促进了农业结构的调整,形成了绿色循环发展的现代农业新模式。

  龙头企业带动,秸秆、牛粪变废为宝。武强县是传统农业大县,也是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区,全县共有耕地48万亩,每年的玉米种植面积都超过30万亩。以此为资源,该县大力发展奶牛养殖,并引进了总投资18亿元的蒙牛衡水高端奶暨现代牧场项目,重点建设蒙牛现代化饲草基地、集约牧场、智能化高端奶加工厂和有机肥处理厂“四大板块”,形成了集种、养、加、有机肥处理为一体的循环经济模式。在蒙牛集团的带动下,该县养牛业迅猛发展,千头奶牛养殖小区达到16个,奶牛、肉牛存栏达到3万多头,每年需要青贮玉米秸秆10万多亩,占全县玉米种植面积的三分之一,为农民增收1500万元。同时,昔日看不上眼的牛粪也成为一些大型种植合作社眼里的宝贝,纷纷将牛粪作为肥料用来种植无公害蔬菜,该县认证的无公害蔬菜产品达到13个。在绿洁食品有限公司的带动下,全县蔬菜生产面积达到11.2万亩,该公司生产的泡菜直接出口韩国及东南亚等十几个国家和地区。紧邻蒙牛富源牧场新建的钰诚衡水肥料有限公司可日处理牧场牛粪700多吨,生产有机肥230多吨,其中牛粪干湿分离后产生的废水经过处理后又可以送到牧场用来冲洗牛舍,实现循环再利用。

  土地大面积流转,推动农业产业化经营。随着种养业的不断扩大,土地流转已成为该县农民的共识。为此,该县坚持从土地流转起步,大力发展规模经营,建设了县乡土地流转服务中心和土地纠纷仲裁机构两大平台,为土地流转提供政策法规咨询、土地信息发布、合同签订鉴证、土地收益评估等服务。该县还重点推广了农村“土地银行”、土地股份合作社、农业产业园、家庭适度规模经营等多种土地流转模式。截至目前,该县已流转土地15.97万亩,占全县耕地的三分之一。土地的规模经营也给大型农业机械提供了用武之地,今年该县新增各类大型农业机械160余台套,玉米机械化收获率达到70%。土地流转制度的完善也让更多的现代化农业龙头企业看到了先机,韩国世农种苗、首农集团华都公司、蒙牛集团等一批国际国内知名农企先后落户武强。今年以来,投资近20亿元的富源二牧场、奥德牧业等3个万头奶牛牧场以及2个存栏5000头以上的奶牛牧场已完成土地流转,正在紧张建设。

  社会化服务分工细化,催生职业农民。土地流转规模的不断扩大,使该县越来越多的农民从繁重的体力劳动中剥离出来,这些农民通过为农业生产提供产前、产中、产后的全方位服务,成为新型职业农民。街关镇西关村的苏二东在看到秸秆青贮的商机后,与同村人合作成立了星辰农机合作社,投资120余万元购进4台秸秆青贮机械,并联合其他合作社的车辆运输队,为县内的奶牛养殖基地提供饲料青贮和运输服务,仅玉米秸秆青贮一项便催生粉碎、运输、收贮等环节的职业农民就达2000多人。一些具有较强经济实力的个人或组织也纷纷成立各种类型农业生产合作社,专门为农业生产各个环节提供针对性服务。目前,该县共发展各类型农民专业合作社427家、家庭农场90余个。该县农业部门还进一步加大了对专业大户、家庭农场主、农民合作社骨干以及农村经纪人、农机服务人员分类培训力度,为现代农业发展提供了人才保障。目前,该县各类型职业农民达到4000余人,人均增收2300余元。


保存|打印|关闭

新浪简介|新浪河北简介|广告服务|联系我们|客户服务|诚聘英才|网站律师|通行证注册|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版权所有

分享到微博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