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好好地走在路上,却被楼上扔下的东西砸伤了,该找谁去说理?

  8周岁以下的“熊孩子”用爸妈手机偷偷给游戏充值,给网络主播打赏,这些钱还能不能要回来?

  好意让人搭车,出了事故如何担责?

  诸如此类的问题,打开《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都能找到明确的答案。

  为什么“民法典”在网络上会冲上热搜,在生活中会成为无数人热聊的话题?就在于其7编、84章、1260款条文里的每一个字,都为“你我他”的美好生活而书写。

  一部民法典,就是一部民事权利宣言书。对民事权利进行确认和保护,是人民追求美好生活的重要基础和前提。总则编、物权编、合同编、人格权编、婚姻家庭编、继承编、侵权责任编,字里行间展现出民法典始终将满足人民美好生活需要作为目标追求的价值导向,顺应了人民群众更好维护自身权益的要求,体现出对个体权利的尊重、对个体尊严的维护,为人民追求美好生活提供了坚实制度保障。

  一部民法典,就是一部社会生活的百科全书。社会关系、社会行为纷繁复杂、情况多变,生老病死、衣食住行、消费借贷、婚姻家庭、生产生活等无数问题与每个人息息相关,又不时给很多人造成困扰。民法典对这些一一作出回应,提出明确的解决办法。

  针对物业公司采取断水断电等粗暴方式催缴物业费的做法,规定:“物业服务人不得采取停止供电、供水、供热、供燃气等方式催交物业费”;针对高空抛物坠物致人损害事件,民法典不仅规定了高空抛物者的侵权责任,还规定了物业等建筑物管理人应当担负的安全保障义务以及有关机关的调查职责。将见义勇为、诚实守信、孝老爱亲等中华传统美德上升到法律层面……特别是人格权独立成编,作为民法典重大的创新和突出的亮点,充分体现了对生命健康、财产安全、人格尊严等各方面权利的平等保护。一条一条规定,明确了各方行为的法律底线和行为准则,明晰了矛盾化解的法律依据,为切实保障人们美好生活提供了全面指南。

  法与时转则治,治与世宜则有功。经济社会不断发展,生活方式不断变化,社会关系不断调整,调节社会关系的民法与时俱进,才能避免法律真空。对于偷拍偷录、隐私泄露、信息骚扰等现象,怎样才能保障私人生活安宁?AI换脸、伪造他人声音算不算侵权?疫情期间,生活秩序节奏被打乱,家长“小明”隔离在外,孩子“小小明”在家咋办?对于近年来甚至是当下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新矛盾,民法典都一一提出了解决之道,必将更加有效地维护人民群众安全,保障人民群众的美好幸福生活。

  民法典是新中国第一部以“法典”命名的法律。“一切法律中最重要的法律,既不是刻在大理石上,也不是刻在铜表上,而是铭刻在公民的心里。”期待民法典时代的到来,能为我们提供更加坚实的法治保障,让我们的生活更加美好。(周丹平)

来源:河北新闻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