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传不行,不变也不行。”今年,河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北戴河渔歌号子”代表性传承人王俊峰主动“触网”,开通了名为“北戴河渔歌唱作人”的短视频平台账号,现代网络助推着古老的渔歌号子远播。

  过去,依海而生的北戴河渔民,唱起渔歌号子鼓劲,提神,助力;如今,随着王俊峰等几代传承人的不懈奔走,日渐声远、沉睡许久的北戴河渔歌号子,再度唱响延续。

 

  渔业,自古便是中国沿海先民从大自然获取食物的方式之一。早在两千多年前,生活在渤海湾岸边的北戴河先民们,捕鱼劳作时就会唱起酣畅的渔歌号子。一领众和,声音豁达的号子,为劳作者营造声势,舒缓心情,给北方渔猎文化注入了无限生气与魅力。

  当传统捕鱼方式逐渐被大规模机械化取代,渔歌号子作用何在?王俊峰认为,在现代社会,渔歌号子依然能传递出劳动产生美、劳动创造美的乐观主义精神。

  “不要小看号子,它是一种声势。”王俊峰说,北戴河渔歌号子运用了中国古老民间音乐的“鱼咬尾”式互动结构,前后乐句衔接紧密,节奏连贯,旋律起伏有致,在起钩、上网、拉网等劳作过程中演唱,动作一致,齐心协力。

  和其它劳动号子相比,北戴河渔歌号子历经千年,形成了独具特色的渔文化特点。根据打渔工序和劳动强度之异,逐渐演化出抬船号子、起钩号子、搬浆号子、见鱼号子、流网号子、拉网号子等种类,它们旋律不同,节奏各异。

  不同的号子功能也不尽相同。“如流网号子在渔民撒网打渔时演唱,旋律悠扬自在,展现了渔民劳作时舒缓的心情;搬桨号子是渔民摇橹、稳舵、摆桨时所唱,声音豁达,旋律粗中见细,悠扬酣畅,有助于凝心聚气、集结力量。”王俊峰称。

  如今,脱离劳动载体的北戴河渔歌号子由一种营生变为一种文化,但随着老渔民们年龄渐大,海边此起彼伏的号子声也日渐声远。

  “渔歌号子是一种来自集体劳动,最朴实、地道的音乐,要想重新焕发生命力,就要回到民众中去。”不甘心看着北戴河渔歌号子就此消亡的王俊峰,从2002年起师承北戴河渔歌号子第十代传人王玉珍,走乡串户,在各地教唱、排演。

  为了原汁原味地传承北戴河渔歌号子,王俊峰想了很多办法:把原始的渔歌号子整理成册;参加“非遗”展演;培养传承人……

  如今,王俊峰又汲取北戴河秧歌、任家班唢呐等本土艺术元素,与北戴河渔歌号子相结合,创作出新的渔歌演唱形式“北戴河鼓浪摇”。在他看来,老祖宗的音乐有着旺盛的生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