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社北京11月1日电 题:点名了!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正式开启现场登记
新华社记者
“您好,我是万锦社区居委会普查区普查员,今天我们要正式登记,感谢您的配合。”11月1日上午,邓瑞敏身着红色马甲,佩戴普查员证,敲开社区居民李女士家的门。
作为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的普查员,邓瑞敏负责内蒙古呼和浩特市玉泉区万锦观悦小区104户居民的登记工作,将通过手持终端设备采集相关信息。
11月1日,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正式开启现场登记,700多万普查人员走入千家万户,逐人逐项登记普查信息。
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共进行了6次全国人口普查。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是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国人口发展进入关键期开展的一次重大国情国力调查。
国家发展改革委副主任兼国家统计局局长宁吉喆介绍,开展好人口普查,有助于全面摸清我国人口总量、结构和分布等状况,准确把握人口变化趋势性特征,为科学制定国家发展战略、完善人口发展政策、推动高质量发展提供重要支撑。人口普查与每一位公民息息相关,普查获得的详实准确数据信息,将为完善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供给以及社会保障体系提供重要参考依据。
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要查什么?记者了解到,这次普查登记包括姓名、公民身份号码、性别、年龄、民族、受教育程度、行业、职业、迁移流动、婚姻生育、死亡、住房等情况。
这次普查与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在指标设置上大体相同,但也有些变化,主要是增加填报公民身份号码。
国务院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领导小组办公室主任、国家统计局副局长李晓超介绍,这主要是出于数据比对的目的,实现与公安、卫健等部门行政记录的比对核查,确保数据真实性和准确性。普查全流程都将加强对公民个人信息的保护,严禁泄露公民个人信息。
这次人口普查,怎么查?记者了解到,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将采取电子化方式开展普查登记。
李晓超介绍,此次普查的数据采集手段由以往普查的使用纸表登记,改为使用PAD或个人智能手机登记,登记完成后实时直接上报数据,这样可以减少中间环节,有利于提高数据质量。
1日上午,北京市朝阳区亚运村街道安慧里北社区的人口普查指导员高红燕与同事开始了正式入户登记工作。
“这个社区是建于上世纪90年代的老小区,小区内老年人多、人口流动大、房屋交易比较频繁,加大了普查登记的工作难度。”高红燕说,得益于智能化设备的帮助,这次普查比上一次人口普查更为高效。“我们入户时都会手持平板电脑或手机,通过系统直接进行信息登记,每次登记只需10分钟左右。”
值得关注的是,此次普查的登记方式增加了普查对象通过互联网自主填报,鼓励公众使用手机等移动终端自行申报个人和家庭信息。
10月底,家住上海市宝山区的刘女士收到了一张人口普查信息准备表和《致住户的一封信》,在信息准备表上有一张二维码,并附有自主填报码和初始密码,只要扫描这张专属二维码,就可以填写普查表了。
“因为我经常出差,之前摸底的时候就选择了自主填报,用手机扫码就能登记信息,方便多了。”刘女士告诉记者。
据了解,选择自主填报的住户应在11月5日前完成信息申报,如果没有完成,普查员将入户登记普查表。
此外,入户登记期间还将随机抽取10%的住户填报普查长表,调查更为详细的人口结构信息。整个登记工作将持续到12月10日结束。随后,有关部门将开展普查数据处理、汇总等工作,2021年对外发布主要数据公报。
人口普查是我国和平时期的一项重大社会动员。在全国各地的街巷,“大国点名,没你不行”等普查宣传标语随处可见。
宁吉喆表示,此次普查将采用互联网云技术、云服务和云应用部署,全流程加强对公民个人信息的保护,确保公民个人信息安全。希望广大社会公众积极支持参与人口普查,主动配合、如实填报,确保普查数据真实准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