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社石家庄1月19日电(记者巩志宏、邹乐)国务院应对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联防联控机制综合组18日通报,在疫情应对工作中,河北省石家庄市藁城人民医院、新乐市中医院均发生了医务人员、住院患者以及陪护、护工等确诊新冠肺炎的情况,暴露出当地在落实医疗机构感染防控措施等方面工作不力,存在重大疫情传播风险,给疫情防控造成严重不利影响。

  根据通报,2021年1月1日,藁城人民医院心内科一患者的陪护出现干咳症状,3日行核酸检测,4日核酸检测结果阳性。医院随即采取了封控心内科、开展全员核酸筛查、安排大量住院患者出院等措施。经国家、省联合调查组调查,截至1月14日石家庄市新冠肺炎病例数据库中共有8例与该院有关联。

  调查组认为,虽暂不能确定此次事件属于医疗机构感染,但在事件发生、发展及处置过程中暴露出诸多问题,导致就诊患者、医务人员及社会公众不同程度地暴露于感染风险。主要表现在:一是住院患者及陪护人员未做到“应检尽检”,先入病区再做检测的现象普遍。二是病区加床严重,其中神经内科两个病区和心内科病区加床率均超过90%,严重违反防聚集规定。三是病区管理混乱,首例确诊的陪护人员持其哥哥陪住证陪护,陪护和探视人员随意出入病区,存在陪护人员随意换人的情况。四是缓冲病室设置管理不规范,未做到单人单间收治。五是密切接触人群划定不准,出现确诊病例的心内科仅封控不到3天时间,密接人员随意到食堂、商店等公共场所活动,无法排除密接的医务人员仍每天正常上下班。六是对有密切接触史的住院患者,只要间隔24小时连续两次核酸检测结果阴性即解除隔离并允许出院,在5-10日安排心内科70名患者出院。

  1月2日,一患者因急性脑血管病至新乐市中医院就诊,3日核酸检测结果阳性,并成为该院首例确诊病例。9日,陆续发现有医生、护士、陪护人员等核酸结果阳性。截至1月11日,共累计发现核酸检测阳性结果6例。

  经国家、省、市联合调查组调查认为,这是一起社区感染新冠病毒患者将感染风险带入医院,医院的感染控制措施存在缺陷而导致的医疗机构感染事件。主要有以下问题:一是急诊患者未及时查验核酸检测结果,也没有及时采样送检,而是直接将患者收入病区,住院患者和陪护人员“应检尽检”要求未有效落实。二是患者急诊入院时,在无核酸检测结果的情况下就被安置于病区普通双人间,未按照要求设置使用缓冲病室。三是陪护人员数量多、不固定,随意进出病区,多次到院外活动。四是首例患者确诊后,流行病学调查不够科学规范,密切接触人员及其暴露风险等级的确定不准确。

  此外,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医疗救治组感控专家在工作中发现,石家庄市有关区县级医疗机构在感染防控相关政策要求的落实上普遍存在问题。藁城中西医结合医院162名住院患者有高达228名陪护,对陪护人员未进行严格管理;发热门诊核酸检测结果报告时间过长,个别患者甚至长达16小时;发热门诊与血透病区、高压氧、医疗废物暂存点在同一幢小楼内,出入口相隔仅1米左右,存在生产安全和医疗安全等隐患。

  通报称,两起院感防控不力事件暴露出医院管理混乱、感控意识不强,卫生健康部门监管责任缺失等问题。其中,藁城人民医院接到石家庄市疾控中心反馈,其送至该中心复核的11例阳性样本结果均为阴性后,未得到卫生健康行政部门和疾控机构的指导,仅凭自身理解加以应对,作出了解除心内科封控、分流患者等错误决定,增加了疫情防控压力。藁城人民医院在发现阳性病例后,1月5日-10日期间向区防控办、区政府办、区卫生健康局提交请示报告共8份,但均未获得正式反馈,指挥部门领导责任严重缺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