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社石家庄5月29日电(记者白明山)在河北省邢台市宁晋县,植保队长王玉锁正带领协会机组人员对小麦进行无人机喷药,差不多两天就完成1.3万亩土地的植保作业。
种了大半辈子地的村民刘文华说:“要搁在以前,我和老伴儿就得着急忙慌地给麦子打药,喷雾器沉得都背不上去,一天活干下来,整个人都‘散架’了。”如今他却当起了“甩手掌柜”,“7亩地全交给‘垄上行’托管,从种到收都不用管,比自己种省力,收益还高。”
刘文华说的“垄上行”全称“垄上行土地托管协会”,是宁晋县科协领办成立的新型农业互助合作平台。
2012年,宁晋县科协成立垄上行土地托管协会,把农户手中分散的地块流转过来,由协会统一管理、统一服务、统一经营,将优势资源与先进的农业生产要素有机结合,打造一个粮食生产社会化服务综合性平台。
宁晋县是河北省的产粮大县。宁晋县委书记唐树元说,针对当前农村实际情况,扛起粮食生产安全责任,需要从组织形式创新着手,调动多方积极性,形成利益联结机制。
宁晋县农业农村局局长李耀辉说,协会把“小田块”变成“大场田”,解决了一家一户分散经营生产成本高、效率低下等难题。因为上了规模,合作社在农资成本、农资用量、水电设施的投入上都下降了。降低投入的同时,农机使用效率提高,劳动用工大幅下降。
为了进一步扩大托管面积,垄上行土地托管协会建立了协会、农户、村集体三方利益联结机制,以村为单位进行土地适度规模流转,每流转一亩地,给村集体30元组织费,盈利的10%给村集体。村干部说,这为村集体带来持续稳定收益,村集体有钱了才好办事。
宁晋县通过实践发现,托管土地规模越大,托管土地的时间越长,农民、村集体和协会获得的实惠越多。这种激励机制让各方齐心协力种好地,提高种地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