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讯员 郭洁清)“规定轮尺看线要准;切割速度要稳;规范操作要严;巷道成型要圆……”这是东欢坨矿开拓二区的员工们每天都要在心里默诵几遍的“要诀”。进入2014年以来,在-690水平南翼轨道运输大巷施工过程中,该区严格按照“三按”施工管理要求规范操作,从开机之初就牢牢抓住巷道成型这一重点,加强现场操作,工作效率实现大幅提升,将巷道打造成为开滦集团质量标准化巷道的标杆。
该矿始终把工程质量视为矿井安全生产的“生命”,认真贯彻落实煤业公司“三按”施工管理指导思想,严把工程质量关。他们围绕工程设计的编制、会审等环节,规范了“三按”施工流程和工作标准,形成了完善的“三按”施工运行体系。为进一步细化施工标准,该公司制定了《工程设计与施工管理规定》,《按设计施工管理规定》等制度,完善了皮带运输机、绞车运输、现场亮化、料场管理等15项具体施工标准。在此基础上,该矿建立了完善的考核机制,成立了专业的检查组,要求检查人员每天对工作面进行巡回验收和检查考核。
“三按”施工管理的落实,不仅有效提升了工程质量,也为各生产环节的“无缝衔接”奠定了基础。如今,“下道工序为上道工序服务”已成为这矿全体员工的共识。在2085工作面生产衔接工程中,这矿坚持“三按”施工要求,利用掘进运输等优势,一次性将排水设备安装到位,减少了准备区的二次安装和浪费工时工力的现象。掘进工作面圈出后,他们又提前将轨道铺设到位并及时将绞车基础挖出,使准备区进入即可进行安装工作。环节优势的充分发挥,实现了效率的大幅提升:工程提前22天完成,安装效率提高39.3%,有效缓解了工作面衔接紧张的问题。
实施“三按”管理以来,该矿工序衔接不断优化,结出了喜人的硕果:2013年,该公司原煤生产再创历史新高,硬岩掘进机单月进尺达到200米以上,创出了开滦集团最好水平;工程质量不断提高,获得了国家级质量标准化矿井称号,并且实现了连续第五个安全生产自然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