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北站致敬,向北站告别”、“乘最后一趟车, 保留这份记忆”、“北站光荣退休,是我永远的记忆”……纸条上工整的字迹,讲述着一位老人对北站的深情。
车务段工作人员给刘世英补了一张到南站的票。 拿到补票,刘世英笑得像孩子一样开心。 上车时,刘世英特意选了一个靠窗的位子。 列车开动了,刘世英眯着眼,看着窗外的风景,还时不时举起手中的相机拍下几张。 “我来张家口62年了, 每年都有亲戚从沧州来张家口看我,我就一趟趟去北站接。 我回沧州,也是从北站坐车,所以每次去北站,我心里总是热乎乎的。 ”
花甲夫妇: “告别见证爱情的北站!”
“我们从北站坐到南站就下车了,就是想跟北站告个别。 北站见证了我们年轻时的爱情, 很留恋。” 刚过花甲之年的武书林紧紧攥着老伴儿温全英的手, 缓缓向候车室走去。 早晨7点的阳光轻柔和煦, 跳跃在两人肩头,分享着他们的浪漫。
40多年前, 武书林与小他一岁的温全英刚参加工作没多久。 工友们闲暇时常常成群结队去北京游玩,那时的他们还只是 “最熟悉的陌生人”。 张家口北站为他们敞开了走出山城、 开阔眼界的第一道大门。 武书林喜欢唱歌, 中气十足的嗓音、饱满圆润的歌喉, 妆点着浪漫的旅程。 温柔娴静的温全英, 默默注视着这个爱唱歌的大男孩, 也将他的身影烙印在心里。 两颗心渐渐靠拢,终于走到了一起。 婚后的生活充满甜蜜, 工作不忙时, 武书林就会带着温全英到各地走走看看, 宣化、下花园、 沙城、 北京、 天津……他们从北站乘火车出发, 足迹随着铁轨延伸。
父子两代人:“珍藏那份难舍情感!”
6月30日7时15分,4416次列车迎着朝阳缓缓离开北站。 9号车厢内, 一位精神矍铄的老人,静静地注视着车窗外移动的一草一木。 老人身旁,一名中年男子双手举着相机,默默用镜头记录着老人的一举一动。
中年男子名叫董建峰, 老人是他的父亲董国英,今年71岁。5分钟过去了,董建峰的眼睛仍旧紧盯着镜头里的父亲,而董国英则有时紧盯窗外,眉头深锁。
火车对于少年时的董建峰是一种寄托,这份寄托是对父亲常年奔波在外的守望。直到上初中时, 父亲第一次带董建峰到北站坐火车去北京。看着远处驶来的火车,董建峰害怕地躲到了父亲的背后。 董国英笑着告诉他:“爸爸走南闯北,全靠这火车了。 ” 董国英那时坐的也是4416次列车,目的地是北京。董建峰记得,父亲特意为他拍了一张珍贵的照片,就像今天他为父亲留下影像一样。长大后,董建峰也常常乘坐4416次列车出差。 不同的是,翘首以盼的换成了父亲。
早在十几天前, 董建峰买了两张4416次列车的车票,本想陪着父亲一直坐到北京,就像当年父亲陪伴他一样。 但因为工作的关系,他只能陪着父亲到南站。
列车员亲切熟悉的报站声传来,董建峰关闭了相机,搀扶着父亲下了车,渐行渐远……
一家四代五口人:“独特记忆留存心底!”
赵传信的家在市第六医院的后身,距离北站不到300米。赵传信的爱人是东北人,往返张家口和东北,是赵传信生活的一部分。 3年前,赵传信爱人的姥爷栾永宽定居张家口。
赵传信说:“我们回东北要坐下午1点37分从北京始发的车,而4416次列车到北京的时间和那趟车衔接得很好,所以我们每次都从北站坐4416次列车去北京,不出站就能转车了。 回来后,从北站下火车,我们溜溜达达就回家了,特别方便。 ”
这两天,73岁的栾永宽要回东北办点事。 不放心让姥爷一个人走,赵传信就和爱人商量,陪着老人一起回东北。 赵传信说:“北站就要‘退休’了,我们很怀念以前从北站出发的愉快心情,我给全家买了几张6月30日的票,一方面是陪老人回东北,另一方面也重温从北站坐车的记忆。”除了几个大人,赵传信还带上了两个小外甥,他想让小孩子也感受一下坐火车的快乐。 “今天, 我们一家四代五口人都来北站乘坐4416次列车,这样的记忆是独一无二的,我们会永远记得今天的情景,今天的车票我们会一直珍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