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首页|新浪河北|资讯|同城|美食|时尚|旅游|城市|健康|教育|汽车|优惠商家|世界杯

|邮箱|注册

新浪河北

新浪河北> 张家口>民生>正文

张家口杨楠获亚太地区杰出青年研究员奖

A-A+2015年1月19日10:39张家口新闻网评论

美国休斯敦参加学术会议美国休斯敦参加学术会议
亚太地区优秀研究员颁奖仪式上发表感言亚太地区优秀研究员颁奖仪式上发表感言

  张家口新闻网记者魏民

  2014年岁末,“全球通信会议”在美国德克萨斯州举行,来自我市、现就职于澳洲国立大学博士生导师杨楠获得亚太地区杰出青年研究员奖。

  斩获大奖

  2014年12月8日至12日,全球通信会议在美国德克萨斯州奥斯汀市举行,会议由国际电气电子工程师协会主办。来自世界各国从事通信及计算机科学研究的专家学者、研究人员2000余人参加了会议。

  国际电气电子工程师协会(简称IEEE)是全球最大的非盈利性国际专业技术学会,下属不同科研领域的分会,如通信分会,计算机分会等。其中通信分会下属不同地域的委员会,如亚太委员会,北美委员会,欧洲委员会等。本次会议主办方设立了10多个奖项,其中亚太地区优秀青年研究员奖是最重要的奖项之一。

  32岁的杨楠出生在我市,现就职于澳洲国立大学工程学院。此次会议上他获得了亚太地区杰出青年研究员奖。此奖项每年的获奖人数只有5名左右,获奖者均为35岁以下且科研成果突出的亚太地区科学家。今年入围参加评奖的人数达到四五十名,最终5人获奖,他排名第一,获此殊荣主要是基于杨楠对无线协作通信和无线网络安全作出的贡献。

  今年亚太地区杰出青年研究员评选为第九届,以往两年评选一次,近年来改为一年评选一次。历史上这个奖项的获奖者均为研究成果非常突出,且在业界非常有影响力的青年科学家。在上届评选中,我国有浙江大学等知名院校两人、日本、韩国、新加坡各一人入选。

  因参加评奖的人员是以个人和所在单位名义报名,所以杨楠成为澳大利亚历史上第二个获得此奖项的学者。在颁奖仪式上,他应邀率先上台领奖并发表获奖感言。

  一路求学

  杨楠出生我市,在市一中读高中。2001年9月,他考入中国农业大学攻读电子信息技术专业。

  本科毕业后,为坚持科研理想,他婉拒了师友们的就业建议,毅然决然地选择了继续深造。2005年9月,凭借优异的成绩被免试保送至北京理工大学攻读通信工程专业硕士学位。硕士毕业时,同学们大多都找到了薪酬颇丰的工作,他也收到了索尼公司市场部的工作邀请。

  是接受报酬较高的工作还是坚持专业研究的理想?他最终下定决心要坚持信念,走科研的道路。2007年9月,他如愿进入北京理工大学攻读通信工程博士学位。

  科研的道路是枯燥而艰辛的。当时在读博士为数不多,安安稳稳在北京理工大学做几年科研就可以成为回报丰厚的通信产品研发人员。然而,在广泛学习了国外优秀科研成果之后,他深刻意识到,局限于此,是无法开阔自己的眼界和思维的。

  当时的国内导师也建议他走出国门闯一闯。于是他决定再次挑战自己,到国外科技前沿学习先进的理念和技术。通过比较各最新研究成果和与国外各位教授的沟通联系,他向澳洲理工名校新南威尔士大学的原进宏教授递交了博士进修申请。

  原进宏教授是澳籍华人的杰出代表,时任澳大利亚新南威尔士大学电气工程和电信学院首席教授,在澳洲电信领域成绩斐然,具有较高的声望。原教授对杨楠国内的学习成绩非常满意,在面试中非常赞赏他的深造计划、科研态度和不懈努力的决心。

  2008年9月,杨楠接受邀请,以访问学生的身份来到位于悉尼的澳大利亚新南威尔士大学进修。这是他第一次出国,甚至也是第一次坐了十个小时的飞机。刚出国时,感觉一切挺新鲜的,国外风景宜人,生活轻松,蓝天绿地,人口稀少,人们彬彬有礼。留学生活刚刚开始时,他过得非常节省,虽然有奖学金支持,但是一日三餐也以简单的饭菜为主,常常为了节省公车车钱步行二十分钟从家走到学校。

  在国外,第一次接触纯英文工作环境,杨楠压力很大。和导师第一次开会时就碰到了“下马威”,导师直接给他十几篇英文论文,让他一个周末读完并下周讨论。他当时觉得这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务,因为在国内,一篇英文论文怎么也得读两三天。他几乎废寝忘食地将一个周末的所有时间都用上,费了九牛二虎之力才把十几篇英文论文啃了下来,并阐明了观点,受到导师褒奖。

  在做通信理论研究时,为了计算一些数学公式,他经常几个小时不动地泡在图书馆里。为了赶论文,他在实验室工作到凌晨一两点是家常便饭。而为完成一篇措辞精美的英文论文,他常常把论文修改30遍以上……

  2010年8月,他结束了访问学生的生活。

  最年轻的研究员

  2011年3月,杨楠在北京理工大学获得博士学位。

  获得博士学位之前,2010年10月,他进入澳大利亚联邦科学与工业研究组织的信息与通信技术中心工作。进入该中心当研究员并非易事。当时,澳大利亚的金融危机还没安全过去,就业市场比较萧条,最多只有三分之一的博士毕业生能找到科研方面的工作。

  杨楠往澳大利亚的高校和仅有的两个科研机构投了简历,恰好当时信息与通信技术中心招聘一位研究员,阅读了简历的主考官通知他参加面试。在面试过程中,考官仔细询问了他的理论功底、数学能力和科研计划,尤其是了解到他2年作出的科研成果相当于一个普通澳洲大学博士毕业生4年的成果时,对他的科研精神和科研成果表示非常满意。27岁的杨楠从竞争者中脱颖而出,成为该中心100余位研究员中最年轻的一员。

  挑战很快到来了。杨楠发现需要将自己的研究内容和工业背景紧密契合在一起。在继续发表论文的同时,他积极与中心各位有经验的研究员尤其与有工业背景的研究员增加交流,同时积极走访联邦科学与工业研究组织的工业合作伙伴,和他们一起讨论科研与工业生产的结合方向。经过这些努力,杨楠的科研成果更加“接地气”,为实际的无线通信产品提供了切实可靠的解决方案,也为当时方兴未艾的4G通信网络提供了有益而且行之有效的发展思路。

  在该中心工作时,另一个很有压力的挑战,就是必须加快科研成果的产出速度。之前做学生,一年发表两、三篇论文已经算是非常出众的成绩了。但作为研究员,杨楠必须提高每年论文的产出数量。为此,他更加努力地工作,同时不断提高工作效率。2012年上半年,杨楠经常一周工作70多个小时。

  这一年5月,他在澳大利亚悉尼结婚。他没有让婚礼的筹备影响到科研进展。周六举行婚礼,周四晚上和周五上午杨楠还在与合作者一起讨论修改论文及工程的可行性。周六婚礼结束,周一他就返回实验室继续工作。

  “V”字形轨迹

  杨楠在信息与通信技术中心工作的末期,他又面临一个选择,是继续做结合工业背景的具体研究,还是在大学做纯粹的学术研究?最后,他选择了后者,婉拒了信息与通信技术中心的续约机会,2012年10月,他再次进入新南威尔士大学做研究员。在大学里,他不仅承担一系列的教学任务,为莘莘学子步入通信领域亲力亲为地提供帮助,而且敏锐地观察最新学术的每一个变化,为将来学术理论的建树默默地奠定基础。

  经过新南威尔士大学一年九个月的经验积累,2013年底,杨楠在与世界各所名校的二百多位博士的竞争中脱颖而出,在仅仅招录两个人的前提下,成功拿到澳洲国立大学工程学院讲师的工作合同,这是他遇到的竞争难度最大的一次机遇,毕竟在澳洲,能够找到教职的博士不过10%。2014年7月,他开始在澳洲国立大学的工程学院担任讲师和博士生导师。

  工作的转换,与他之前想要立足学术前沿的想法非常铆合。在澳洲国立大学,他经常为来自中国的学生和学者提供帮助,为他们提供访问机会,和他们一起合作发表文章,因为在杨楠的内心,还是希望中国的广大科研工作者能够早日融入到国际先进的科研潮流之中。

  十年磨一剑。他从塞外山城起步,到首都北京,一路向南越过大洋到澳大利亚悉尼、堪培拉,再向东北飞跃美国德克萨斯州,问鼎奥斯汀,十三年的人生轨迹组成了一个大大的英文“V”字形。

  未来几年,杨楠希望在“第五代无线通信网络”和“纳米级通信系统”两个领域做出自己原创性的重要贡献,希望让自己的智慧结出的硕果为未来的人类社会造福。

保存|打印|关闭

新浪简介|新浪河北简介|广告服务|联系我们|客户服务|诚聘英才|网站律师|通行证注册|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版权所有

分享到微博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