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首页|新浪河北|资讯|同城|美食|时尚|旅游|城市|健康|教育|汽车|优惠商家|世界杯

|邮箱|注册

新浪河北

新浪河北> 张家口>旅游>正文

十一出游必选张家口

A-A+2013年9月13日09:58张家口新闻网评论

    张家口在哪里?作为京畿锁钥,四省通衢的要害之地,她北靠内蒙古大草原,内接华北平原,西连煤都大同,东屏京都大道,扼京、冀、晋、蒙之要冲。

  张家口有什么吗?翻开浩如烟海的历史典籍,泥河湾文化开人类文明,三祖文化辟中华文明。元中都、张家口堡、大境门……种种繁华,历历在目;张库大道、京张铁路……张张名片,清晰记载;蔚县剪纸、打树花、二人台……样样经典,拊掌赞叹。

  张家口时尚吗?时间走过历史,遗存的墙垣间雕刻着时光的印记。花香漫过连绵的群山,满眼的浓翠裹挟着清风拂面,草原上听完酣畅的摇滚,怀涿盆地品着醇美的葡萄酒,温泉中肆意享受着放松,冰天雪地里挥洒着潇洒,恣意的让人忘了时间。

  张家口有名吗?历史上,“旱码头”、“皮都”、“第二延安”……个个名号,盛名远扬;现如今,“中国最具海外影响力城市”,“最佳绿色生态旅游名市”……种种殊荣,名至实归。今年上半年,张家口空气质量叫响“北方最干净空气”新名片。

  张家口好玩吗?看两组数字:2009年,全市旅游接待人数706.59万人次,旅游创收40.05亿元。今年1——6月份,全市接待游客就达1131万人次,旅游创收75.95亿元。

    自然 美丽而神奇

  “我想有一座房子,在张家口坝上草沿天路的某一处,面朝群山,看春暖、花开……”海子的《面朝大海》一度描述出许多追梦人心目中的理想生活,而对于来自山东滨州李凯,7月到张家口的一次自驾游却让他深深地迷恋上张家口连绵而秀美的山。“如果不是置身其中,真的不敢相信天原来可以那么蓝,云可以那么高,花可以那么炫,呼吸原来也可以那么畅快,整个人都变得诗意了。名副其实的‘大好河山’啊!”

  因慨叹自然生态与人的和谐而流连忘返的不只是李凯这样的外地游客,很多本地人走出家门后,也都不由赞叹:何须东奔西走,美景家门口就有。

  近年来,我市大力推进生态工程建设,增大环境容量,增强环境承载能力,先后实施了京津风沙源治理等重大生态工程,构建起了多层次、网格化的首都绿色生态屏障。2012年,全市Ⅰ级天数达到190天,处于全省最好水平。发展高效节水农业,水资源得以有效保护,沽源县闪电河、尚义县察汗淖尔和康保县康巴诺尔湖相继成为国家级湿地公园。

  一位旅游业内人士用诗样的语言如此概述了我市的旅游全貌。这是一块美丽神奇的土地,拥有着天然禀赋,地形地貌奇特,蓝天、白云下的自然风光秀丽优美,四季有景:辽阔无垠的草原、连绵逶迤的群山、壮观独特的沙漠、郁郁葱葱的原始森林、蜿蜒如练的桑洋河……构成了张垣大地集冰雪、草原、温泉、山林等多形式为一体的生态旅游资源群,春季百花盛开、夏有草原清爽、秋色层林尽染、冬日冰天雪地,展示了一幅幅绚丽多彩的塞外画卷。

  在近日举办的第十八届中国北方旅游交易会上,我市的旅游展位前人头攒动,热闹非凡,来自各地的游客、旅行社,对张家口的旅游都颇为倾心:“形象而直观的图片为我们带来了直观上的视觉冲击,良好的生态环境、丰富的旅游资源、深厚的文化底蕴,给我们都留下深刻印象。张家口立足特色,打造生态旅游城市,良好的气候、清新的空气、秀丽的风景势必将吸引越来越多的海内外游客游在张家口,乐在张家口。”石家庄某旅行社负责人对张家口的自然生态旅游市场十分看好。

  文化 古老而厚重

  “在张家口的土地上,泥河湾文化、三祖文化、边贸文化,反映着历史及社会形态的变迁;草原游牧文化和农耕文化也在这里得以很好的融合,可以说这里镌刻着中国古代北方文化传统的脉络与传承,一定程度上是历史的化石。”在在北京举行的第十九届“亚洲旅游业金旅奖大中华区旅游文化榜发布会”上,身为评委专家之一的国家旅游局旅游规划专家库成员、北京交通大学旅游发展与规划研究中心主任王衍用如此谈张家口的文化。

  古老厚重的土地上,留存200万年前古人类繁衍生息的痕迹,见证了“东方人类从这里走来”;5000年前,千古文明开涿鹿,昭示着“中华文明从这里走来”;蜿蜒逶迤的13段长城,串联成总长度为1476公里的“历代长城博物馆”,占省内长城总长度的2/3,全国长城总长度的1/6;长城雄关大境门目睹了明清时期“张库大道”的繁荣,成就了张家口“陆路商埠”和“旱码头”的美誉。同时,“世界第一邮局”鸡鸣山驿、元中都遗址、宣化古城、张家口堡、京张铁路……

  循着历史车辙,历经多民族融合发展,散落在张垣大地上功共计7899处各类文物遗存,30000多件文物藏品, 27处国家级、101处省级文物保护单位,5处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这些博大、深邃而隽永的历史文化遗存,构成一部敞开的历史画卷,揭示着远古至今沧桑变迁,见证着我市百万年的辉煌。

  对张家口历史有一定了解的王衍用还告诉记者,在中国历史文化研究上,游牧文化和农耕文化多以阴山、燕山为界,因此历史上的张家口长期一直是多民族交流融合的地区,多元文化并存,当游牧文化遇到农耕文化,张垣大地以宽容的姿态兼收并蓄。悠久绵长的历史,古老厚重的文化,吸引着海内外的游客将目光投向了这一片神奇的土地。对于他们来说,张家口更像是一个切片,也更像一个“化石”,反射出中国文化在历史长河中现实和精神的巨变。

  时尚 特色有活力

  说到文化,王衍用对我市坚持葡萄(酒)品游、滑雪温泉、草原风情、民俗精品和历史文化五个大区的战略布局大加赞赏。在他看来,将多民族文化兼容并蓄的古城,如今亦是传统习俗和时尚元素并举,独具魅力。“张家口蜚身海内外,原因也在于打造出的特有品牌和时尚元素,发展蔚县剪纸传统文化产业,也注重打造张北音乐节、康保风筝节、冬季滑雪等新型旅游元素,传统与时尚融合,打造旅游目的地,为张家口增添了市场吸引力。”

  行走在崇礼县西湾子镇黄土嘴村中,看着村里一排排规整的建筑、一个个醒目的招牌、一座座别具一格的农家小院,人们仍可以想象得出冬日的繁华和喧嚣。农家院主人老李盘点夏秋收获的同时,张罗着冬季忙碌的准备。“十年前就算做梦,也梦不到今天的生活。”从最初4间客房到现在的20多间,老李开的农家院在每年滑雪季节天天爆满,而且从村里通往滑雪场的路上,后续兴起的农家院也同样红火,这是年过半百的老李以前想都没想过的,“据说还打算申办冬奥会呢,没想到一把年纪了还有机会和世界接上轨,真没想过。”

  近年来,我市坚持把旅游服务业作为全市经济社会发展第一主导产业,整合资源,优化布局,完善链条,着力打造“激情张家口,快乐时尚游”的旅游总体形象。在全市上下的共同推动下,我市旅游日益彰显出独特的魅力。今年,围绕“建设国际化、生态型、民族魂、富有特色,充满激情的旅游目的地城市 ”的战略目标,积极开拓旅游市场,大力发展旅游经济,全市旅游业呈现快速发展的良好态势。

  市旅游局有关负责人表示,今年1—6月份,我市接待游客1131万人次,全省排名第五,同比增长5。3%,增速全省排名第一;全市旅游创收全省排名第五,同比增长50。7%,增速全省排名第一。随着7、8月份夏季消夏避暑旅游高峰期的到来,预计接待游客人数达到800万人次,增长30%;预计冬季滑雪旅游旺季接待游客人数达到1000万人次,增长30%。

  配套 方便而便捷

  “旅游业是现代经济发展的战略性支柱产业,具有‘一业兴、百业旺’的带动效应。为此,要着力把‘产业融合’作为主基调,加快推动旅游业与文化、体育、农林等相关产业的融合发展,牢牢奠定建设旅游战略性支柱产业的根本基础,也是打造旅游市场综合竞争力工作的重中之重。”市旅游局负责人在一次采访中如此表示。

  随着宁远机场的通航,成功补齐构筑现代立体交通体系的“最后一块短板”,拉近了我们与周边各个城市的距离,也加深了与多市旅游的合作交流,为推动客源地互送奠定了基础。全市形成以公路、铁路、航空为主、四通八达的立体交通网。同时,全市客运班线增加到1104条,客运车辆2588辆,全市乡镇通车达100%,行政村通班车率达98%,已形成以市区、县城为中心,辐射京、津、晋、蒙、冀、豫、鲁7个省,覆盖各县区城乡的三级班线旅客运输网络体系。

  有好的旅游资源,更应注重开发完善相关软硬件多项配套设施、服务。目前全市已建成具有一定规模和接待能力的A级以上景区31处,其中4A级以上景区12家。为了推进旅游强势宣传,去年以来,我市在中央电视台《朝闻天下》栏目投放以宣传张家口旅游形象为主题的宣传片,“大好河山张家口”旅游品牌迅速在全国范围内得到有效传播;围绕“坝上生态线、坝下文化线”,市旅游局还在张石高速、京藏高速公路等地沿线增设了各县区和重点景区旅游广告牌,使我市旅游知名度不断扩大,品牌宣传响亮到位。

  同时随着蔚县剪纸节、沽源湿地音乐节、张北草原音乐节、康保草原风筝友谊赛等品牌节庆活动,旅游推介会、首届旅游产品博览会、中国北方旅游交易会等活动的举办和参与,“大好河山张家口”越来越吸引了游客的注意,让更多的目光聚焦张家口、了解张家口、走进张家口,也让全市旅游“地接”业务呈现出蓬勃发展的态势。一位从业多年的某旅行社工作人员告诉记者,以前旅行社的业务大多数是本地人出外;而随着我市旅游的蓬勃发展和旅游惠民等政策措施的施行,地接服务也随之多元、便捷。旅行社方面保证传统旅游线路的同时,也积极丰富多种旅游线路,搭建本地游客本地旅游、外地游客本地旅游之间的对接平台,让更多的人乐在张家口。

  “张开家门、打开关口,张家口市绿色崛起之路必将会迎来更多的国内外游客,‘大好河山张家口’这张名片势必会被叫得更加响亮。”王衍用对我市旅游发展潜力的明天信心十足。

保存|打印|关闭

新浪简介|新浪河北简介|广告服务|联系我们|客户服务|诚聘英才|网站律师|通行证注册|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版权所有

分享到微博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