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商报讯 (记者 韩琮林 通讯员 王少华)4月28日,保定·中关村创新中心正式揭牌。该项目位于保定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的创新中心,占地45亩、总投资5.2亿元、建筑面积6.2万平方米。如此大规模的场地,未来十年内都将免费为中关村提供使用权。而作为中关村在北京之外设立的国内首个创新中心,揭牌首日,这里就吸引了14家创新型企业和机构签约入驻。
40多家高科技企业、近10家知识产权服务机构、近10家金融投资企业和机构……与北京、天津三角相倚的古城保定,从来没有像这一天一样密集地迎来“中国硅谷”中关村的客人:大大小小的企业代表、科研机构人员,足足有100多人,几乎占了揭牌仪式现场嘉宾的一半。“来保定之前,我们只发了一次通知,就有这么多企业踊跃参加。”中关村管委会主任郭洪说。
吸引郭洪和中关村企业家们的,是创新中心完善的环境和优厚的条件。据保定市市长马誉峰介绍,去年2月18日,保定与北京中关村管委会签订了战略合作协议,5月开始谋划创新中心。而今,将近一年的紧张筹备后,两栋19层的创新中心建筑主体以及外立面装饰工程全部完成;走进大楼内部,水电、供暖、通讯网络、餐饮设备一应俱全,就连会议室里的投影仪都已安装到位。
保定高新区管委会相关负责人孙静介绍,创新中心的产权归高新区,使用权则无偿交给中关村管委会,由中关村发展集团所属企业中关村信息谷公司负责运营、招商、管理,“我们的首期合作是十年,目前首批签约的单位都将在高新区注册”。
揭牌仪式后,京冀创新合作推介会同时举行,华北电力大学、中关村天合科技成果转化促进中心、中科院华南计算技术研究所、赛伯乐投资集团、软通动力公司、北京碧水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等14家单位,率先签约成为创新中心的首批合作伙伴。
签约之后何时正式入驻创新中心?面对媒体的提问,软通动力公司副董事长冯嵱的回答很干脆:“很快,最快6月底我们的实际业务就会在这里开展起来。”在他看来,随着京津冀协同发展的步伐越来越快,“前店后厂”的模式会越来越普遍,北京作为市场平台,项目开发、实施团队等可以放在保定这样的周边城市。
据了解,中关村示范区内多个创新主体此前已与保定展开了多项合作:北京交通大学科技园在保定建立了6个新能源与智能电网装备领域研发与创业服务平台;石景山常青藤创业研究中心、蒲公英国际青年创业驿站建立了基于移动互联网的大学城人才开发基地;信威集团公网平台建设项目已经全面启动;中关村丰台园管委会在保定开展产业园区合作共建,引导轨道交通、节能环保等产业领域制造环节向保定易县、涿州等重点区域集聚。据不完全统计,中关村企业在保定投资成立子公司116家,设立分支机构155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