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首页|新浪河北|资讯|同城|美食|时尚|旅游|城市|健康|教育|汽车|优惠商家|世界杯

|邮箱|注册

新浪河北

新浪河北> 沧州>美食>正文

中医教你冬季养生秘诀 阴阳平衡巧度冬

A-A+2013年11月8日14:38青岛日报评论

  ■本报记者 宋学智

  7日是“立冬”。立冬是二十四节气的第十九个节气。《月令七十二候集解》说:“立,建始也”;又说:“冬,终也,万物收藏也。立冬后是寒风乍起的时节。立冬后,意味着冬季正式来临。草木凋零,蛰虫休眠,万物活动趋向休止。人类虽没有冬眠之说,但民间却有立冬补冬的习俗。济南军区青岛第一疗养院中医博士李东涛建议,冬季是阴气极盛、万物收藏之季。就人体而言,新陈代谢也处于相对缓慢的水平。所以中医养生主张:立冬后的养生重在藏,宜避寒就温、歙阳护阴,以使阴阳相对平衡,防御疾病,健康度冬。

  冬三月,此谓闭藏

  祖国医学注重二十四节气的养生。《黄帝内经》曰:冬三月,此谓闭藏,水冰地坼,无扰乎阳,早卧晚起,必待日光,使志若伏若匿,若有私意,若己有得,去寒就温,无泄皮肤,使气亟夺,此冬气之应,养藏之道也。逆之则伤肾,春为瘘厥,奉生者少。

  冬三月,此谓闭藏,这是祖国医学冬季养生主旨的一句话。李东涛说:闭藏,就是要关闭所有的开泄的气机,要收藏住。

  “水冰地坼”意思是,水是散的,都结冰了,发挥收藏之性。好东西藏在里面,整个地都冻住了。“无扰乎阳”,此时不要搅动阳气。

  “早卧晚起,必待日光”,提醒人们立冬后宜早睡晚起,一定要等太阳升起再起。“使志若伏若匿”,志就是情志,就是肾精。肾精好像起来了,又好像藏进去了。冬三月,有一个过程,让它保持在起于不起之间。

  “去寒就温,躲避寒冷,保持身体的温暖。”李东涛说,冬天阳气都藏在丹田处,四肢会发冷,要去寒就温。老人如果满面红光,是一个危险的像,虚阳外越。人的体表,特别是后背,都为太阳,不要经常开泄,宜保暖。

  “春为痿厥”,中医的痿,指的是,凡是筋病,如腿没有劲,或者抽筋、半身不遂等都是痿症,全属于木即肝经的病。冬天肾水没有藏住,春天就会出现痿症,出现肝病,筋脉松弛的病。四肢厥冷,如果冬天藏精不够,到了春天,还是手脚冰凉。春天的病从冬天来。

  “奉生者少”,如果冬天没有养好,给春天生发的力量就不够。在冬季,人体的代谢处于相对缓慢的时期,因此,冬季养生要注重于“藏”,“藏”的意思是人在冬季要保持精神安静。

  中医认为,人在冬季,一是要能调控不良情绪。李东涛说,人都会遇到不顺心的事,要学会调整控制情绪,遇事节怒,宠辱不惊。对于心中的不良情绪通过适当方式宣泄出来,以保持心态平和。二是多晒太阳。因为冬季天黑得早,光照时间短,也是容易让人产生抑郁情绪的一个原因。当黑夜来临时,人体大脑松果体的褪黑激素分泌增强,它能影响人的情绪,而光照可抑制此激素的分泌,使人保持好心情。

  补冬,药补不如食补

  常言道,“三九补一冬来年无病痛”。民间有立冬补冬的习俗,为抵御冬天的严寒补充元气。

  但冬季饮食调养要遵循“秋冻养阴”、“无扰乎阳”、“虚者补之,寒者温之”的古训。

  “从中医养生学的角度来看,立冬确实是进补的好时节。因为进入冬季后,人体新陈代谢减慢,消耗相对减少。冬令进补能够使营养物质转化的能量储存于体内,从而扶正固本,增强抵抗力。”

  李东涛提醒,“冬季天气严寒,易感受寒邪,应少食生冷,以免损伤脾胃的阳气。而要食用一些滋阴潜阳,首要是选择些热量较高的食物,但也不宜燥热,同时也要多吃新鲜蔬菜以避免维生素的缺乏。”

  需要热别注意的是在冬季食补前一定要先清楚自身体质的“寒热”属性,“寒性”特别体质的人一般是不适合“热补”的,而胃肠机能不好的人,也要先把肠胃功能调节好再进补,否则会增加肠胃的负担。

  立冬进补,以食补为上。《黄帝内经》有“秋冬养阴”之说,而北方冬季气候干燥,常有大风天气,因此,滋益阴精是冬季养生的重要内容,最好能多吃白菜、银耳、木耳、枸杞、梨、猕猴桃等补益阴液的食物;辛辣厚味、烧烤油炸食物少吃为妙,平时还要注意多喝水,以免上火。

  饮食要以温热为主,如食用糯米、狗肉、羊肉、大枣、桂圆、芝麻、韭菜等,少吃冷饮、海鲜等寒性食物。可多吃些坚果类食物,如核桃仁、榛子、松子、栗子等。煮粥熬汤可以加一些沙参、黄芪、麦冬,但量不需要很多,因为毕竟是食补而非药补。

保存|打印|关闭

新浪简介|新浪河北简介|广告服务|联系我们|客户服务|诚聘英才|网站律师|通行证注册|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版权所有

分享到微博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