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沧州市万盛老年公寓见到梁培培时,她正坐在床上“写”她的“病隙日记”。看不见也听不到的她用铁丝围成了一个长方形的小格子,她就摸索着在小格子里写字,字写得很大,歪歪扭扭,却寄托了她全部的心声。
“把自己的感悟写出来,心里痛快!”
采访梁培培十分费劲,她生活在既没有光明也没有声音的世界里,唯一的交流方式就是写字。记者拿着她的左手,在她的右手手心里写下要问的话,常常是一个字要写好多遍她才能明白,而有时写十几遍她却怎么也弄不明白。没办法,记者只好换个问题。
采访断断续续,梁培培说起自己的经历,几次哽咽,却始终没让眼泪掉下来,而记者和一旁陪同的万盛老年公寓的工作人员,早已是泪眼婆娑。
苦难女孩:10多岁就侍候瘫痪的妈妈,下地干活
梁培培6岁,妹妹3岁,她们的妈妈就病了,瘫痪在床生活不能自理。梁培培只断断续续地上了4年小学就辍学了,她要侍候妈妈,还要照看妹妹。小时候妹妹比较胖,而那时的梁培培很瘦小,背着妹妹很吃力。
爸爸既要照顾家,还要出去打工维持一家人的生活。再大点,也就10多岁,梁培培就顶起了一个家,做饭、洗衣、收拾家,侍候病中的妈妈,还要帮着爸爸干地里的活儿。十几岁,她就成了一个懂事、能干的姑娘,成了爸爸的好帮手,成了家里的小顶梁柱。
生活艰难,17岁时,梁培培跑去湖南打工,在那里,她做工最卖力,为的是多挣点钱给妈妈看病。不幸毫无征兆地降临在梁培培的头上,两年后经常头疼的她被查出双侧听神经瘤,2005年在山东济南做了开颅手术。手术后,梁培培一边在家休养,一边照顾妈妈。这期间,她感觉自己的听力渐渐不行了,最后就什么也听不到了。但要强的梁培培依旧下地干活,骑车子出去打工。
“别人问我听不见了还怎么出去打工,我就看别人的口型,通过口型我知道别人说什么;我还用鼻子闻,闻到汽油味就知道来汽车了,赶紧靠边骑车子。”她在饭店给人家包饺子,下地干活,给妈妈喂饭,像个男孩子一样顶着一个家。但不幸再一次降临,2007年,她的脑瘤复发,在天津又一次做了手术。
那段日子,梁培培瘦得不成样子,妈妈的身体也不行了,难受得吃不下饭,睡不着觉。梁培培和爸爸分工,一个人侍候前半夜,另一个人侍候后半夜。她白天照样干活,晚上陪着妈妈,看着妈妈病重,梁培培心里也很难受,睡不着,躺在床上,身上的肋骨都能一根根数清楚。
“妈妈走的时候,对我说的最后一句话是,要对你爸好,我拼命点头,哭得说不出话来。亲眼看着最亲的人走了,那种痛苦,流多少眼泪都无济于事。”
梁培培打电话叫回了正在读高中的妹妹,一起送妈妈最后一程。
2011年,梁培培结婚了,丈夫也是位残疾人,婚后他们共同经营一家小超市,虽然听不见,但梁培培依然凭着巨大的毅力,通过看口型、打手势等方式,把小超市打理得井井有条。但脑瘤这只魔爪一次又一次袭来,这几年,她先后做了三次脑部微创手术。也由于她的病情,父亲与婆家人发生了冲突,父亲不幸入狱,她与丈夫离婚。
爱心女孩:汶川地震,她们捐出了家中仅有的500元钱
生活中的梁培培原来是个爱说爱笑的姑娘,虽然只上过4年小学,但爱读书,也爱写字。小时候妹妹放学回来,姐妹俩就经常凑在一起读书。长大了,梁培培特别爱读史铁生的书,也许是和作者有着同样的身体上的病痛,当得知史铁生的肾不行了后,梁培培特别想把自己的一个肾捐给史铁生。
“我知道人有一个肾就能活,那时我就想把自己的一个肾捐出去,这样就能救回一条命了。”梁培培说,后来她学会了上网,才知道史铁生已经去世了,她捐肾的想法不能实现了。但从那时候起,她就有了捐献遗体的想法。
生活中的梁培培也是一个富有爱心的姑娘。照顾妈妈,多年来她没有一句怨言,对于父亲,她更是发自内心的爱。“爸爸那么大岁数了,心脏不好,还有关节炎,为了我现在受苦,感觉对不起他。”说起父亲,梁培培多次哽咽,但每次她都用手抚着胸口,让自己的心情一次次平静,眼泪始终没有落下来。
梁培培告诉我们,父亲经常教育她,一个人不仅爱自己的小家,还要爱周围的人。2008年汶川大地震,父亲带着她去捐款,拿出了家里全部的积蓄500元钱,父亲告诉她,这是大爱。捐款现场,人们问她,你们家那么困难,为什么还要捐那么多钱。梁培培说,虽然他们家很困难,但她知道,一个人不能光顾着自己,别人有困难了,国家遇难了,都得帮。要是有钱,他们还会捐。梁培培说,她的话引起了一阵掌声。从那时起,她就记住了父亲的话,一个人要有大爱。
2013年梁培培脑瘤再次复发,脑积水已经很严重了,视力模糊,看不清东西了。医生给她判了死刑,妹妹借钱给她做手术,但医生说已经没有用了,妹妹求着医生,最后还是做了手术,手术后头不那么疼了,脑部的积水抽出去了,梁培培却完全失明了,什么也看不见了。“我又捡了一条命回来。”梁培培用手比划着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