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 冬子 通讯员 陈双双)在沧州河间市沙河桥镇的罗位村有个“大爷帮帮团”,多年来义务为村里打扫卫生、调解纠纷、巡逻等。他们当中,最大的74岁,最小的也已58岁,都是党员和入党积极分子。多年来,几位老人自发、自愿、无偿的“管闲事儿”,让村民都打心眼里拥护。
昨日,记者来到罗位村,几位大爷正在村委会对面的小广场扫垃圾,有的拿铁锹、有的拿扫帚。罗位村虽然街道不宽,但非常干净整洁。“这都是帮帮团大爷们的功劳。”村党支部书记罗全富说。清扫完垃圾,记者跟随帮帮团的7位大爷来到了村委会会议室。“我们也没做什么大事,就是爱管村里的‘闲事儿’。”说话的是村里的老支书罗玉恒,今年74岁。罗玉恒说,从1995年开始,当年64岁的村民罗玉书,就经常义务帮助邻里清扫街道。随着时间的推移,罗玉书年纪大了,行动不便,其他老人便接过了他手中的“扫帚”,后来,加入的人越来越多,便形成了一个“大爷帮帮团”,服务范围也从清扫街道发展成为义务劳动、调节纠纷、义务巡逻等。
“大爷帮帮团”现在共有8位成员,最大的74岁,最小的也已58岁。他们当中,有4名老党员,1名预备党员,3名入党积极分子。这几年,因为兄弟分家、婆媳不和、夫妻吵架、邻里不和等导致的各种纠纷百余件,经帮帮团的大爷们调解,都化干戈为玉帛。村里曾经有一对小夫妻,已育有一子,因家庭矛盾离婚三个月,考虑到孩子需要一个完整的家庭,“大爷帮帮团”的成员主动帮忙调解,五次登门,动之以情,晓之以理,最后成功劝合了这对夫妻,让两人重归于好,现在夫妻二人日子过得红红火火,对这几位大爷也充满了感激之情。
帮帮团的大爷们还义务组成村里的巡逻队,每天村里村外转悠,注意着任何可疑点。有时候半夜听到狗叫,老人们都会赶紧起来出门查看。村里做电缆生意的家庭多,平时村民们就把当天没有卖掉的铜线、铝线放在家门口,但从没有丢失过。
“不久前,村里的小学刚刚建成,除了买砖花的钱,铺砖、打扫等活儿都是这几位大爷义务完成的,没要一分工钱。”罗全富说。2013年7月,村里集资修路,由于集资款数不够,帮帮团的罗宪昌就自掏腰包,垫付了1.7万元。路修好后,还没来得及铺好路基,就下起了大雨,老人们怕雨水把路冲毁,冒雨铺好路基,而老人们全身上下都被雨水淋湿了。69岁的罗宪良左腿上钉有钢板,走路不便,但每天清晨打扫垃圾,都少不了他的身影。此外,帮帮团还成立了红白喜事理事会,村里如果有人去世,几位老人都热心地帮忙操办。他们还专门制定了红白事标准,就是为了避免铺张浪费和攀比心理。
老人的行为,感动了许多村民。大家都非常尊重他们。“老人们为村里做了这么多好事,村民们都非常感谢。想出资带老人们出去旅游,让他们也享受一下。”罗全富说,当问起他们想去哪里的时候,他们几乎异口同声地提出去西柏坡。“俺们就想去看看当年毛主席工作过的地方。”罗玉恒说。村民们都说,这几位可爱的大爷,就是罗位村的“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