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百姓看联播丨盐碱地上种水稻分几步

视频加载中,请稍候...

  你知道盐碱地上的水稻,有啥特点吗?

  想要找到好吃的大米,“曹妃甸大米”是个不错的选择。

  增产有妙招,得到河北唐山原产地来。

  现在是上午10点,户外温度有33℃。“今年的天气特殊,高温多,极端天气比较多,用新的科技方法,丰收肯定是有保障。”唐山市市曹妃甸区聚享水稻种植专业合作社社长韩建明,说基本上亩产都在1500斤。

  怎样才能实现粮食丰收?那得先给盐碱地“冲澡”,而且要“引淡淋盐脱碱”那种。

  “引淡”是指,引滦河的淡水灌溉;“淋盐脱碱”是说,给土壤安排上“泡澡”后,再晒晒太阳,一来二去,表层的盐碱就溶解、排出去了!

  当然,还少不了科技力量!有机质、生物菌前来报到,主打的就是一个——科技在手。   

  挖掘盐碱地开发利用潜力,光“改地”还不够,还要研究“改种”。

  河北省农林科学院滨海农业研究所研究员孟令启正在做的实验就是,鉴定不同水稻品种苗期耐盐能力。

  怎么更直观地看出来?一是,通过它的发芽率;另外呢,就是根据它的生长量。

  你看这个品种,它的苗高5公分,说明盐分对它的抑制挺明显;这个正常苗15公分,说明耐盐能力比较强。在盐碱地上种这样的品种,产量就会更高。实验室的研究员们筛选的是耐盐、高产、优质的品种。

  河北新闻联播里报道了大力发展盐碱地特色农业。做好这篇大文章,唐山一直把盐碱地作为重要的耕地进行创新探索,多方发力,盐碱地正变身“大粮仓”。

  好水好地出好米,国家地理标志产品“曹妃甸大米”,成了稻农挂在嘴边儿的“骄傲”。

  水稻种植户郑建国笑着说:“ 能给我们带来高收入,就是好!”旁边的李乃强也竖起了大拇指点赞:“现在盐碱地属于‘宝地’,我们的优质大米上了全国人民的餐桌。”

  来源:冀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