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有定法”的“定”不是绝对的、僵死的,而是相对的、灵活的。以我的经验,写好高考作文的要点在于:
第一,具备一种观念,即作文是写给老师看的。
也就是说,要“到什么山上唱什么歌”,不能把作文的读者对象给搞错了。如果潜意识里觉得写作文是为了跟同学交流,那就错了。或者以写日记的随意对待,那也错了。到了考场上,作文的读者只有老师。而这些老师都是大学中文系毕业的,看过很多皇皇巨著,批过许多名篇佳作,不自觉地就会拿你的作文和《红楼梦》比较。所以同学们的作文目的不应该是表达自己,而应该是替阅卷老师完成理想,即写出老师心目中就某道题目而言最理想的作文。所以,不能写童话,那是给小孩读的。不能写“太阳公公”之类给小学生看的文字。
欲先取之,必先予之。同学们只有写出了老师理想中的作文,老师才可能给同学们打理想的分数。老师喜欢字迹美观,不妨花100天把字练好;老师讨厌春蚓秋蛇,就不要把潦草的“草”当做艺术的“草”,说什么“我这是草书”。也不要有投机取巧心理,空话套话、张冠李戴、错字连篇都逃不过老师的法眼。若要造字造词,请加引号;不加就是错别字。
第二,把握两个要点。
高考是选拔性考试,难度自然大,那么考生的作文就没理由不体现两点论。人物的优点与缺点,事件的利与弊,都应该注意到。同时要体现重点论,详略得当。思想不走极端,作文用语才不容易犯绝对化的错误。
第三,重视三类人物,即亲人、老师、同学。
虽然近年高考作文题看似大多适于写议论文,但“时间在流逝”这样的题目也不得不防啊。把父母表现好了,为人父母的老师也会感动;把老师表现好了,可能让他们心花怒放;把学生表现好了,也容易引起老师的共鸣,因为老师就是整天和学生打交道的。要想写好这三类人其实并不难,因为我们每天都在观察,到了考场上也是忘不掉的,只要多注意此类作文的写法,自然可以触类旁通。不过,文学应该理想化一点,考场上,要放大优点,变缺点为特点。但写老师时像“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之句还是不用为妙,太狠了点;而像“太阳底下最光辉的职业”、“长大后我就成了你”之类只要符合题意,就要成串使用。只不过记叙文是把父母或老师当个体去歌颂,而议论文是把他们那个群体当做论据。
第四,用熟四种论证,即例证法、引证法、喻证法、正反对比论证法。
个别同学的个别作文全用道理论证,太空泛。所谓“事实胜于雄辩”,例证不可或缺。大多数同学的问题一是“巧妇难为无米之炊”,缺例子,缺引语;二是没有运用喻证、对比论证的意识,或有意识而不熟练。
第五,完善五种描写,即环境描写、肖像描写、行为描写、心理描写、语言描写。
描写自然环境时,要注意“凡景语皆情语”,还要多用修辞,把景物写美;即使感情低沉,也要写得凄美。描写肖像要抓住特征,写形传神。头上落只苍蝇不是特征;穿什么衣服只是“形”,因为明天这身衣服就可能换了。所穿衣服的特点或穿衣服的习惯才与“神”有关。像鲁迅写祥林嫂的眼睛“间或一轮”,就形象刻画了她的凄凉、茫然、失神。另外,写人时最要像老舍说的那样,要写就写老张的鼻子天下第一。因为天下第一高峰人人皆知是珠穆朗玛峰,而天下第二高峰就没几个人感兴趣了。所以最好发掘出所写人物的天下第一来,以便给读者留下最深刻的印象。
第六,不能少于六段。
就议论文而言,即使是最简单的类型,开头结尾各需一段,中间起码应该有四段论据。“引、议、联、结”只是一个大体框架,不能理解为只写四段。即便没有分论点,“分析材料和深化主题,都需要一段。就记叙文而言,即便没有序幕和尾声,事件的开端、发展、高潮、结局都需至少一段,加上开头和结尾,也不能少于六段。我曾对一本优秀作文选做过统计,发现其中作文平均10.1段。段落少显得层次不清,段落多更像散文诗,显得语言更简练。努力做“九段”高手吧。
第七,模式达到七种。
当然,“七”是个概数;意思是不能只准备两三种模式去应对千变万化的作文题目。比如“引”的模式。关于“引”,先要说一个不小的问题,就是什么时候引材料。我认为,应该在第一段处理材料。若先来一个文采段,似乎操之过急;因为按作文思路而言,是先看到材料,再分析材料得出观点,后进入论证,所以应在开头处理材料。在分析出最佳立意之后,哪怕个个都是文采段也不为过。若在分析出最佳立意之前就贸然下手去写文采段,怕的是跑题、偏题,怕的是因辞害意、形式主义。若把材料当做论据,显然不恰当,因为材料是作文的由头。把材料作为联系实际的部分也是本末倒置的。至于结尾才出现材料则更是匪夷所思,第一段处理了材料而结尾再点一下材料倒是很好。材料就好比是作文比赛的起跑器,比赛的第一步就是踩住它。
第八,深化主题。
深化主题能提升作文的档次,提高得分。不管是在末第三段深化主题,还是在末第二段,抑或是最后一段,甚至在第三段,并没有教条式的规定,关键是有这个内容。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