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邦安正在进行创作。 本报记者 刘艳芳 摄 李邦安正在进行创作。 本报记者 刘艳芳 摄](http://hebei.sinaimg.cn/2015/0630/U9983P1275DT20150630082050.jpg)
本报讯(记者 刘艳芳)近日,一位市民在同伴的陪同下,来到本报编辑部。虽然走路都有些吃力,但他却把手中的一个本子像宝贝一样保护着。
他叫李邦安,安次区葛渔城镇人,今年33岁。14岁那年,李邦安得了一次病毒感冒,后来发展成脑干脑炎,最严重时甚至完全丧失生活自理能力。
为了给他看病,家里花光了所有积蓄,初中都没有读完的妹妹就辍学打工,帮助家里分担生活重担。回忆起当年的生活,李邦安不禁泪流满面。
在家人的悉心照料下,李邦安身体逐渐好转,渐渐地生活能够自理了,但也落下了行走不便、口齿不清的终身残疾。
就在家人觉得生活有了希望之时,李邦安的母亲去世了。看到父亲每日为生活所累,妹妹也为了生计每日奔波,他便承担了家里的所有家务。由于左半侧身子不够灵活,好多事情他做起来要比正常人吃力很多。很多时候家里人心疼他,让他少干一些,但他愿意为家里多分担一些。
时间一长,李邦安做起家务来得心应手,原本需要半天完成的事情,一两个小时也能做完了。而且妹妹们都已经长大成家,现在他的生活也就过得更加简单从容了。
这时候他有了想要外出打工,融入社会的想法,家人都很支持他。
今年5月,李邦安在家人的帮助下参加了市残联在市特校举办的残疾人专场招聘会。仅有初中文化的李邦安被某网路信息服务公司录取。公司首先对他进行了电脑基础操作培训,让他可以通过网络了解和学习更多知识。
李邦安在感受到社会温暖的同时,他想把自身感受到的正能量传播出去,于是他有了一个大胆的想法,写一本自传。
李邦安用20多天构思、书写、修改,最终完成了1.5万字的自传《你是我的眼》。李邦安的心愿就是能够将自传发表,让更多和他一样的残疾人能够勇敢面对生活,战胜困难,做生活的强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