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收官之年,也是脱贫攻坚决战决胜之年,脱贫攻坚备受外界关注。

  就在不久前,河北刚刚宣布62个贫困县全部摘帽,历史上首次消除了区域性整体贫困。易地扶贫搬迁是脱贫攻坚的“头号工程”和“标志性工程”,是“五个一批”中最难啃的“硬骨头”。河北易地扶贫搬迁工作进行得怎么样了?为何今年河北要将易地扶贫搬迁工作的重心由工程建设转向后续扶持上。

  近日,本网深入张家口康保、张北、承德丰宁等地,倾听百姓心声,感受当地变化,为您带来《“搬”出新希望 “迁”出新生活 河北易地扶贫搬迁见闻》系列报道。

  康保县易地扶贫搬迁集中安置小区——怡安小区。 韩建国摄

  人民网张家口5月15日电 (袁志广)眼下,河北坝上生机盎然。走进张家口市康保县怡安社区,一排排崭新的楼房比肩而立,一条条平坦的道路整洁通畅……这里容纳了当地70%的易地扶贫搬迁户,是河北省规模最大的搬迁集中安置区。

  “快进屋坐!”没等介绍,53岁的张宪花就把来访的记者们请进了家。“原来在农村住的是土坯房,一下雨就漏,哪像现在住在县城,不但暖和,家里还特别干净。真心感谢党的好政策!”她一边说着生活的变化,一边带着记者们参观她的新居。75平方米的房子窗明几净、厨卫亮堂,冰箱、空调、液晶彩电、布艺沙发一应俱全……

  时光拉回到2017年之前,彼时,张宪花一家还住在离康保县城35公里的李家地镇忻家坊大队西滩村。

  “你看,这是我们那时候住的房子。”张宪花拿出一张斑驳的老照片,照片当中的房屋低矮破旧,门上的塑料纸补了一层又一层。“原来我们种地,基本靠天吃饭,好的年景或许能存下几斗米粮,差年景连口粮都供不上。2017年底,刚搬到这里时,我们自己都不敢相信能住上带电梯的房子。”张宪花说。

  不敢相信的不止是张宪花,康保县委副书记、县长魏红侠回忆起他第一次到康保农村调研的场景时依然记忆犹新——满目疮痍、残垣断壁,到处是垃圾粪便……

  “面对这样的情况,很难找到准确的词汇来形容,荒凉、破败、落后、贫穷……似乎都不合适。”魏红侠说,“想来想去,我脑海当中蹦出一个词——凋敝。”

  据了解,地处河北坝上的康保县,深入内蒙腹地,气候高寒干旱,平均海拔1450米,年均气温只有2.1℃,自然条件恶劣……在康保,“一方水土养不起一方人”具有普遍性和整体性,当地也因此成为河北省10个深度贫困县中脱贫任务最艰巨的县。

  由于“一方水土养不起一方人”,越来越多的年轻人“逃离”康保,导致人口流失严重,常住人口不足200人的村庄有223个,人口最少的自然村常住人口不足20人,且在村人口平均年龄达64岁……“房堵窗,户封门,村里看不到年轻人”的现象十分普遍。

  康保县满德堂乡高家沟村旧址作为当地“扶贫印记”被保存下来。 韩建国摄

  伴随着党中央、国务院决定加快实施易地扶贫搬迁工程,“一方水土养不起一方人”的尴尬局面迎来转机。

  “为了推动河北易地扶贫搬迁,省委书记王东峰、省长许勤多次召开会议安排部署,省发改委牵头制定一系列政策措施,搭建起了易地扶贫搬迁工作的‘四梁八柱’。”河北省发改委二级巡视员赵增宝介绍说,为了加速易地扶贫搬迁,河北还专门成立易地搬迁平台公司,通过注入巨量资金支持各地开展工作,贫困地区的山乡巨变也随之发生……

  “康保县坚持把易地扶贫搬迁作为打赢脱贫攻坚战的‘当头炮’和‘重中之重’, 规划建设了全省规模最大的集中安置区。”魏红侠介绍说,他们坚持“变冬闲为冬忙”“有霜期抓前期,无霜期抢工期”“四重监督保质量”等一系列创新,用了八个月的时间就建设完成了95幢移民安置楼房,所有安置楼全部安装电梯,集中安置9290户25347人,创造了前所未有的“康保速度”。

  事实上,“挪出穷窝迁新居”是河北深度贫困县的“标准动作”。同在坝上的张北县,兴建了4个集中安置区,集中安置3247户7361人;同为深度贫困县的承德市丰宁满族自治县则在中心乡镇、县城周边建设28个集中安置区,集中安置10042人。“2019年底,河北30.2万(含同步搬迁人口16.6万)搬迁群众易地扶贫搬迁安置任务提前一年完成。”赵增宝表示。

  现如今,住上新房子的张宪花参加了社区专门为弱劳动力贫困户设立的公益岗,“在小区干保洁,既能锻炼身体又能有收入。”她说,“现在我们家一年能收入四万多元,感觉日子更有奔头了,这样的幸福生活以前想都不敢想。”

  生活的喜人变化绝不止康保一地。承德丰宁小坝子乡贫困户孙德友说,“自从易地扶贫搬迁搬到县城,我们村里三个光棍儿都娶上媳妇了。”

  国家统计局河北调查总队抽样调查显示,2019年河北省搬迁户满意度为99.7%。在基层,广大群众发自内心地感党恩、听党话、跟党走,他们说,更美好的日子在后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