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首页|新浪河北|资讯|同城|美食|时尚|旅游|城市|健康|教育|汽车|优惠商家|世界杯

|邮箱|注册

新浪河北

新浪河北> 唐山>本地要闻>正文

曹妃甸:加速融入京津冀一体化发展进程

A-A+2014年7月25日10:07新浪河北唐山频道评论

  京津冀协同发展是重大国家战略,顺应这一发展大势,曹妃甸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唐山和曹妃甸时提出的“要努力把唐山建成东北亚区域经济合作的窗口城市、环渤海地区的新型工业化基地、首都经济圈的重要支点”的重要指示精神,以打造河北第一经济增长极为目标,努力实现“率先发展、跨越崛起”。2014年,这区全力推进项目攻坚,确保全年以22%的增幅,加速融入京津冀一体化发展进程。

  从首钢搬迁曹妃甸到京津冀协同发展

  曹妃甸,迄今为止首都产业外迁最大的承载地。早在2005年,以首钢搬迁曹妃甸为标志,已经拉开了首都功能疏解的大幕。

  曹妃甸,不能脱离京津而孤立地开发建设;反过来,京津地区也不能无视曹妃甸的优越条件去谋求发展。

  唐山市委副书记、曹妃甸区委书记郭竞坤说,曹妃甸位于首都经济圈的重要位置,距北京192公里,距天津120公里。这里拥有69.5公里的深水岸线,常年不淤不冻,是渤海沿岸不需开挖航道和港池即可建设30万吨级以上大型泊位的天然钻石级港址。境内浅滩、荒地面积1000多平方公里,可为临港工业和城市发展提供充足的建设用地。作为新崛起的沿海开发区,曹妃甸拥有国家级高新技术开发区、河北省首家综合保税区、循环经济示范区等金字招牌,具有港口、土地、区位、交通、资源、政策等方面的组合优势,发展潜力十分巨大。

  自2003年开发建设以来,曹妃甸累计完成投资3000多亿元,基础设施日臻完善、城市功能显著提升、项目建设步伐不断加快,已经进入产业加速聚集的新阶段。开发建设中,曹妃甸积极谋求、不断扩大与北京和央企的战略合作。以首钢搬迁曹妃甸建设京唐联合钢铁公司为代表,目前已有19家央企和北京企业落户曹妃甸,总投资达1446亿元。2013年,河北省与北京市签订了《合作框架协议》后,曹妃甸积极对接北京产业转移和城市功能疏解,LNG项目已向北京供气,首钢二期正在准备开展前期工作、海水淡化进京正在加紧开展前期工作,中关村曹妃甸高新技术产业化基地、华电重工曹妃甸海上风电产业基地等一批重大项目签约落地,进一步拓展了区域之间互融共促、合作共赢的发展空间。

  曹妃甸谋求与北京合作,采取“先予后取”模式。目前,通过输气、送水等“服务北京”的工程,突出为首都服务,在服务中发展,曹妃甸已在“对接北京”中取得领先优势。2013年12月10日,中石油位于曹妃甸港区的LNG(液化天然气)项目正式向北京供气。在雾霾日益严重的背景下,这一项目肩负着改善京津冀地区能源结构、推动环保事业发展的重任,也使曹妃甸成为北京重要的能源基地。LNG接收站通过永唐秦输气管道向京津冀地区输送天然气12.8亿立方米,有效的缓解了京津冀地区特别是北京市冬季天然气供应不足的问题。未来的曹妃甸还将成为北京重要的储备水源地。北控曹妃甸日产100万吨海水淡化进京项目,河北省发改委已同意开展前期工作。这一工程将在年底动工建设,预计最快2019年投产并开始向北京输水,届时可日均淡化100万吨海水,经淡化处理后达到饮用水标准的渤海海水将通过270公里管线输送到京城。

  曹妃甸“先予后取”循序渐进的发展战略,为其稳固、优质、高效的成长奠定基础。随着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的实施,曹妃甸将秉承合作、友谊、发展、共赢的理念,全方位搞好配套服务,深入研究推进对接北京产业转移的方向、路径和重点,吸引更多产业、技术、人才聚集,努力把曹妃甸打造成北京的出海口、升级版的重化工基地、重要资源能源储备供应基地、生态旅游度假基地、产业转移和功能疏解承接地,推动曹妃甸与北京的合作不断向着深层次、宽领域、高水平迈进。

  从产业升级到循环经济

  首钢搬迁到曹妃甸,非但没有使其“伤筋动骨”,反而实现了“脱胎换骨”的产业升级,在资源节约、产品附加值提高、生态保护、循环经济包括大型企业搬迁等方面发挥了示范性作用。

  当年为迎接北京奥运,人们曾有过“要首钢还是要首都”的疑问,在环境倒逼之下,高能耗、高污染成了促使首钢搬离北京的最主要原因。但是首钢的搬迁决不是污染的转移,更不是雾霾的搬迁。在首钢京唐钢铁厂,投入3000多万建了300个环境在线监测点,监测大气、水体、噪声、废弃污染,去年一级达标天就有70多天。

  搬迁后的首钢进行了彻底地产业升级,过去首钢老厂区主要生产建筑材,现在主要生产高技术含量、高附加值、社会需求比较高的高端板材,比如汽车、家电板材、管线钢等。目前,家电板材市场占有率第一,达到23%,海尔、美的、格力等国内较大的家电企业都是使用首钢的家电板材;还开发了汽车板材,今年预计将达到90万吨的销售量。汽车结构钢中的车轮钢,市场占有率也占据第一位。

  作为京津冀协同发展的典范,首钢的搬迁调整既是适应北京城市定位发展的要求,也是中国钢铁业转变方式、调整结构的需要,成为了按照循环经济的理念建设的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钢铁联合企业。

  循环经济,是曹妃甸的立区之本。一条以绿色发展为基调的循环经济链条,正在为曹妃甸提供源源不断的发展动力。

  企业内部小循环——

  把各个生产环节产生的废物吃干榨净,循环发展让企业“没有没用的东西”。在首钢京唐钢铁公司,各条生产线衔接紧密。物料通过皮带传送,最大限度地减少工序间的损失。炼铁和炼钢之间采用世界领先的“一罐到底”技术,以减少热损失。采用干熄焦技术,把焦化产生的余热全部转化为电能,企业自发电率达到98%。炼钢过程中产生的余气则根据后道工序不同要求,进行优化配置利用。

  “依托曹妃甸的深水大港优势,整个企业的流程布局非常顺畅,最大限度减少了能源消耗、污染物排放,得到国际上业内专家的高度认同。”首钢京唐钢铁公司副总经理杨春政介绍,按照循环经济理念,首钢京唐钢铁公司建设之初,就进行了70亿元的环保投资。其中,高炉干法除尘技术在世界上5000立方米以上大型高炉中第一次采用,煤气中粉尘的含量降至2-3毫克/立方米,是湿法除尘的十分之一。公司四套海水淡化装置日产淡水5万吨,可以满足整个钢厂50%以上的淡水需求,成为国内稳定运行的最大海水淡化装置。

  不仅仅是首钢京唐钢铁公司,在曹妃甸的重化工业企业中,循环经济的“身影”随处可见。作为化工行业翘楚的三友化工,循环生产涵盖了主辅业大大小小16个生产单位,集团所有装置产生的液体、固体废物都被有效利用。

  企业之间中循环——

  大项目—产业链—产业集群建设步伐加快,曹妃甸正在打造新型工业化模式,建设国家循环经济示范区,更高层次的循环经济形式——不同企业之间的循环链条,正在曹妃甸不断拉长。

  为了缓解北京的水资源供应紧张局面,一项巨大的海水淡化工程已经在曹妃甸投入前期试点应用,作为海水淡化进京的“前奏”和100万吨海水淡化进京的先期示范项目,北控水务集团的北控阿科凌5万吨/日海水淡化项目于2012年3月在曹妃甸竣工,并于去年成功实现向曹妃甸市政管网供水。通过前期测试,海水淡化以后,全部符合国家饮用水108项最新标准。一吨海水可以生产0.46吨淡水,废弃的浓海水送往附近的企业进行晒盐和盐化工生产,实现了企业之间的循环。

  这条不同企业之间的循环链,仅仅是曹妃甸打造“中循环”的一个缩影。在京唐钢铁厂,生产出的废渣被作为冀东水泥、汇鑫嘉德等企业生产原材料,高浓度浓盐水可用于三友集团制碱制盐等,副产品煤焦油可输送至中泓碳素项目进行深加工……

  目前,在曹妃甸工业区,已经形成港口物流园区、钢铁电力园区、化学工业园区、装备制造园区、综合保税区、新兴产业园区、高新技术产业园区7个产业园区。大项目—产业链—产业集群建设步伐加快,曹妃甸已进入产业加速聚集期。在这个过程中,曹妃甸作为国家循环经济示范区,正在按照全新规划、动静脉产业结合、运用高科技发展高效循环经济体系的思路,全力打造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经济增长快的新型工业化模式,为曹妃甸自身发展、唐山经济转型,乃至整个河北沿海经济的发展奠定重要基础。

  生态城市大循环——

  曹妃甸正在将唐山湾生态城构筑成绿色之城。在这里,唐山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建设项目,图书馆、第一教学楼、第二教学楼、学生公寓等主体结构已经建设完成,正在铺设水、电等管线。该项目预计今年7月完工,秋季开学时,学校将从唐山市区整体搬迁到这里。到时,1万多师生将使用上国内一流的教学设施。占地4500亩的河北联合大学项目已经完成造地,今年5月份将开工建设,明年9月份进行招生,将入住师生7万多人。

  唐山湾生态城从2007年7月开始筹建,2009年3月正式开工建设。目前,生态城总体规划、一期30平方公里概念性规划、起步区12平方公里控制性详细规划、绿色交通、绿色能源以及数字城市等规划设计已完成,具备了较完整的生态城市规划体系。

  唐山湾生态城是曹妃甸区城市板块之一,位于唐山港曹妃甸港区和京唐港区之间,规划建设面积74.3平方公里,拥有18公里优质滨海岸线,内湖外海、水系纵横,海洋和地热资源丰富,被列为全国首批绿色生态示范城区和河北省生态示范城市。

  从“开放招商”到“项目攻坚”

  项目,是曹妃甸的要务之要务、中心之中心。

  2013年5月,曹妃甸召开开放工作动员大会,确立了围绕主导产业招商、依托资源优势招商、突出重点区域招商、推进专业化招商、注重以商招商,一二三产业并举、大中小项目齐上,引资引智引技相结合、央企民企外企一起抓的方略。全区党员干部特别是领导干部坚持一切围绕项目干、一切围绕项目转,全年共实施亿元以上项目170个,总投资2500亿元,当年完成投资650亿元。海清源反渗透膜制造、首钢三冷轧、大亚链条、上汽新能源汽车等一批项目竣工投产,LNG码头建成并向京津唐地区供气,龙成煤清洁高效利用一期、三石化工、中弘煤焦油深加工、中航天赫海绵钛等一批项目加紧建设,中兴IDC、中关村高新技术产业化基地、汉能太阳能光伏产业集群、中国留学人员创业园、华电重工海上风电产业基地等一批项目成功签约。

  就在曹妃甸进一步扩大开放、加速项目建设的时候,曹妃甸也进入了建设发展史上面临挑战最多、经受压力最大的一年——国内外宏观环境深刻变化,经济形势复杂多变,下行压力不断加大,而个别媒体“唱衰”曹妃甸,导致人心惶惶、忧虑重重,有人甚至发出了“曹妃甸的开发建设之路还能走多久”的疑问。在从未有过的严峻考验面前,曹妃甸把握发展大势,深入研判区情,以新一轮思想解放推动新一轮改革开放,把扩大开放作为加快发展的战略举措,办成了一批事关长远发展的大事、好事,重大支撑项目审批工作取得实质性进展:中石化千万吨级炼油项目环评报告通过专家技术复核进入审批程序,华润二期2×100万千瓦发电机组项目环评报告已上报环保部环评中心审核,首钢二期项目所依托的《河北省钢铁结构调整方案》国家发改委将上报国务院,大型海水淡化项目获省发改委同意开展前期工作,曹妃甸工业区被列为中日韩循环经济示范基地和国家级循环化改造示范园区;综合保税区顺利通过国家验收,河北港口集团成功落户,自贸区申请方案上报国务院,目前已批转至商务部等相关部门。在筹融资压力不断增大的背景下,曹妃甸坚持开源与节流并重,综合运用各种金融工具,广辟筹融资渠道,实现了按时还款付息、没有发生一起不良贷款,从而以真实业绩和良好信誉消除不利影响,赢得了金融机构和社会各界的广泛理解、信任和支持,继中行、建行、农行之后,河北银行、交通银行等多家金融机构相继落户,河北沿海产业基金管理公司成功注册,为大规模开发建设提供了有力的金融支撑。

  进入2014年,曹妃甸全面开展“项目攻坚年”活动,曹妃甸将按照“开工一批、建设一批、谋划一批、储备一批”的思路,坚持一二三产业并举、大中小项目齐上,千方百计加大跑办力度,全方位搞好协调服务,力争项目建设工作取得新突破:在重大前期项目方面,一方面,确保中石化千万吨级炼油、华润二期尽快获批、及早开工建设,撑起曹妃甸经济的“四梁八柱”,另一方面,推动首钢二期、大型海水淡化等项目前期工作取得实质性进展。在落地开工项目方面,健全完善项目开工建设推进机制,促进一批成熟项目落地,年内确保中粮精炼糖、汉能太阳能光伏产业集群等52个重点项目开工建设,较上年增加12个,总投资623亿元。在竣工投产项目方面,协调解决项目建设过程中涉及的基础设施配套、融资等重大问题,年内确保中弘煤焦油深加工、龙成煤清洁高效利用一期等40个重点项目竣工投产,比去年增加15个,总投资320亿元;同时抓好中小项目,坚持抓大不放小,谋划实施一批科技含量高、市场前景好、吸纳就业多的中小项目和“短平快”项目,形成一批特色鲜明的产业集群。在重大基础设施项目方面,加快铁路建设,力争水曹铁路、唐曹铁路上半年开工,张唐铁路年内完成线下工程。加快遵曹公路等重点道路建设,唐曹公路年内全线通车,力争迁曹高速公路尽快开工。在承接北京产业转移方面,紧紧抓住国家推进京津冀协同发展的有利时机,加大对北京企业的招商力度,加快推进工业区北京产业园建设。

 [1] [2] [下一页]

保存|打印|关闭

新浪简介|新浪河北简介|广告服务|联系我们|客户服务|诚聘英才|网站律师|通行证注册|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版权所有

分享到微博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