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市首批警用肩灯亮相沙坪坝,每晚上千夜巡队员配备
几百米外也能看见,市民说看见警灯,心就踏实了
长啥模样?
多少人用?效果如何?
警用肩灯的模样和大小与传呼机相似,夹在民警肩章上。两节7号电池可持续供电5天。警灯闪烁有快慢两种。警灯由5个LED灯组成,光线柔和,不会影响视线。
多少人用?
沙区警方每晚将投入300多名警力、800多名群防群治队员,分时段开展巡逻防控。
效果如何?
传播距离远。肩灯只用在夜晚,百米开外能见红光闪烁,方便市民报警或求助。
震慑力量大。夜晚背街小巷或广场,不法分子善于混水摸鱼,闪烁的肩灯将对其产生震慑。
重庆晚报讯 “一闪一闪亮晶晶,满天都是小星星。”昨晚8点,沙坪坝区三峡广场成了星星的海洋大街小巷被不停闪烁的红色警灯点缀,200多名武警、民警、协勤等夜巡执法队员开始巡逻。
据悉,这是沙坪坝警方打造社会治安防控体系推出的新举措,上街夜巡队员将配备全新警用肩灯。今后,每晚都会有1100多盏流动的闪烁警灯,照亮该区里的大街小巷。
据悉,这是警用肩灯第一次在重庆街头亮相。第一批佩戴警用肩灯的巡逻队员共分为5队,包括武警、民警、保安、协勤和联防队员。
昨晚,重庆晚报记者跟随沙坪坝区公安特警支队民警参加三峡广场夜巡。黑夜中,闪烁的警灯让民警的方位和辨识度得到极大提高。
“这种装备好,几百米之外就能看见,老百姓心里就踏实,安全感更高。”在三峡广场散步的市民罗伟,对警方新举措竖起大拇指。
警方特别提醒,无论在大街或背街小巷、社区,无论是商户还是市民,都可以随时拦下“警灯”求助。
巡逻民警给一位店主说,以后见到肩灯可求助报警
民警夜巡十大装备
伸缩警棍
(制服不法分子)
对讲机
(方便警力联系)
水壶
(个人饮水)
发光指挥棒
(指挥交通或示警)
风火轮巡逻车
(电动助力车,时速可达20公里,底盘和车轮酷似风火轮,自带陀螺仪能保持车辆平衡,民警握住把手只需微微前倾或后仰,车就可前后移动并可原地转圈调头,在人群中穿梭。车头能保存视频资料。)
警用肩灯
(方便市民报警求助,震慑不法分子)
急救包
(紧急便民服务)
辣椒水喷射器
(制服不法分子)
手铐
(制服不法分子)
强光电筒
(夜间照明,让不法分子瞬间失明)
沙区警方介绍,身上的整套装备重达15斤,民警配齐装备得花上5分钟。(风火轮巡逻车只在三峡广场和大学城配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