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砖黛瓦马头墙,回廊挂落花格窗。”曾几何时,这样古朴的一幕距离我们越来越远,不计其数的古民居淹没在城市化进程的浪潮中,成为人们逐渐消失的记忆。然而,记者日前来到“淮河明珠”蚌埠时,却意外在享有“中原西湖”美誉的龙子湖畔发现了梦中的桃花源--中华古民居博览园。
又是人间的四月天,鸟语花香。白墙青瓦,雕梁画栋,古树丛生,湖光山色中,一栋栋古老的民居获得再生,增加了些许现代的活力、现代的文明,但原滋原味的风貌依旧在,小鸟依人般扎根在中华古民居博览园,诉说着昨天和今天的故事。记者仿佛穿越到了明清时期,焚香品茶、插花挂画、折扇观戏……尽情感受着文人墨客的闲情逸致。
抢救“民族文化的活化石”
中华古民居博览园以全国政协委员、民建中央常委马国湘先生抢救收藏的450栋古民居为基础,是“民族文化的活化石”。二十多年前,当马国湘看到那些古老的宗祠、宅院、戏台等有形遗产消失,看到它们所附带的历史文化信息逐渐消失时,凭借自己的社会责任感和对传统文化的热爱,耗费了巨大人力物力,抢救收藏了在旧城改造、市政建设和新农村建设中濒临毁灭的17个省的一千多套古民居,对其进行保护、恢复、展示,维系着古民居的生命力。
马国湘说:“万物都是有生命的,所有的生命都值得尊重和敬畏。认识到文化价值是一种更重要的财富,我们对财富的认识才是全面的。”正是有着这样的认识和境界,马国湘不仅收藏了古民居,还收藏了古民居中的石雕、砖雕、木雕、假山及大量生产生活遗物和非物质文化遗产。更难能可贵的是,长江三峡水库合拢前,听说崇明县很多老树移不走即将被淹没时,马国湘当即抽调了100多个人,带着大型挖土机和吊机,开始抢救那些活了数百年甚至上千年的大树。没想到这一抢救就是七八个月,直到天气热辣,挖出来的树再也种不活了。
现如今,这些古宅、古树、古砖、古物们经历了历史的风雨和文明的洗礼,既有生命的价值,也有文化的价值,悠然穿越在中华古民居博览园内。马国湘凭借自己的绵薄之力将它们精心修复、易地重建、功能更新,成片地保护并展示给世人,实现了民居建筑文化遗产保护和文化旅游功能更新的有机结合,打造出一个生态、休闲、文化、宜居的颐养盛境,真正让人们“看得见山,望得到水,记得住乡愁”。
“背井离乡”逼不得已
马国湘坦言,让这些古民居古物们“背井离乡”也是逼不得已的事。因为原址保护非常难,随着时代的变迁,不少老民居年久失修,逐渐坍塌、废弃,异地拆迁也是迫不得已的选择。但是在拆、卸、搬运、复原安装过程中,尽量不使原构件的一榫一卯、一砖一石受到损伤。
在进度上,他们对每栋计划拆迁的古建筑,拆迁前先进行勘查测绘,制定拆迁方案,绘制整体图形和主要构件及细部大样图,拍摄外部和各细部照片和录像资料保存。对已毁的局部结构,走访当地老年人,根据记忆努力恢复原貌,并反复征求房主和古建专家意见,对复原方案反复修改,最后确定下来再绘制施工图。本着“修旧如旧”的原则,随拆随建,建造的速度很慢,一栋古宅需要两三年的时间才能建起来。
闽南钞坑古村落位于福建泉州,历史悠久,也是著名侨乡,村中颜氏家族系2000多年前中国春秋时代孔子大弟子颜回后代。闽南“红砖大厝”是中国有代表性的传统民居建筑之一。双曲线屋面,雕花封壁红砖,精美的门面石刻,屋脊檐口花饰等等,色彩鲜艳,喜庆吉祥,极富特色。然而,钞坑在旧城改造中大批古民居将要被拆除,闻听此讯,马国湘连夜赶到泉州,从推土机下抢救下来近50栋古民居,现已在中华古民居博览园内部分复原。
马国湘所选房屋兼顾了不同建造年代和不同建筑类型,多以清末古民居为主,兼顾民国和新中国成立以后的部分建筑,体现了该地区建筑风格之演变。从建筑类型来看,主要选取了闽南最有代表性的“皇宫起”民居及其演变形式,以及具有侨乡特色的中西合璧番仔楼,另有500年的祠堂1座。马国湘深知古民居一旦脱离原来的文化环境,价值就丧失了一大半,但是与其让这些古民居被拆彻底毁灭,还不如异地重建,因为至少文物本身还在,文化还在。
万钢率队视察啧啧称赞
2015年4月16日,全国政协副主席、致公党中央主席、科技部部长万钢率致公党中央调研组不远万里来到这里调研。看到博览园内香樟紫薇飘香,百花绿草繁茂,万钢表示赞赏的同时还关切地询问了“园区堆山如何防止沉降”的问题。
“仁者乐山,智者乐水。”对于堆山造景,马国湘有成功的经验。2008年时,马国湘捐建了北京奥林匹克森林公园北园,园区内方圆千亩的高山就是堆出来的,成功防止了沉降。古民居博览园的堆山工程绵延近3公里,主要部位已达70米高;环园游览河道部分贯通,湖边观光岸线曲折有致,6个湖心岛基本构筑成型,昔日的鱼塘滩涂洼地,变成今日的青山绿水乡愁,呈现出一派“山环水抱、错落有致”的胜景。
万钢一行还兴致勃勃参观了首栋已修复建成的古民居,边参观边了解古民居由来,还不时摸摸一些老家具老摆件。他观看了《民居奇观 生态家园--中华古民居博览园》宣传片,不时发出赞叹之声。之后,万钢一行沿观光河道到西边的“茅草屋”陈列室,参观古石雕、古木雕、古树、古床等展品。对古代能工巧匠的作品,万钢一行等人啧啧称赞,提问不断。
随后,万钢一行坐车来到主湖心岛,闽南钞坑古村落、浙江宁波大宅门、江西临川古街坊、徽派风格的古民居群、古戏台剧场、古民居茶楼等已初见面貌,还有部分古宅正在搭建中。正是这样的场面,让人们不禁慨叹历史的沧桑,说不完古民居的前世今生,道不尽大宅门的百姓传奇。
“凝固的艺术”备受多方厚爱
据了解,古民居博览园自从2012年11月开工以来,在安徽省和蚌埠市有关领导的关爱下,很多领导和文化艺术名人到访过该园。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中央组织部部长赵乐际,住建部党组书记陈政高,财政部部长楼继伟,全国政协常委、工信部原部长李毅中,全国政协常委、上海市政协副主席周汉民,全国政协委员、武警部队原副司令员刘红军中将,全国政协委员、中国驻巴西大使李金章,全国政协委员、原卫生部副部长、国家药监局局长邵明立,全国政协文史和学习委员会副主任周国富、卞晋平,国家体育总局副局长肖天,中央文明办副局长钟声,文化部部长助理刘玉珠等均考察指导了博览园的发展。
2013年11月,前文化部部长、著名作家王蒙前来参观古民居博览园,非常关注已经完成梁柱框架搭建的古民居是否使用老材料。2014年3月,全国政协委员、中国美术馆馆长吴为山对古民居博览园的艺术建构提出了很多有针对性的建议。2014年6月,著名导演张艺谋把脉古民居博览园文化发展脉搏时,提出“一定要有从来没有过的体验和观感”。
境内外的媒体参访团组团报道,安徽省内省外有关文化项目考察和调研,大多数都安排在古民居博览园参观交流,中华古民居博览园嫣然成为安徽省的“城市文化名片”。
在马国湘看来,中华古民居博览园是一种凝固的艺术,更是一部历史的教课书,一种深厚的历史韵符,一种悠远的美,一种历尽沧桑而依然存在的文化精神。马国湘坚信它的价值会越来越凸显。
正在建设中的古民居博览园目前已被列为安徽省“十佳旅游项目”、“十大重点扶持文化产业示范园区”。作为国家级的蚌埠市“大禹文化产业园”重点板块之一的古民居博览园,2016年底建成后不仅美轮美奂可供观赏,而且能使广大游客走进古民居,享用古民居,放松心情,寄托“乡愁”。
爱在远方。古民居博览园的穿越不仅是时间空间的穿越,更是历史文化的穿越。这种穿越是一种文化深情激发出来的文化担当,也是一种生命的形态。
(苏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