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3月,春天里下了一场雪。还是那间几近破旧的屋内,张学军和大伙围炉而坐,郑重地念着一个文件:“中兴大口落子被列入承德市第四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
这句话,张志荣让孙子重复了一遍又一遍,“‘大口落子’振兴有望了!”
“那泪水是酸,是涩的,却滴滴落在心上”
在漫长的历史进程中,通过能工巧匠的口传身授,一些承载着民族记忆、印证着文明脉络的精神产品,才得以保留和延续。作为民间戏曲的“大口落子”就是其中之一。
落子,是中国北方地区一种地方戏,以唱功见长,吐字清楚,唱词浅显易懂,演唱落子明白如话。它的形式相当活泼、自由,为群众喜闻乐见。“大口落子”由唐山传入承德,据说是评剧的前身。
张志荣老人生活在这个小山村。家中祖辈在清朝时期以唱戏为生。
动乱年代为了糊口,家里人只得另谋出路,但对“大口落子”的钟爱,影响着年幼的张志荣,他时常偷偷翻看唱本,或悄悄跟着父亲哼唱,每一句唱词,每一个调门儿,都深深刻在他的脑海里。
谁想到,7岁那年,生活和他开了个承受不起的玩笑,一场疾病让他双目失明。
这一刻,黑暗,就紧紧伴随着他的成长足迹。
在漆黑一片的世界里,没有欢笑,只有泪水,而“大口落子”,竟成为让他继续活下去的唯一支撑。
那时起,不管哪里有戏班演出,张志荣就让家人把他送过去,风雨无阻。
“抱着台柱子,就那么一直站着,啥时候人家演完了我再回家。谁也不会跟一个瞎子要票,我就用耳朵仔细地听,记记人家唱啥词,用啥调门,高低音咋转弯……”老人说,“一天下来,头都要炸了,可心里舒服!”
张志荣愣是用这些脑海中的记忆碎片,拼接出一部部几近完整的“大口落子”唱本。
英雄不问出处,是金子总会有发光的一天。
1962年的春天,比往年要暖和得早一些。村外冰冻已久的小河开始渐渐融化。
一把二胡,一把板胡,一个阴阳板,二十多个村民……中兴村第一次有了“大口落子”戏团,张志荣也顺理成章地当上了师傅,虽然徒弟没几个。
“嗓子教哑了,都不觉得累,浑身有使不完的劲儿……”在张志荣的帮助下,戏团有了成型的唱本,到哪儿演出都博得满堂彩。
在精神匮乏的年代,落子戏自然成为农民自娱自乐的唯一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