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首页|新浪河北|资讯|同城|美食|时尚|旅游|城市|健康|教育|汽车|优惠商家|世界杯

|邮箱|注册

新浪河北

新浪河北> 沧州>本地要闻>正文

一家12口乘农用三轮回家 女交警含泪查车

A-A+2014年1月22日13:54中国青年报评论

农用三轮车里拉了不少孩子农用三轮车里拉了不少孩子

  本报记者 宣金学

  “你知道咱家在哪里吗?”60岁的丁永和经常把小孙子抱到膝盖上,笑呵呵地问。过完这个春节才满3周岁的小不点儿,还不完全听得懂爷爷的话,只是眨巴着眼,似乎在等老人的回答。

  老丁告诉孙子,他们的家在丁营村,安徽亳州,离现在打工的地方有1500里。他一遍遍地唠叨着“丁营村”3个字,要让后槽牙还没长全的孙子,“像记住爸爸的电话号码一样”,记住自己家乡的名字。

  事实上,从10年前就出门打工的丁永和,一直辗转在天津静海县和河北省沧州、黄骅等地,只有一半的春节能回老家。他的大儿子丁黎明一家4口,也有两年没回去了。

  “再难也要回家!”在马年春节临近时,同在天津打工的丁黎明暗暗下了决心。

  只是,他们所住的村子离最近的火车售票点有200里地,不会上网也不懂电话购票的他,没有抢到一张回家的票,“大客(大型长途客车)实在也坐不上”。他和同村一个大高个儿老乡商量着:要不开车回?

  他所指的车,是一辆平时干活用的农用三轮车。驾驶室里可以坐下两个人,敞篷车斗可以挤下十来人。从天津到安徽亳州,“连着开一天一夜就到了”。

  听说有人有办法回家,在附近打工、买不到票的同乡,纷纷打电话要求加入。1月10日的午后,这个由34人组成的返乡小分队,驾驶着3辆农用三轮车,在重重的马达声中驶向1500里以外的故乡。

  “五脏六腑都像要颠翻了一样”

  丁黎明的三轮车打头阵。车斗里,坐着他的一家三代人,以及邻居一家和两个远亲。大高个儿老乡的车跟在后面,还有一辆三轮车拉着另一个9口之家。

  北方刚刚进入三九,白天只有几摄氏度。一行人出发时,村庄路两边的树挂着薄薄的雾凇。

  为了路上御寒,他们在三轮车4个角支起几根铁管,上面盖上两层塑料布,又用粗绳子将整个车厢“五花大绑”一番。车斗里,垫上厚厚一层玉米苞叶,再铺上两床被子,人坐进去后再盖上两层。

  即便如此,人坐在车斗里,还是会随着三轮车发动机每一声“哒哒”的抖动而颤抖。特别是猛踩油门时,“五脏六腑都像要颠翻了一样”。

  丁永和抱着两个小孙子坐在车斗后面。他患肥胖症的妹夫最怕颠簸,斜躺在靠近车头的位置。这个200多斤重的男人“占了3个人的地儿”——和平时一样,他大多数时间都在睡觉,他几岁的小儿子在爸爸肚子上玩耍。这一家人在天津打零工,也有两年没回家了。

  两年前,丁黎明带着妻儿来天津打工,小儿子锦聪那时还不会说话。出发前两三天,小锦聪听到大人说春节回家,老是抱着爷爷大腿闹:“爷爷回老家啊!爷爷回老家啊!”

  按最初的计划,以每小时30公里的速度连续开24个小时,差不多就可以到家了。每辆三轮车两个人轮流开,中间除了加油加水、短暂休息,车轮将会一直朝家的方向转动。

  “安全问题是我最担心的。”发起人之一的丁黎明说,“因为拉的都是亲戚朋友。”出发前几天,他将这台买了3年的“座驾”检修了一个遍。重新换了机油、电打火和前轮轮胎,甚至在车斗铺玉米苞叶时都反复斟酌:铺薄了不够暖和,铺厚了会让车厢变得太浅,人坐上去不安全。

  父亲丁永和一直嘱咐“安全第一”,“不能踩大油门”。因为经常开三轮车走街串巷收废品,他最清楚“坐大客,别的车不大敢撞你,但是没人给三马子(三轮车)让路”。

  这辆三轮车,是老丁家的谋生工具。他们在天津打工,其实并没个固定工作。一家人租住在天津静海县临近河北沧州的一栋老房子里,平时靠接零活挣点生活费。

  他们秋季给人拾棉花,弯七八十次腰才拾一斤,对应的工钱是5毛钱。有时跟别人栽花修路,老丁满脸络腮胡子,被晒得黑里透着红。而更多时候是收废品,甚至用手扒拉大大小小的垃圾堆,看里面有没有值钱东西。不论干什么,都离不开这台老丁眼里“俊俏”的三轮车。

  这台车是丁黎明借钱买的,据说3年里没出过大毛病。“全家都指着它哩。”丁黎明说着拍拍车棚,像是抚摸自己的一个大宠物。三轮车驾驶室满是灰黑色,杂乱地放着工具,在车座上轻轻一拍,尘土飞起半米高。车斗底部的漆差不多掉光了,露出深红色的铁板。

  开车回家时,这辆载重半吨的“大宠物”装进15个人,其中有5个小孩,年龄最小的是老丁不到3周岁的孙子,年纪最大的是老丁。大家在三轮车上坐着,不时听到外面轰隆隆的卡车呼啸而过,以及各种车喇叭的协奏曲,而三轮车里面,却相对安静得多。

 [1] [2] [下一页]

保存|打印|关闭

新浪简介|新浪河北简介|广告服务|联系我们|客户服务|诚聘英才|网站律师|通行证注册|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版权所有

分享到微博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