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通讯员魏亚楠记者陈中敏)在黄骅市滕庄子乡朱里口村一个农户家里,放着一个稀奇的物件,前面像自行车,后面连接的却是轮椅,这便是这家的老汉发明的下肢训练轮椅。
这位“发明家”名叫况瑞明,今年59岁。5年前,况瑞明的儿子出车祸造成高位截瘫,下肢动弹不得,家里人每天坚持给他做按摩,由于下肢肌张力过大,下肢的康复训练最为困难。“几年下来特别累,所以就有了发明下肢康复机器的想法,减轻一下家人的负担。”况瑞明说。
经过一段时间的构思,况瑞明找来了自行车、轮椅,在旧货市场上买来了电机,经过十几天的摸索、改装,一辆简易的下肢康复轮椅便发明而成。这个下肢康复轮椅由两部分组成,前半部分改装了自行车,保留了车把和脚踏板部分,并将电机固定在车把下方,后半部分是轮椅,使用的时候将两者嵌到一起,一按开关,电机便会带动脚踏板转动。
自从有了康复轮椅,况瑞明每天坚持给儿子做3个小时左右的康复训练。况瑞明告诉记者,就像每天在骑自行车一样,腿被带动着不断伸缩,就起到了锻炼下肢的效果,比起人工康复要好很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