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东方教育科技集团CEO周成刚致辞)

  中国网教育频道11月11日讯(记者 曾瑞鑫)2017年11月11日,第十届新东方家庭教育高峰论坛在北京诺金酒店隆重召开。本届论坛主题聚焦“让家庭教育回归生活”,深度探讨家庭生活方式、家庭生活环境如何影响孩子的发展以及如何发挥和调节家庭功能等议题,旨在唤醒家庭回归现实的生活,建立良好的亲子联结,让孩子拥有丰富的生命体验和内在力量。好的生活便是好的教育,好的生活成就家庭的幸福!

  本届论坛由新东方教育科技集团主办,新东方家庭教育研究与指导中心承办,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作为学术支持单位。作为家庭教育领域最有影响力的论坛之一,第十届新东方家庭教育高峰论坛保持一贯以来的大规模、高规格、高水准,邀请来自海内外的心理学专家、教育专家、社会学专家和知名人士等发表主旨演讲,从不同领域和视角解读家庭教育热门话题和发展趋势,分享家庭教育的前沿科学研究成果,共话家庭教育的落地实践工作,为广大的家长朋友和专业工作者提供了一个高端的交流平台。

  十年坚守,不忘初心,探本溯源

  今年是新东方家庭教育研究与指导中心成立十年,十年来,新东方家庭教育携手各界力量,向大众传播好的家庭教育理念和方法,开展家庭教育研究与指导活动,提升了广大父母的育儿水平,为孩子的健康成长和家庭的幸福美满做出了自己的贡献。

  (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党委书记路琦致辞)

  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党委书记路琦在开幕致辞中提到:“十年,我们看到了新东方不忘初心,不喊口号,心系万千家庭。十年,我们看到了新东方用实实在在的行动体现了他们对于家庭教育的坚持和坚守,也获得了社会广泛的关注和赞誉。十年,我们看到了新东方作为社会机构高度的社会责任感和赤诚的教育情怀。”走过了十年,新东方家庭教育依然不忘初心,在传承过去的基础上不断创新,为促进家庭教育事业的发展而努力着。

  今年论坛的主题是“让家庭教育回归生活”,这是新东方家庭教育在多年的实践后重新追问教育本质所思考的一个话题。我国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曾经提出“教育源于生活、教育需要生活、教育为了生活”的教育理念。在当今各种教育观点盛行的时代,新东方家庭教育本着探本溯源的初衷,提出让家庭教育回归生活的议题,可谓意义深远。

  如何做好家庭教育?我们要提供什么,才能给孩子最好的滋养,让他健康成长?其实家庭教育从来都不是孤立的教育,家庭教育根植于生活,在生活中焕发生机和力量。如何在生活的日常中让孩子收获成长的幸福?如何在生活的体验中让孩子找到内在的力量?如何在生活的时空中让孩子拥有广阔的视野?对这些议题的深刻探讨构成了本届论坛的独特看点。

  大咖云集,精彩演讲,直击核心

  本届论坛的嘉宾既有来自大陆和台湾的专家和学者,也有来自美国的知名心理学家和教育家,还有来自一线的教育工作者。嘉宾们从不同视角全方位解读论坛主题,既包含前沿的科学教养理论,又包含深入的教育实践分享,他们的观点常常一针见血,深入浅出,给人以深思和启迪。

  在去年的第九届新东方高峰论坛上,北京大学心理健康教育与咨询中心副主任徐凯文提出了当今年轻人身上存在的“时代空心病”的问题,引起了社会的广泛讨论和热议。问题产生的根源在哪里?为什么在物质越来越丰富的时代,我们的精神却越来越苍白和贫乏?清华大学道德与宗教研究中心研究员何庆从哲学的高度就这个问题给出了深刻的回答,她指出,这些问题归根结底是家庭生活哲学的根本性问题,并从宏观和微观方面揭示了家庭教育的价值,号召大家尊重孩子成长的规律,并在家庭生活中不断提升孩子的生命力和抗挫折能力。

  好的家庭生活能够滋养家里的每一个人,包括父母和孩子,那么什么是好的家庭生活呢?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教授、保护儿童及家庭研究服务中心主任龙迪从人类生活发展的角度对这个问题进行了深入解读。龙迪教授带领大家一起反思:我们和孩子有真正意义上的家庭生活吗?家庭生活安排是否滋养着每个家人的身心安宁?一家人的相处方式是制造创伤,还是促进成长?所有这些问题都发人深省,引人深思,对于每一个父母和教育工作者都有深刻的警醒意义。

  本届论坛特别邀请了享誉国际的著名教育家、心理学家丹尼尔•西格尔通过视频发表主旨演讲,解读亲子依恋与科学教养的关系,从发展心理学、脑科学的最新研究成果出发,向大家诠释了如何培养孩子的抗挫折能力和幸福力。基于大量的实证研究,西格尔博士向大家揭示了父母和孩子之间的互动方式和亲子联结对于孩子健康成长的重要性。我们都希望培养有幸福感的孩子,那么父母具体应该如何做呢?西格尔博士从前沿的脑科学最终落实到简单的理念,即人与人之间的联结能够塑造我们的大脑,从而影响我们的身心健康和幸福。对于孩子来说,与其照顾者的互动方式不同,对于孩子的发展具有完全不同的影响。在生活中贯彻这些理念,对于从根本上改善亲子关系,增进家庭幸福有着重要的意义。

  (对话:让家庭教育回归生活)

  巅峰对话,热点解析,思想碰撞

  在现实的压力下,许多父亲拼命赚钱养家,缺位了孩子的养育,许多母亲被卷入焦虑的大环境,拉扯着孩子加入追逐名校的大军。如何能减轻父母的压力和焦虑,提高父母感受幸福的能力?父母到底应该给孩子什么,才能让孩子适应快速变化的社会?父母又应该如何做才能把生活还给孩子,让家庭教育回归生活?

  基于对论坛主题的解读,以热点问题作为对话的契机,新东方创始人、新东方教育科技集团董事长俞敏洪和北京米未传媒有限公司创始人马东展开了一场精彩的高峰对话。

  在对话中,俞敏洪和马东既对时代利弊和教育形势进行了深刻剖析,又从自身经历的角度探讨了作为父母该如何陪伴孩子,给予孩子自主发展的时间和空间,从而让孩子成为既适应时代发展又具备幸福能力的人。

  两位对话嘉宾犀利的观点,幽默的言辞,思想的碰撞,博得了现场观众的阵阵掌声,也引发了大家对家庭教育回归生活的深入思考。

  家长论坛,关注本质,轻松养育

  在下午的家长分论坛上,著名儿科专家、育学园首席健康官崔玉涛医生,就如何与家人一起养育身心健康的孩子这个主题进行了演讲。对于孩子来说,身体健康是基础。这个时代,物质的丰富和科技的进步,一方面给我们提供了更多的选择,另一方面,过多的信息也让我们无从分辩。孩子的身体健康,其实与家庭生活的点滴细节息息相关,比如怎么吃,怎么穿,怎么能长高,怎么能少生病。这些问题,也经常引起爸妈跟爷爷奶奶两代人之间的养育分歧。那么,究竟什么才是科学的养育方式呢?很多传统的养育方法有没有科学依据呢?崔玉涛医生基于严谨的数据和科学的背景,就这些问题一一进行了深入解读。

  过度的压力,会让我们在养育孩子时,过于严肃和紧绷。我们需要一种方式,让我们放松下来,跟孩子一起把生活过得更有趣。游戏,是孩子的第一语言,也是最好的方式。美国临床心理学家、儿童游戏治疗师劳伦斯科恩博士用生动活泼的方式展示了如何做一个拥有游戏力的父母。拥有游戏力的父母,不仅是会跟孩子玩儿,更是在传递一种轻松有趣的生活态度,用灵活的方式去面对养育中的难题,走出千篇一律的说教,让笑声去滋养孩子的大脑和心灵。聆听科恩博士的演讲,父母可以学会在家庭中玩出游戏力,助力孩子的学习和生活。

  关心孩子成长,必然要关注孩子心理健康。美国加州弗里蒙特市联合校区学校心理学家谢刚博士为大家解读了家庭因素对孩子心理健康的影响。在当今社会,不仅是为人父母承受着很多压力,我们的孩子也是如此。越来越多的孩子,感受到强烈的孤独感和无意义感,甚至选择放弃自己的生命。在美国,这样的现象也越来越凸显,美国9到17岁的青少年中有21%可以诊断为心理健康问题或上瘾症状。自杀在2016年成为美国青少年第二大死亡原因。谢刚博士从心理学的视角向我们揭示了作为父母,我们该如何帮助孩子,让心理健康扎扎实实地落在生活之中。

  在家长论坛上,除了精彩的嘉宾演讲,还有一场别开生面的圆桌讨论。台湾中国文化大学社会福利学系主任郭静晃教授和长沙市青竹湖湘一外国语学校校长武建谋先生作为对话嘉宾,中国儿童博物馆研究中心常务副主任张旎女士作为嘉宾主持,三位嘉宾就“如何成为会生活的父母”这一主题展开了一场深入的讨论。有很多父母,过于关注怎么把孩子教育好,却忘记了照顾自己的身心,把自己的生活过好。对话嘉宾分别从各自的专业背景和个人阅历出发,提出了面对压力,我们应该如何给自己加油充电,如何让自己成为会生活的父母,因为我们的生命状态直接影响着孩子的成长姿态。

  专业论坛,重视赋能,提升发展

  要提高家庭教育的质量,必须提升家庭教育专业工作者的素质和素养,所以人才的培养和发展也是家庭教育领域的一个重要课题。在第十届新东方家庭教育高峰论坛上,除了家长分论坛,还设立了家庭教育工作者分论坛,为专业工作者们提供了一个分享和交流的平台。

  在家庭教育专业人员的教育和培训方面,台湾先行一步,做出了有益的探索。在家庭教育工作者分论坛上,台湾师范大学人类发展与家庭学系的黄廼毓教授首先为大家分享了台湾家庭教育专业人员的培养与发展。黄廼毓教授指出,要将家庭教育理念落实在实际的家庭生活中,必须通过受过专业培训的老师来教导。因为专业化是人才提升的必经之道,专业成长是教育品质的最佳保证。作为专业工作者,只有不断提升自身修养和专业水平,才能更好地为家庭和孩子提供支持和指导。

  中国传统文化博大精深,那么家庭教育该如何汲取传统文化的精髓,造福家庭和孩子呢?前中国音乐学院党委书记闫拓时教授就“传统文化的精神滋养”这一主题进行了演讲。闫拓时教授提出,家庭教育是时代语境下的热点话题,目前我们对家庭教育的关注和重视是空前的,但同时家庭教育的困惑也是空前的。家庭教育的核心是孩子如何更好地成长以及成长为什么人。反思家庭教育,我们发现家庭教育需要传统的滋养,许多传统文化的精髓对现代生活都有启示作用,从传统经典中汲取营养,无疑是我们提升自身智慧的重要来源,而传统文化对家庭教育滋养的作用就是让家庭教育回归常态。

  在家庭教育工作者分论坛上,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科研应用部负责人曹萍老师就“家庭教育指导师成长的思考和实践”这一主题为大家进行了分享。在欧美等发达国家,平均每300人就拥有1名家庭教育指导师,但我国的家庭教育指导师目前还处于起步阶段。为推动家庭教育的发展,也亟需建立一支高素质的家庭教育指导专业队伍。家庭教育工作者的成长至关重要。因为我们自身素质和修养的提高,不仅能提升我们自己的生活质量,更能为千千万万的孩子和家庭带来福音。

  家庭教育工作者分论坛的最后,为大家呈现了一场专业、深刻、丰富的圆桌讨论。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研究员、家庭教育首席专家孙云晓老师,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心理学教授李玫瑾老师,艺术项目策划人、摄影师安娜作为对话嘉宾,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科研应用部负责人曹萍老师作为嘉宾主持,就“家庭教育工作者如何为家庭赋能”这一主题各抒己见。几位嘉宾来自不同专业领域,对于家庭教育有着各自独特的看法和感受,其观点交汇碰撞之处,往往引起大家的共鸣和深思。

  (论坛活动现场)

  记者在现场看到,观众对于论坛主题和嘉宾演讲兴趣浓厚,学习和分享热情高涨,纷纷为本届论坛点赞。有观众向记者表示,本届论坛上专家们深厚的专业积淀和深入浅出的分享,对于父母和教育工作者都很有启发,能促进我们深入思考自己的家庭生活,从而促进孩子的成长和家庭的幸福。

  据悉,今天的论坛活动吸引了大批媒体的积极关注,中国教育报、中国青年报、人民日报、光明日报、中国日报、环球时报、人民政协报、现代教育报、北京青年报、北京晚报、新京报、北京晨报、北京娱乐信报、中国教育电视台、九宫八卦、中国网、网易、搜狐、新浪等30多家知名媒体纷纷派出记者进行现场报道。